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退役復學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力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國家出臺了大量支持大學生入役的相關政策,鼓勵大學生投筆從戎,很多大學生也積極響應祖國召喚參軍入役,把愛國之心化為報國之行。兩年的軍營生活使得退役復學大學生面對角色的快速轉變,大多數退役復學大學生在身心靈方面無法適應大學校園生活,引發各種生理、心理問題。其中情緒管理問題最為突出。本文運用小組工作的工作方法,并通過小組活動幫助其認識情緒,合理宣泄情緒,進而管理情緒,幫助其解決情緒所帶來的困擾。
關鍵詞:小組工作;退役復學大學生;情緒管理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大力支持下,越來越多的在校大學生懷揣壯志去投身軍營,促進了軍隊的現代化建設,為軍隊提供了更為優質的兵員。大多數退役復學大學生從學校到軍營又回歸學校,兩年內生活環境、教育環境、文化背景、學習氛圍和角色的快速轉變,其中大多數不能適應自己身份的轉變,對自己的情緒也不能有效管理,對學習、生活、人際交往等產生了負面影響。本研究以退役復學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退役大學生因環境適應、就業需求、情緒宣泄與傾訴問題而導致的情緒管理能力低下。根據如上所述,本研究目的為:了解退役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力現況;了解召開小組之后情緒管理的提升效果;為退役復學大學生群體停供一個復學適應的可行范例;針對退役大學生的相關問題對相關環境提出研究建議。
—、理論框架
(一)情緒管理理論
情緒管理理論最先是由丹尼?高曼(DanielGoleman)提出。情緒是指個體對本身需要和客觀事物之間關系的短暫而強烈的反應。是一種主觀感受、生理的反應、認知的互動,并表達出一些特定行為。本小組通過情緒認知主題活動,通過組員識別32張臉譜來認識情緒。并通過壓力測量技巧讓組員感受情緒帶給生理的負擔。情緒管理是指通過研究個體和群體對自身情緒和他人情緒的認識、協調、引導、互動和控制,充分挖掘和培植個體和群體的情緒智商、培養駕馭情緒的能力,從而確保個體和群體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并由此產生良好管理效果的一種管理手段。簡單說,情緒管理是對個體和群體的情緒感知、控制、調節的過程。種種的負面工作情緒無論是對個人還是組織而言,危害都是很大的。讓組員善于掌握自我,對組員進行情緒調節,讓組員對生活中因矛盾或挫折引起的負面情緒進行管理,最終能以樂觀的態度、幽默的情趣緩解不良情緒。
(二)交流分析理論
交流分析理論解釋和描述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溝通,因此非常適用于本小組工作,尤其是治療模式和發展模式的小組工作。交流分析理論對人格的描述,尤其是強調個人的三種自我狀態的自然出現,可以幫助在小組過程中分析和領悟自己的人格結構,學習順暢地與他人溝通,在互動過程中,通過主題游戲“天使與惡魔”,可以幫助當事人把焦點放在從前發生過的引起不良情緒的事件,通過闡述不同的觀點,幫助組員了解自我的生活態度、溝通形態以及個人的能力不能充分發揮的問題。工作者在組內為組員們提供一個充分的互動的環境,通過每一期的暖身游戲主題游戲,使成員可以嘗試和練習新的溝通方式,與他人的交流方式。增加他們的自我情緒察覺,改變他們消極的生活態度,引導組員能夠有效的管理情緒。
二、需求評估
(一)小組成員介紹
(二)小組需求娜結果
1、對環境適應的需求。結合訪談內容來看,訪談對象表示目前的想法是順利畢業,拿到畢業證之后盡快就業。一方面是大多數退役復學大學生認為自己已經在社會里歷練過了,并且部隊與學校完全不同,校園生活對退役復學大學生群體來說過于清閑;另一方面,從年齡來講,相較于現在的同學年長幾歲,已經到了要工作的年紀。2、就業需求。結合訪談內容來看,訪談對象表示目前的想法是順利畢業,拿到畢業證之后盡快就業。一方面是他們認為自己已經在社會里歷練過了,并且部隊與學校完全不同,校園生活對他們來說過于清閑;另一方面,從年齡來講,他們相較于現在的同學年長幾歲,已經到了要工作的年紀。3、情緒宣泄與傾訴的需要。為促進服務對象在人際交往、校園適應進一步提高,根據訪談對象需求定位,工作者圍繞“情緒疏導”這個小組主題對他們開展六次小組活動,分別對他們進行情緒疏導。通過小組活動促進他們認識情緒,合理宣泄情緒,進而管理情緒,緩解情緒所帶來的困擾。
(三)小組活動目標
整體目標:通過六次小組活動,滿足退役復學大學生提升情緒管理能力的需求,學會管理情緒,適應環境,提高自我認識,保持心理平衡與健康。具體目標:1)能夠合理控制情緒的強度與穩定性。2)能夠判斷情緒動因的不同。3)提高組員的自我調節能力,提高信心與寬容度。4)學會表達,準確形容自己的情緒體驗,掌握宣泄負面情緒的方法,學會放松情緒的技巧。
三、小組工作介入過程和成效
