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傳統文化中平面設計元素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內容摘要]平面設計元素的內容和形式是豐富多彩的,將平面設計諸多元素應用于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將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本文以傳統文化中的中國皮影戲為例,深入剖析平面設計元素在傳統文化中的具體運用。
[關鍵詞]民間藝術 皮影戲 平面設計 元素文化
一、中國皮影戲概述
1.陜西皮影戲書籍的市場狀況
中國傳統的民間藝術中主要包括剪紙藝術、皮影藝術、年畫藝術、糖畫藝術、黃楊木雕、瓷器制作、風箏制作、麥稈畫、唐卡等內容,中國傳統的民間藝術體現了中國廣大的人民群眾的一種對于生活藝術的深刻的智慧結晶。他們經過漫長的時光去精心細致地打磨,從而讓在這些傳統民間藝術方面的技藝不斷精湛,讓其視覺上的沖擊力和藝術個性不斷地增強和變化。皮影戲作為中國傳統民間藝術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集結了花鳥人物、色彩造型設計、故事情節以及音樂的表達于一體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其中以陜西皮影最為有名。皮影戲的表演唱腔形式與當地的百姓有著密切的關聯,它是從生活中去表現演變出來的,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十幾種較為突出的腔調,如表現最為突出并且最早的有“老腔”以及后來的“時腔”等。也有陜北的碗碗腔和陜南的安康月調以及道情和八不景等形式,這些都是對于皮影戲發展有著深刻影響的腔調。皮影戲依靠著本身的藝術個性和表現的趣味性在歷史長河中一直流傳到今天,但是作為現今社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傳統民間藝術,也不能避免受到日新月異的藝術的表現形式的沖擊,使皮影戲藝術處在一個不被人認同和被拋棄的境地,它的趣味性和藝術性受到人們的質疑,使其一蹶不振。對于皮影戲的傳承和延續問題我們怎樣去認識以及如何讓它適應時代的潮流繼續生存下去并讓人們去認可它們?本文將以皮影戲的書籍裝幀設計為例,闡述皮影戲的起源、發展、藝術特征、制作過程等,讓它與畢業設計作品相結合,以書籍裝幀為載體,結合傳統的書籍形式結合現代的書籍表現形式讓內涵更加豐富,從而達到文化推廣宣傳的作用。
2.中國皮影戲的歷史背景和藝術特征
中國皮影戲作為一種適合老百姓的表現形式,自它形成以來,就在王臣將相、諸子百姓中流傳。但是歷史上對于皮影戲的記錄非常少,只是通過民間的只言片語和少量的文獻以及幸存的文物去勾勒出皮影戲的大致輪廓,讓人備感遺憾。中國皮影戲藝術又稱為“影子戲”“燈影戲”,它是一種人們通過皮制人偶去操作動作放在打有燈光的幕布上再配上合適的音樂和唱腔來表達劇情的一種戲曲表達形式。
3.中國皮影戲的現狀與發展
因為受到封建文藝觀念的影響,皮影戲這樣的民間藝術被看作粗俗不堪的文化,是不讓登在高堂之上的,也沒有歷史學家給它們留下一席之地,甚至連野史也對它不屑一顧。時間在不斷流逝,社會在不斷前進,人們的物質享受和精神需求的不斷提高讓現在的人們對于傳統文化的需求不斷減少,民間藝術的生存空間不斷縮小,甚至很多精湛優秀的傳統民間藝術已經到了遺失和失傳、后繼無人的地步。中國皮影戲是傳統民間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好、繼承好這個偉大的民間藝術,是尊重歷史、珍惜先人的表現。對于皮影戲的現狀我們應該深刻地反思,在科技發展的今天,我們要把皮影戲融入科技、審美、藝術、歷史之中讓其難登大雅之堂的低俗形象得到改變,讓皮影戲在與時俱進的同時包含進歷史的精髓里。讓傳統的皮影戲在具備新內容、新的模式的面容下去沖擊這個科技信息飛速發展的今天,達到現如今社會的市場、文化、精神的需求,讓皮影戲燃起光輝的火焰,讓它在歷史的長河里繼續飄蕩下去,流向遠方。
二、中國皮影戲的書籍裝幀設計中的表現形式
1.中國皮影戲書籍在版式上的表現
皮影戲書籍在版式上的表現在于開本的設定、版心的定位、書眉和頁碼的位置以及版面的排版方向。整體版式色調采用米黃色,配上右邊紅褐色豎條皮影戲條幅字樣,在版式設計上表現得更加新穎,打破以往以及現在書籍設計的普遍版式,讓其更加具有吸引力,層次感更加突出。
