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職平面設計多媒體課件教學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隨著當今社會科技的飛速發展,學校教學硬件設施的不斷提升,高科技多媒體手段大量滲透進中職平面設計的課堂教學,使得課堂一下變得開放、靈活,教學手段也一再先進、多樣化。集影、音、圖、文、交互為一體的多媒體課件作為一種有效的輔助教學手段在教學中表現出極大的優越性:它可以彌補語言表達的局限,圖文聲影并茂,快速感染學生,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它可以增大課堂容量,同時節省教學時間,提升課堂效率;它可以彌補學生閱歷的不足,延伸學生思維空間,拓寬知識的維度。這些是僅靠黑板加粉筆的傳統課堂教學無法做到的。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經過多年的中職平面教育實踐與觀察,筆者發現一些在平面設計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課件的亂象和弊端,對此現象有所思考,并結合自身實踐提出了一些改良的方法,以供大家參考,希望能有所價值。
一、當下中職平面設計課堂課件使用的亂象和弊端:
1.以課件完全取代教師,削弱了教師的課堂魅力,阻礙課堂上師生的情感交流
老師在課堂上其實能夠從學生的目光以及情緒的細微變化中及時了解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情況,但部分教師把課件作為上課的法寶,通堂課只剩下課件演示,忽略了與學生交流和互動。一味只注重課件的演示,而學生只能對著屏幕一味的被動接受,并不是“以人為本”精神的體現。
2.大量影像圖片的使用
讓教師忽視了語言描述的引導作用,使直觀灌輸的成分增強,不利于設計專業學生發散式想象思維的培養。平面設計專業是基于想象力、創造力的專業,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至關重要,中職學生尤為欠缺。很多人認為,圖片影像資料能比枯燥的文字更加直觀,更能清楚明白的表達教師意圖,殊不知,與文字相比,圖片影像在直觀的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的想象力。視覺是一種點對點的傳達,遠沒有文字的想象空間來的大。而設計專業最需要的,就是與眾不同的想象力、發散性的思維模式,從這點上來說,大量直觀的視覺信息,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3.過于花哨的課件,分散了學生的課堂注意力
一些教師喜歡在每個課間頁面添加一些無作用的小動畫,如飛舞的蝴蝶、搖擺的花朵、行走的卡通人物、閃爍的文字等,貌似頁面豐富美觀,其實,這些動畫會大大牽引學的實現,分散學生注意力,喧賓奪主,削弱頁面主要內容的視覺沖擊力。
4.過于密集的信息內容,忽視了學生的接受程度
課件以現代化的視聽手段豐富了課堂教學模式,提高了教學效率,但使用不慎,也會成為書本內容的堆砌。不經思考設計的課件只是文字的放大羅列。由于課件直觀、便捷的特點,教師忽略了板書的作用,加快了課堂的節奏,增塞了課堂內容,長此以往,可能養成學生不愛翻書、懶做筆記的不良習慣。一頁頁課件翻下去,大量的信息充斥課堂,教師說完完事,學生聽過了事,不求甚解,往往是課堂氣氛看上去活躍,聽上去有趣,但真正的難點重點突破了多少,學生課后能記得多少,就要打一個問號了。
5.敷衍應付的劣質課件使得平面專業學生的審美品位產生偏差,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平面設計專業是現代商業美術的一個組成部分,其本質上是發現美、創造美的教育。課堂上大到整體課件的設計、展示案例的選擇,小到每一個頁面的排版、圖形的控制、字體字號的選擇、顏色的搭配,無一不在向學生傳達美的信號,說白了,每一個課件頁面其實都是一張平面設計作品。如果教師的審美水準不高,尤其是平面設計教師如果不是精心設計課件,那么就會傳達錯誤的審美信息,造成學生的審美偏差,這對設計類學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二、結合自身經驗,談談本人對課件使用的一些看法與技巧,以供參考。
