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推廣方法抉擇思路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上面已經說到農業推廣的方法主要分為大眾傳播法、集體指導法和個別指導法三類,正確認識這三類農業推廣方法的特點,就成了能否正確選擇和應用農業推廣方法的關鍵。
1.1大眾傳播法
大眾傳播法是指農業推廣人員將有關農業信息經過選擇、加工和整理,通過各種大眾傳播媒介傳遞給農業推廣對象的方法。它的特點包括:信息傳播具有很高的權威性、信息傳播具有很好的時效性、信息溝通一般是單向性等。從事農業推廣工作,要根據大眾傳播媒介的不同特點和農民采用新技術的不同時期,靈活選擇合適的傳播媒介,進而提高農業推廣的效果。通常在農民采納新技術的認識階段,可以利用廣播、電視等傳播適合農民需要的科學技術新信息,以引起農民的注意和重視。一般來講,大眾傳播法適用于以下幾種情況:介紹農業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成果等,讓廣大農民認識新事物的存在及其基本特點,從而引起他們的注意和激發他們的興趣;傳播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有關信息(包括家政和農業技術信息);市場行情、天氣預報、病蟲害預報、自然災害警報等實效性較強的信息,并提出應采取的具體防范措施;針對多數推廣對象共同關心的生產與生活問題提供咨詢服務;宣傳有關的農村政策與法規;介紹推廣成功的經驗,以擴大影響。
1.2集體指導法
集體指導法又稱群體指導法或團體指導法,它是指農業推廣人員在同一時間同一空間內對具有相同或類似需要與問題的多個目標群體成員進行指導和傳播信息的方法。它包括:指導對象較多,推廣效率較高;易于雙向溝通,信息反饋及時;共同問題易于解決,特殊要求難以滿足等特點。
1.3個別指導法
個別指導法是指推廣人員和個別農戶接觸與溝通,討論共同關心或感興趣的問題,并向農民提供信息和建議的推廣方法。個別指導法最大的優點是能直接地與農戶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與溝通,能真實地了解農戶的需要,從而有針對性的幫助農戶解決實際問題。其特點包括:針對性強、溝通的雙向性和信息發送量的有限性。個別指導法的主要應用形式有:農戶訪問、辦公室訪問、信函咨詢、電話咨詢等。根據上述推廣方法的特點及應用形式我們不難看出,要擴大人們對某種創新的認識,選擇大眾傳播法效果較好;要讓農業推廣對象學習某種新技能或新技術則選擇集體指導法或個別指導法,更為適合。
2根據推廣的目的選擇和應用推廣方法
2.1以增進人們知識為目的
一般而言,以增進人們知識為目的的最適宜方法就是利用大眾傳播媒介、講座、交談等傳播信息,即大眾傳播法。例如:央視7套主辦的致富經欄目就是以廣闊的視角,通過舉辦農業技術專題講座、專訪各行業致富人的形式向廣大采用者介紹新信息、新品種和新成果。
2.2以學習某種技能為目的
通常情況下,以學習某種技能為目的的最適宜方法就是集體指導法,即通過小組討論、示范(包括成果示范、方法示范)、短期培訓和實地參觀等方式達到農業推廣的預期效果。通過實地學習與考察,參加者增強了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并掌握了該技術的基本要領、操作技能和管理方法,進而使這項果蔬冷藏保鮮技術迅速獲得推廣。
2.3以直接了解采用者需要為目的
以直接了解采用者需要為目的的最適宜方法是個別指導法,因為無論是個別指導法中的農戶訪問還是辦公室訪問等形式,都能夠最大限度地了解采用者的需要,有針對性地解答提出的問題或是提供技術信息、技術資料。
3根據農民接受新技術的階段性特點選擇和應用推廣方法
推廣對象在接受某種技術創新過程的不同階段,表現出不同的心理和行為特征,因此。在不同的采用階段,應選擇不同的農業推廣方法。通常情況下,在技術的認識階段,應用大眾傳播方法,如廣播、電視等進行廣泛宣傳,以增大影響力,加深對新事物的認識。而在感興趣階段,為了能夠進一步深入了解所推廣的農業技術,激起人們對新技術的興趣,最好是采用成果示范、實地參觀為代表的集體指導法效果為好。在試用階段,則可以結合農戶訪問掌握第一手推廣對象的需求,以提供示范或技術材料等,進而讓推廣對象盡快掌握該項技術。另外,在選擇和應用農業推廣方法時,還應該考慮農業推廣單位的自身條件。在經濟發達地區,應用各種大眾傳播手段。而在經濟狀況相對落后的邊遠地區,則主要還是個別指導法和集體指導法為主。在推廣人員數量較多的地區,可以多采用個別指導法,并輔以其他方法。而在推廣人員數量較少的地方,則應多采用一些速度快、效果好的大眾傳播法,并結合集體指導法等等。
總之,農業推廣方法的選擇和應用是一門推廣的綜合藝術,需要推廣人員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地摸索并總結經驗教訓,而在實際的農業推廣工作中,只有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來適時選擇恰當的農業推廣方法,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農業推廣工作,達到農業推廣的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