2.中國皮影戲書籍在字體設計上的表現
在字體設計中,采用迷你簡黃草字體居多,其整體隨性,沒有過多的規矩感,表現的是活躍性。表現了皮影戲是一種活躍的民間藝術以及表達在未來希望活躍在人們生活中的期望,不同字體的運用給人一種視覺上的沖擊和表達。
3.中國皮影戲書籍的造型設計表現
皮影戲的書籍造型設計運用了卷軸設計、旋風裝、古代的閱讀方式,現代的簡體文字打印,讓其軸冊包含不同時期的內容,沾染上時光的塵埃,體現不同時期的思想,傳達了歷史中的智慧。文字、圖形的排版設計造成的沖擊加上造型的再設計讓書籍整體更具有層次、節奏、視覺、歷史的特點,能夠沖擊在燈紅酒綠的都市中的浮躁的心靈,讓心靈重新鍍上一層文化氣息、大自然中的返璞歸真和書卷氣息,讓人們在科技飛快發展的今天帶上它們,讓這個時代不脫離上個時代的智慧和精神,讓讀者在吸取文字教育時也吸收到時代的氣息。卷軸書籍手工制作在這個科技時展的時代顯得珍貴,中國皮影戲的文化歷史底蘊使這本創意書籍歷史和時代的結合更加有設計感和突出感。
三、中國皮影戲的書籍裝幀設計
1.整體構思
屬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皮影戲是民間文化中一個古老而又優秀的存在,從有史可論的歷史算起就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其源遠流長的文化在今天卻要面臨失傳而被人們所遺忘在歷史的塵埃里。筆者試圖通過本次的畢業設計讓新一代的人們對它有一個新的全面的認識,通過對皮影戲的書籍裝幀設計,使其包含點、線、面以及歷史、現代的元素,讓其有一個全新的面容去迎接挑戰,從而達到推廣宣傳皮影戲目的的同時重拾中國傳統民間藝術和文化。整體構思大方向以古典包含現代并結合創新設計,書籍裝幀采用卷軸、旋風裝相結合去表現創新書籍,再加上靈活的排版和貼近主題的設計,以圖文并茂以及場景再現的方式去盡情表現皮影戲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感,讓人們多方面了解并調動心理情緒。整體色調把握在米黃的懷舊調里面,加入紅褐、朱砂紅、大紅以及皮影本身多彩的顏色,讓其表現出歷史的懷舊感,感觸人們的心靈。
2.書籍設計過程
(1)封面設計封面的設計采用圖文并茂的設計,元素采用皮影戲人物,色調上采用米黃色以表現皮影戲以及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歷史感和陳舊感,朱砂紅的注入讓內容更加有意義,就像新鮮的血液的注入。云紋元素的注入也寄托出筆者設計這本書時對其發展的未來期望,表現了希望皮影戲在未來可以獲得重生,可以不斷融合新鮮血液讓生命力更加強大,讓傳統民間文化得到傳承,不斷在歷史長河中延續。(2)扉頁設計對于扉頁的設計是在圖上加以變換,用皮影人物的外輪廓剪影和皮影人物的組合對視形成畫面,表現人們和皮影之間的對視,也好像對于我們心靈的質問。在其中加入印章添加歷史感和內容,背景調統一在米黃調里面,使懷舊中不失色彩的渲染,與主題內容相呼應銜接,也是繼封面之后再次吸引讀者和引發思考的內容。(3)目錄設計目錄的設計在色調上與主題內容保持一致,文字排版整體都設計成豎排版并且從右向左排列,一級標題的字體和顏色都和內容不一樣,起到突出作用,目錄的排版采用波浪式排版,顯示皮影戲歷史發展中的起伏感,到如今的即將沒落和無人繼承的現象。最后加上皮影戲人物動作造型添加趣味性,讓畫面中添加一絲活躍性。(4)內頁設計內頁的設計中內容與主題直接聯系,其內頁要求比較多,如文字與圖形、文字內容的排版與圖片之間的關系,注重排版的細節是決定內頁設計好壞的重要一點。內頁設計中內容的排版方式依照目錄排版走勢,由右向左的方式排版,讓內頁與前面內容形成連接整體統一設計方式,文字與圖片之間圍繞式排版,空出有限的留白讓內頁不顯得擁擠有透氣感。在右側有皮影戲豎條圖形放置,貫穿整體,并且在裝軸時都以它們為中心留出來,用這一個設計點排版讓整體形成連接達到統一。
四、宣傳推廣設計
1.書簽設計
