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學術期刊OA出版可行性路徑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前全球開放獲取運動已進入深水期,而我國的學術期刊oa出版還處于初級過渡階段。本文剖析學術期刊OA出版路徑下的三種呈現形式:完全OA形式、部分OA形式、延時OA形式,分析其具體實現路徑、合理性、目前我國的實踐狀態以及前景展望,得出我國OA出版適合發展完全OA形式,但可以將部分與延時OA形式作為過渡與輔助形式的結論。分析了圍繞OA出版不可忽視的載體平臺與參與要素,同時從國家政策管理、經濟運行機制、內容質量控制、版權與數據技術五個方面具體分析OA出版路徑的可行性,并給出合理的意見與策略。
關鍵詞:學術期刊;OA出版;“金色OA”模式;“綠色OA”模式
OA(全稱OpenAccess,開放獲取)免費開放的學術傳播交流方式,其具體概念伴隨著開放獲取運動的成熟與演進,除無條件獲取、傳播、復制、索引等權限外,不斷開放更多權限,包括以任何媒介或格式進行復制或重新分配材料,重新混合、轉換和構建材料,甚至用于商業用途。學術成果實現OA出版的道路主要有兩條:在期刊出版社網站直接發表、即時開放的“金色OA”道路與在知識庫自存檔、延時開放的“綠色OA”道路。“金色OA”是學術期刊OA出版的直接模式,“綠色OA”則是由知識庫作為中介輔助學術期刊實現OA出版的間接模式,當前全球開放獲取運動中兩種道路并行,不同國家各有側重,而我國學術期刊出版環境趨向于搭建更可持續的“金色OA”,并將“綠色OA”作為替代與緩沖。
一、學術期刊OA出版發展現狀及問題
從國際視角看,DOAJ(全球OA期刊目錄)截至2017年12月底收錄過中國期刊379種。從國內視角看,“截至2018年12月,我國CSCD和CSCCI收錄的1981種期刊中,不同形式的開放存取期刊共有1450種,占73.20%。”以上數據可以得出,我國學術期刊OA出版已頗具規模,與付費訂閱模式期刊并駕齊驅且有超越趨勢,同時得到國際方面的相對認可,整體學術環境呈現向開放獲取態勢靠攏。雖然我國OA期刊數量占據優勢,但質量堪憂,文章審查制不完善,同時充斥著掠奪性期刊與虛假論文等違規行為;其他方面,付費模式的影響根深蒂固并且已經取得高度信任,開放理念保守甚至遭到質疑;OA出版政策分散,頂層設計與管理嚴重缺失,導致OA出版活動缺乏系統性;OA期刊在學術領域間、地域間發展不平衡,法律與技術支持落后等問題尖銳突出。從歐盟提出OA2020倡議并踐行S計劃,將開放獲取落地實踐,到歐美國家紛紛形成成熟的OA出版機制,以及國際性OA平臺的迅速發展,種種跡象表明全球開放獲取運動已進入深水期。而我國的OA出版活動與之相比還有很大落差,處于舊系統正在瓦解,新秩序還待建立的過渡初級階段,還需要走很長一段探索之路。
二、學術期刊OA出版路徑的可行性與策略分析
本節從五個方面具體分析OA出版過程中可能或已經遇到的問題并給出可行的解決方式,從而得出各OA出版路徑呈現形式的可行性。
(一)國家政策管理方面。統籌規劃是展開各項工作的前提條件,而我國的OA出版活動恰恰缺乏這種頂層設計,以至于阻礙了OA出版的道路。國家層面統一的OA出版政策將打消學界業界關于OA出版的各種質疑與紛爭,厘清當前OA出版參與者各自為政、各行其道的政策分散局面,促進各環節團結協作。就具體措施而言,首先國家需制定符合國情的、全國統一的OA標準體系,包括通用的作者許可協議、論文標識符、數據存儲標準等,為OA出版提供統一的原則與規范;其次,考察不同專業、地域的OA期刊發展狀況,進行區別性政策制定,在扶持與指導的同時建立激勵機制,對其OA平臺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助;此外,國家應強制要求并督促OA期刊出版機構盡早在質量控制、費用、版權各方面制定具體詳細的出版政策。同時我國也出席了各國際OA會議并對會議提出的規劃表示支持,但參與度并不高,積極參與國際OA體系的建設不僅能夠提升我國在這方面的國際話語權,最重要的是能夠及時獲取有關政策制定的成熟經驗。