在第一期活動中,為了更好的讓組員融人團體中,以游戲方式用各種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大家在活動中,從第一次相互說“hi”的不好意思,到“握手”動作的相互認識,再到“用膝蓋”相碰在一起的輕松快樂,后到“腳尖相聚”的開懷大笑,大家通過游戲放下了自己的拘謹,爽朗的笑聲,一下子拉近了組員及組員與工作者之間的距離。暖身游戲對小組安全和諧氛圍進一步提升,使得組員在做自我介紹過程中,能夠真心地向大家闡述自己的性格特點,來本小組的需求,期望達成的目標。使得后邊的小組契約的建立,更加清晰。工作者通過對第一次小組的整個過程進行觀察與分析,擇選組員需求,調整第二次活動方案。第二期主題游戲識別32張情緒臉譜活動中,組員在面對有些臉譜時猶豫,不能很好地識別自己的情緒,有些則非常決絕。Sfe選完畢后大家對自己選擇的臉譜進行解釋,表達了最近遇見的問題和給自己帶來的情緒,在表達過程中,某些組員在看著自己選擇的臉譜時透露出苦笑,所選擇的臉譜中,沒有一張表達積極地情緒,而這種情況發生在大多數組員身上,負面情緒支配組員目前情緒。有些組員則無法講出自己情緒背后的經歷,對此還需要大家的配合和磨合。組員個人情緒分享結束后,工作者帶領大家分析情緒的積極與消極方面,組員之間也相互鼓勵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問題,在填寫自我檢測表中,分析量表中易引發情緒的事件想法時,大家都能積極回應并且分享自己的心情和想法。為檢測組員的情緒,工作者分發情緒量表,組員在情緒量表的得分情況也不容樂觀。所有組員的情緒的分都在20分以下,并且是負分數。4名同學為-15分、1名同學為-20分。結果表明,20分以下成員深陷在不良情緒中,精神疲勞、緊張心緒,負面的能量已造成身心靈過度負荷。在第三期主題游戲活動中,讓組員體驗了重物模擬情緒壓體,情緒承受最多的組員表示,有這些情緒在身上真的是很痛苦很難受的,如果能夠把這些情緒拋棄,扔掉,身體真的很舒服,一下子就釋然了。還有組員表示,情緒在身上的時候,其實也沒什么不好的,它可能就轉化為一種動力,使人前進。但是太多的負面情緒,還是對身體的激能造成影響的。組員互相交流理解對情緒壓力的感受與看法,幫助組員建立對情緒管理,合理宣泄情緒的意識。小組整體氛圍和i皆輕松,組員對主題情緒管理游戲體驗感極好,組員能夠主動分享自己現在生活所產生的情緒困擾問題,組員之間也能夠相互幫助分享解決其問題的辦法。在第四期活動中,組員分享對主題情緒故事“倒霉的一天”的看法,能從不同的視角,積極的方面去看待一些不好的事情和出現的負面情緒。繼而觀看5個情緒管理小技巧視頻,幫助組員在生活中能夠正確地調控自己的情緒,以便迅速地走出情緒困境。組員在活動分享環節表示,通過這次小組活動,明白了在管理自己的時候,其實都是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再去做一些事情,這樣可能能夠把自己想做的事,沒有情緒化,才能更加理性。在第五期活動中,通過“魔鬼與天使”辯論游戲,組員寫下不開心的事后打亂隨機抽取成為“當事人”,其左側三人為天使,右側三人為魔鬼。天使給出正面的建議,魔鬼給出負面的建議,在活動中組員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后,組員通過建議,表示按照正反面兩面不同的建議,能夠帶來不同的的情緒體驗。也強調處理事情與積極、消極的情緒關系。在抗壓碎碎念環節組員在大聲喊出來對自己激勵的話語時,身上充滿了力量,工作者也感受到了組員積極的心態。在第六期活動中工作者帶領組員回顧往期內容時,組員能夠在會議的過程中與組員互動,并對一些特別的游戲、主題游戲、情緒管理方式都能夠很好的回憶起來。在分享六期的過程中,有的組員表示自己感受到了自己的進步,也能夠感受到整個小組的進步,能夠感知自己對情緒的識別,也發現自己在整個小組中得到了收獲。還有的組員表示,發現自己從參加了這個小組,大家的情緒逐漸由負面情緒轉化為積極情緒,并發現不開心的事情少了,開心的事情多了起來,即使有不開心的事情,也能夠運用自己在組內所學的技巧,對情緒進行管理。還有組員表示,自己作為一名退役復學的大學生,本來在參加小組之前與以前在一起的朋友交流很少,但是通過該小組,大家又重新聚在一起了,彼此之間的交流多了,私下交際也多了,而且能夠彼此分享自己的一些事情與情緒,覺得自己在整個組里進步了很多。本團隊為召開退役復學大學生情緒管理小組,由工作者召集并帶領六位有這方面需求的組員,經過為期兩個月和六次的活動來完成小組的目標,本團隊將“提升情緒管理能力,學會疏導情緒等”作為目標,協助服務對象調整情緒,使其面對生活中各方面帶來的情緒困擾時,學會識別情緒,用科學的方法處理情緒,培養良好情緒,學會情緒放松。通過六次的活動,小組組員有以下改變:小組組員能夠合理控制情緒的強度和穩定自己的情緒,不會做出過激的行為;在產生情緒困擾時能夠判斷產生情緒的動因,改變自己應對不同情緒的方式;在活動中提高了組員的自我調節能力,也提高了組員處理問題的自信心;在團隊工作者的帶領下,組員學會了合理表達自己的情緒,準確形容自己的情緒體驗,掌握宣泄負面情緒的方法,學會了放松情緒的技巧,改善了組員處理事情的態度及能力。
作者:楊子晨 何攀 單位:大連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