書籍裝幀設計中不可或缺的輔助設計就是書簽設計,書簽設計在書籍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是閱讀者在閱讀書籍時的好幫手,書簽設計可以對于書籍的整體起到烘托作用,讓書籍內容增加不一樣的內容。書簽設計要把握設計時整體,要小巧精致,不能搶了書籍的風頭,記住它只是起襯托作用。本文以三套系列的書簽為例。第一套書簽設計,是加入了書籍特點的設計,把皮影戲豎版設計改為橫版設計,放在書簽的設計頂部,色彩調性也用了書籍的色彩,讓它們融為一體,表現出書簽和書籍之間的聯系。其中重點是插入了皮影戲人物的圖片,讓畫面更加突出皮影戲這個主題設計,首尾呼應。也可以讓書簽形成一個有趣的裝飾品,比如人物的收集,可以裝裱在畫框凸顯出不一樣的韻味。第二套書簽設計,它色調上有稍微修改,色調飽和度偏低而讓其亮度偏高,尺寸大小整體設計上偏向普通書簽,插入的皮影戲圖片破除了單一的人物圖片而加入了不同的素材,如:植物花卉、人物各異造型等,并且在書簽上還加入了穗的裝飾,讓它在裝飾上融入一些特點而不顯得那么單調。第三套書簽設計,在造型上改變,采用豎幅形式設計,并且加入云紋寄托了希望和期盼。在頂部設計上剪切制作時沿著紋樣外輪廓制作,讓它造型上顯得活躍些。在內容上,筆者改變了插入皮影戲圖片去讓畫面富有內容的方式,用對聯對語的方式作為它的內容,讓書簽表現的內容站在另外的角度去評價概念書籍設計以及皮影戲本身對于每一份故事的演繹和表達方式。例如,皮影戲素材道具是用三根竹竿去舞動的,皮影戲的制作材質是皮(牛皮),以及皮影戲是人民群眾生活的縮影和真實的寫照等,皮影是中國傳統民間文化中的一塊瑰寶。
2.海報設計
海報設計是一種用最少的錢去設計出可用的內容以達到設計主題所體現的精髓,所以在設計中要用最少的和最簡潔的文字語言去表達出主題所達到宣傳海報的效果。在設計海報時,采用拆分拼組的方式讓海報版式創新,拋棄以前幾乎都用一張海報表達宣傳效果的方式,把海報分為次、主、次的排列方式去表現皮影文化,且其中的文字通過與皮影圖片相結合,通過精致輪廓裁剪,讓文字內部設計出來皮影戲的元素,讓“皮影”兩個字與皮影戲文化相結合,而不僅僅只是文字表面含義。筆者在設計海報時力圖讓它更直觀地表達畢業設計的皮影戲主題內容,而且在色調上保持和主題一致采用米黃色調,讓海報與主題相互呼應,呈現整體統一的格調和視覺沖擊感。
3.明信片設計
明信片的設計上和第二套書簽格調一樣,采用亮度高的米黃調從而呼應主題,與整體一致,在攝入元素里還是采用皮影戲人物等素材,直觀表達皮影戲的這個主題。版式排版表現活躍度高一點,讓它體現趣味性。
4.折頁設計
折頁設計在本次畢業設計中占有次要地位,折頁設計中筆者采用古代帝王處理國家事務時所閱讀的奏折的形式,但拋棄以往奏折的小形象并且折頁次數少的設計。在新的設計中,把折頁的大小尺度變大,使它在合起來時如同一本書一樣,這也是主題概念書籍之下的一個重要設計。在材質上選用特種牛皮紙制作內頁,一張一張進行連接使它折頁次數增多,選用特種牛皮紙為的是讓它的內頁禁得起反復折拉和內頁厚度的要求,封面采用厚紙板附上牛皮紙制作,在內頁內容上采用皮影戲素材實物設計加上設計背景使它們依次粘在折頁里,在展示時可拉出兩米多的長幅和擺放不同造型的方式,而收起來就僅僅只有正常一本近兩厘米厚度的書籍樣式,最后用深色絨的繩子系上。不管是頁造型設計還是內頁設計都保持與整體統一。
5.宣傳冊設計
宣傳冊設計主要表現相互之間的聯系性和突出性。色調上用米黃調表現相互之間的統一性,在內部圖形元素上一律選用書籍里所擁有的元素和海報所使用的元素,讓宣傳冊不脫離整體而獨立存在,讓它也起到一個宣傳作用,起到銜接海報和書籍的作用。其中在文字排版上采用與書籍一樣的從右向左豎排版,版心位置保持在宣傳冊的中部規定位置,并且文字排版為顯得活躍性和趣味性,用文字排版替換掉圖形元素的下部圖形,讓圖形元素與文字相結合,以體現不一樣的設計感,增加整體視覺效果。
6.印章設計
在最后設計印章為的是點綴作品,讓作品有一個出處。整體設計采用的是古典風格,色彩上采用不同程度上的米黃和朱砂紅、紅褐色,印章設計讓內容里增加色彩、點綴和歷史感,印章本身就是古代文人志士所常用的點綴和冠名之物,也是身份證明的一個象征。在此使用也是表達此設計是筆者的設計,是筆者希望表達的意愿之處,希望如印章歷史般長久傳遞下去。綜上所述,構成平面設計形式的要素很多,如何將平面設計要素恰如其分地應用到特定的傳統文化之中,是一個較為重要的課題。本文分幾大模塊,通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將平面設計要素應用于傳統文化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對特定的傳統文化的推廣和傳承方面起到了促進作用。
作者:盧振邦 金玉 單位:江西服裝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