(二)經濟運行機制方面。OA期刊將傳統的“成果獲取方付費訂閱”經濟模式徹底顛覆,以“成果供給方付費展示”全新形式呈現,即作者支付文章處理費(APC)發表學術成果,讀者或平臺免費獲取的經濟運行機制。這種模式在運行過程中也暴露出各種弊病,OA期刊出版商其他經濟補償渠道少,導致提出的文章處理費過高,并且不同期刊間的出版費定價標準不一,作者對文章處理費的合理性、開放權限是否被濫用等因素抱有質疑或對文章處理費無力支付。針對以上問題,筆者認為可以通過兩種渠道進行規避:國家制定公開透明的文章處理費標準。我國可參考歐盟S計劃,在明確文章處理費合理性的基礎上,根據期刊質量高低以及期刊所代表的學術領域發展狀況劃分不同類別,制定詳細的收費標準,同時要求期刊公開成本費用明細以確保文章處理費的透明性并對其進行監督。此外國家出資并鼓勵外部資金贊助期刊的OA出版。期刊自行拓展業務進行經濟補償。OA期刊在向圖書館、知識庫、搜索引擎等平臺與機構免費提供資源的同時為其提供其他附加增值服務,比如提供外鏈、印刷與郵寄服務以滿足平臺用戶需求,提供資源分類整理與其他技術服務;期刊自建平臺則可通過在線閱讀插入廣告與下載前閱讀廣告的方式收取廣告費用,以及為用戶提供資源智能推送與資源整理、筆記服務。
(三)內容質量控制方面。首先,國家層面需確立類似國外DOAJ的OA期刊目錄,制定標準篩選與剔除目前正在發行的OA期刊,以期得到業界認可;而在OA期刊出版機構內部則可以以多種形式獲取優質稿源,比如向高職稱高學術知名度學者約稿,或與科研機構合作獲取高質量薦稿;宏觀看OA期刊應從多渠道及時把握該專業領域研究風向,觀測研究的動態變化,以求占據前沿位置從而提高業內影響力;控制內容質量的關鍵是以更嚴格的審稿制度篩選稿件,重視稿件的內容增強,重視同行評議與用戶反饋,以此改革傳統的學術評價機制,擺脫唯影響因子決定的局限。同時,高質量的傳統期刊直接轉型成為OA期刊也將極大緩解OA學術成果的質量問題。
(四)版權方面。版權方面,OA出版與現行的版權制度并不沖突,但期刊的版權持有情況更為復雜,包括“版權歸作者所有機制、版權部分轉讓機制及版權部分保留機制”三種,面對這種模糊混亂的版權狀況,應當針對期刊出版機構與科研機構制定不同的版權法律政策,以明確不同出版形式下的版權歸屬;同時作者的著作權也發生改變,只保留了保持作品完整權,但大部分作者對此方面意識比較薄弱,這就需要OA期刊出版社提前與作者溝通告知其著作權歸屬并簽訂版權許可協議。
(五)數據技術方面。在需要自存儲的“綠色OA”模式中表現為知識庫建設方面,要求數據長期有效存檔與編輯,參考地平線2020框架關于數據存儲的新標準,還要求提高數據的“重用性(Re-usable)、可訪問性(Accessible)、可發現性(Findable)、互操作性(Interoperable)”,這就需要技術人才的培訓。在“金色OA”模式中則表現為OA平臺的搭建,則可通過增加機器可讀格式為讀者的獲取提供更大的便利。
三、結論
學術期刊OA出版的路徑選擇是一個重大的命題,選擇適合的道路會減少OA出版發展過程中許多不確定因素與阻礙。本研究根據我國目前的出版環境與OA出版發展狀況得出我國更適合走“以金色OA為主,綠色OA為輔”的出版道路,同時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傳統期刊的快速轉型、OA平臺的構建,需要科研機構、期刊出版機構、圖書館等參與要素的配合與協作,需要盡早確立國家層面的統一的OA出版政策,還需要OA期刊完善經濟運行機制與內容質量控制機制,提升版權管理與技術水平。當然此次研究也有一定局限性,缺少對不同路徑OA出版呈現形式的具體案例分析以及具體數據的量化分析,需要在進一步的研究中補足,以期為建立合作高效、流程簡易的OA學術出版系統并維持其良性運轉規劃更可行的藍圖,為接下來學術期刊OA出版更大膽的動作以及我國OA期刊走向國際提供理論指導。
參考文獻:
[1]楊丹丹.學術出版研究進展綜述:開放科學、開放管理及價值重塑[J].出版科學,2020,28(01):5-10.
[2]李睿.基于文獻計量和共詞分析的國內開放獲取研究熱點探析[J].圖書館學刊,2020,42(01):99-105.
[3]嚴丹.圖情領域學術期刊論文微傳播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9(12):98-102
[4]李克偉,樂麗娜,張耀坤.我國學術期刊進入了開放存取時代嗎?——基于CSCD及CSSCI來源期刊的調查[J].圖書館研究,2019,49(06):71-77.
[5]劉錦宏,李若男,陽杰.基于內容質量的開放獲取期刊知識傳播效果影響因素研究[J].科技與出版,2019(11):108-114
[6]徐文娟.關于中文學術期刊開放獲取的再思考[J].編輯學報,2019,31(05):523-526+530.
[7]李國俊,邱小花.金色OA模式的典范:荷蘭開放獲取模式研究[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9,37(03):43-49.
作者:張艾琪 單位:山西大學新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