1.要突出課件的引導性,提高學生的主動探究能力
課件應突出教師對課堂內容的思維方式和方法指導,將學生放在首位,讓學生能在課件的啟發下,更積極的調動起學習的興趣,更好的參與思考與回答。好的多媒體課件不僅可以讓學生借多媒體增加感性認識,也應通過多媒體獲得理性的方法指導,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教學的目的,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做到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2.要加強課件的針對性,服務課堂內容的“盲點”“、難點”
多媒體課件的運用要堅持為學生的“學”服務,在課堂教學中永遠只能是輔助位置,輔在學生經驗的盲區、知識的難點、思維的堵塞處、情感的模糊處,以起到啟發、誘導、點撥、開竅的功效,追求點“石”成“金”的境界。例如在實施標志設計中具象、意向、抽象圖形的分類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制作同一形象的具象、意向、抽象演變動畫,使學生對“圖形做減法”這一概念有更好的認知。另外,對于課本沒有講到的一些知識點,可以適時用課件加以補充,比如課本僅展示了某個品牌的標志形象,這時可以通過課件來展示該品牌的企業文化,標志的演變過程,海報的創意方法等附加內容,形成學生對該品牌的全方位認知。而對已經出現在課本且十分詳細的內容,大可不必采用課件。
3.要提高平面設計課件的可視性,引領學生的審美趣味
作為探尋美的設計專業,課件更要美觀,但絕不等于過分花哨,一味追求標新立異,強調聲、光、電等效果,除了會花費教師過多的備課時間外,可能還會使教師主導地位降低,在上課時會缺乏靈活性、創造性,失去應有的課堂教學效果。下面是筆者在課件制作中的一些實用性技巧:
①學會信息分級。信息分級是指把一個版面的內容按照主次關系分成不同的嘻嘻級別。課堂內容有主次之分,課件所展示的信息亦有主次。如果把許多信息放在同一頁面,字號字體色彩都一樣,就會混肴學生的思維。高級別信息的字體永遠最大,以此類推。我一般會把重要內容的標題文字單獨設頁。而同級別信息的字體字號在跨頁時也要保持一致。
②文字不宜過多。多媒體課件不能變成講稿,把要講的所有話都在屏幕上展現是最大的失敗。每個頁面上只需出現提綱挈領、畫龍點睛,提示性及歸納性的文字。要確保學生在閱讀頁面文字時沒有障礙,易于記憶。
③處理文本細節。文本細節的處理會使人在觀看時更舒適。依據我的經驗,在處理PPT的文字時,最小的文字不宜小于18號,小于18號會產生視覺疲勞;黑體類字體比宋體類更易于接受;如果是多行文字,那么增加一點文字的行距,會使眼睛更舒服;文字顏色與背景色接近時,可加文字邊框和陰影;文字中的年份、人名、重要數據等可以適當放大或變色以增強視覺沖擊力,加強記憶度。
④控制版面氣氛。在處理圖片時,寬屏大圖會凸顯氣勢,白底或黑底的小圖能呈現精致的感覺。同一頁面出現一張圖片,顯得莊重,出現兩張圖片會使版面活潑,出現三至六張圖片,版面就很熱鬧了;而六張以上的圖片最好不要出現在同一版面中,否則版面就雜亂不易控制,且會削弱圖片的視覺沖擊力。背景不宜采用色彩豐富的圖片,否則會影響主題內容的表現。另外,漂亮的矢量小圖標的使用,清晰的拓撲圖解,會讓人眼前一亮。
⑤刪除不必要的動畫和聲音。拙劣的動畫會分散課堂的注意力,聒噪的音效會讓人從沉思中抽離,個人認為,動畫越簡單越好,音效非必要時不需使用。綜上所述,多媒體教學手段作為現代最新科技成果有其自身強大的技術優勢,但應用不當或濫用課件也可能會適得其反,其在課堂教學中是輔助手段而非主體,因此我們應該在教學實踐中多學習,多探索,多思考,揚長避短,想方設法使它更切實有效地為我們的平面設計教學服務。
作者:倪亮節 單位: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