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微企業納稅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曲解納稅義務
小微企業財務人員普遍通過賬務處理配合法人調整納稅,主觀上認為納稅義務由賬務處理產生,與企業經營過程無關。從稅收法律關系視角思考,稅收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與消滅由稅收法律事實決定??梢?,企業納稅義務由企業經營過程的法律事實決定,財務人員的職責、作用是根據納稅義務發生事實正確核算、報繳稅款。賬務處理調整納稅無法改變納稅義務,反而會加大納稅風險,造成企業偷稅。
(二)稅法與稅收政策難于掌握
目前,我國現有的稅收法律、法規政出多門,部門規章和地方法規繁多,企業要應對國、地稅兩套征納系統,又因為對同一方面的要求在國、地稅規定標準不同,導致納稅人很難正確劃分業務類型、選擇正確計稅方法。加之,稅法多處界定不明確,導致財務人員很難準確理解把握,造成依據失真的會計信息計算的應納稅所得額不準、稅率選擇不當、使得稅款計算錯誤?,F階段,我國不具備推進小微企業發展的稅收優惠的政策體系,大多數稅收優惠政策為法規中零散列示條款,形式為通知或補充規定。多數政策是為適應經濟發展制定的臨時規定,調整頻繁,缺乏規范性、系統性、穩定性,透明度低,導致小微企業財務人員對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優惠政策不能及時、全面、準確掌握,不能有效運用到實際中。
(三)會計制度與所得稅稅法間存在差異
由于會計制度與稅法間的差異,在小微企業經常產生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小微企業財務人員為彌補資金短缺,在實操中普遍不按照相應會計制度要求進行賬務處理,人為調節利潤實現時間,拖延納稅。如在賬務處理時隨意計提準備金,通過調低會計利潤減少預繳所得稅,匯算清繳時,據以不符合資產損失確認條件進行納稅調增申報。依稅法規定,企業繳納年度所得稅總額不變,一旦改變預繳時間,同樣要繳納滯納金。二是為避稅、減少工作量,小微企業財務人員普遍不計提壞賬準備、存貨跌價準備等,因此,導致虛增企業利潤與資產。如大量應收賬款長期掛賬,無法真實反映企業資產質量,導致利潤超額分配。即便計提折舊,在計提折舊時,小微企業財務人員大多按照稅法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進行折舊以避免納稅調整,這樣操作不免會喪失納稅籌劃帶來的利益。
(四)小微企業財務制度建設缺失
小微企業內控中財務制度建設缺失是引起納稅風險產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賬務處理改變不了納稅,靠財務人員調賬進行納稅籌劃,失敗風險較大。財務人員脫離企業經營過程管理,對經營環節沒有明確的制度建設,無法從納稅義務產生的根源上做到節稅。財務人員有必要針對稅法中的爭議性問題,依據相應的制度建設參與到經營過程管理,做到納稅籌劃節稅。
二、小微企業納稅風險防范措施
(一)提高納稅風險防范意識
加強小微企業法人與財務人員思想、法律教育,使其認識到依法納稅的重要性,偷稅、漏稅的危害性,從本質上解決納稅風險防范意識淡薄問題,形成納稅光榮理念。在企業經營管理上財務人員要樹立與經營人員構建良好溝通的理念,運用稅法相關知識幫助經營人員樹立風險防范意識,把納稅義務作為重要經營決策指標,以促進決策時財務與經營目標統一,有效防范納稅風險。
(二)及時掌握稅收政策變動
小微企業財務人員一方面要正確把握現有稅收政策,防止錯用稅收政策產生納稅風險,另一方面要關注稅收新政策的出臺,及時跟進學習,根據政策的更新變化及時調整企業涉稅事項,防止采用過時政策帶來不必要的納稅風險。在稅收征管中,財務人員要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與當地所屬稅務機關溝通,建立良好的稅企關系,營造良好的稅務環境,并針對自身薄弱的稅法基礎,結合企業的相關業,務咨詢當地所屬稅務機關,來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并不斷與稅務機關保持聯系,以便及時了解稅法、稅收政策新變化,及時調整企業的涉稅業務、做出合理政策選擇。
(三)提高企業財務人員業務素質
企業應采取各種有效的措施,利用培訓、進修等多種渠道,幫助財務人員加強稅收法律、法規、各項稅收及會計業務知識的學習,了解、更新和掌握最新稅收政策和會計準則,為降低和防范企業納稅風險奠定良好的專業基礎。
(四)健全小微企業內部控制財務制度
一方面,要加強對企業的合同管理。合同條款制定不同會導致企業納稅義務發生時間不同,以企業銷售結算方式條款制定為例,如果合同規定是直接收款方式,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是收到銷售貨款或取得索取銷售貨款憑證當天;預收款方式,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是貨物發出當天;托收承付方式,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是辦妥托收手續當天。所以財務人員在進行合同簽訂工作時必須做到加強管理,把稅收成本考慮到合同制定中,保證從納稅義務產生根源即合同簽訂環節做到減少稅收成本。另一方面,財務人員應重點針對稅收爭議問題加強基礎財務制度建設。主要包括固定資產分類標準的確定,存貨合理損失的界定,通訊、交通補助標準,差旅費補助標準等方面。范圍、標準界定不明確,財務人員操作的選擇空間就比較大,可以對資產、費用進行不同確認,不同賬務處理,產生不同稅負。因此,財務人員應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在當地政府沒有明確界定標準之前,依靠制度建設制定企業合理的標準,用制度防范風險。
三、結語
總之,納稅風險是小微企業所面臨的最主要風險之一,可以為企業帶來超額收益,也可以為企業帶來預期損失。財務人員應該正確認識自身的崗位職責,樹立正確的納稅風險防范理念,加強對經營過程的管理,加強對稅法的理解,加強財務制度建設,以此促進小微企業健康發展。
作者:趙海燕 路欣 單位: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