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納稅籌劃方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營改增”的全面實施,推進了我國稅務改革機制的不斷完善,對企業稅負產生了一定影響,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做好納稅籌劃工作,以妥善應對營改增帶來的稅收機制變革。本文對營改增背景下企業納稅籌劃方法與策略進行分析探討,期望對合法合理降低企業稅負有所幫助。
關鍵詞:營改增;企業;納稅籌劃
一、營改增對企業稅負的影響
隨著營改增方案在全國范圍內的實施,對諸多行業企業的稅負產生了一定程度影響。從營改增的實施現狀來看,對企業稅負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解決重復征稅問題。對于企業而言,在“營改增”尚未實施前,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等業務全部需要全額征稅,這一過程中不存在任何的抵扣優惠。“營改增”實施以后,企業可以通過如下途徑獲得可用于進項稅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如固定資產購置、外包業務等等,由此使得企業重復納稅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二是企業稅負不降反增。部分企業在營改增之后出現稅負不降反增情況,這是因為企業在經濟活動開展過程中未能獲取足額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降低了企業進項稅額可抵扣的額度,從而導致企業稅負增加。
二、營改增背景下企業納稅籌劃方法
下面以A企業為例,對營改增背景下企業采取的納稅籌劃方法進行分析。A企業為高新技術服務型企業,主營業務為技術研發、技術咨詢、技術轉讓、設備銷售、租賃業務等。2017年,A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為4000萬元,其中技術服務收入為3000萬元,設計印刷收入750萬元,設備銷售收入150萬元,設備租賃收入60萬元,房屋租賃收入40萬元。A企業發生技術服務外協作與研發投入1400萬元,人工成本1250萬元,加工費500萬元,管理費用100萬元,固定資產折舊費25萬元。在營改增實施背景下,根據相關稅法規定,企業技術服務類收入適用于6%的增值稅稅率,房屋租賃收入適用于11%的增值稅稅率,設計印刷、設備租賃、設備銷售收入適用于17%的增值稅稅率。承租方在承租設備的同時也租賃放置設備的倉庫,承租方與企業簽訂一份租賃合同,合同價款為100萬元,并在該項業務中開具一張發票,企業未對該項兼容業務進行分開核算。假設企業在上述業務中均取得了足額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用于抵扣,那么企業應交增值稅為:銷項稅額=3000×0.06+750×0.17+(150+60+40)×0.17=350萬元進項稅額=1400×0.06+500×0.17+100×0.06=175萬元增值稅及其附加費=(350-175)×(1+7%+3%+2%)=196萬元下面對上述經濟業務進行納稅籌劃:企業可針對兼容業務進行籌劃,分開核算房屋租賃與設備租賃取得的收入,使其分別適用于11%與17%的增值稅稅率;企業可將協作業務進行人力外包以獲取相應的專用發票,使該業務核算適用于6%的增值稅稅率。銷項稅額=3000×0.06+750×0.17+(150+60)×0.17+40×0.11=347.6萬元進項稅額=1400×0.06+500×0.06+500×0.17+100×0.06=205萬元增值稅以及附加費=(347.6-205)×(1+7%+3%+2%)=159.71萬元通過納稅籌劃,可減少企業稅負196-159.71=36.29萬元。
三、營改增背景下企業納稅籌劃實施策略
(一)充分利用稅收政策
在“營改增”全面實施的背景下,國家對稅收政策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從而使得企業的納稅籌劃難度有所增大。對此,企業在開展納稅籌劃工作時,應當對稅收政策的變化情況予以密切關注,并對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加以充分利用,以此來降低納稅籌劃風險,減輕企業稅負。以高薪技術企業為例,由于此類企業是國家重點扶持的對象,故此,在企業所得稅方面,是按照15%的稅率進行征收。政策規定,高新技術企業在一個納稅期內通過技術轉讓所得的收入在500萬元以內時,可不予征收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征收。同時,政策還規定,企業進行研發活動產生的實際費用未形成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可以按照本年度實際發生額的50%,從應納稅所得額中加計扣除;對于形成資產的,可以按照資產成本的150%進行攤銷。鑒于此,高新技術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方案的制定時,可對上述政策加以利用,并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籌劃:經營范圍、技術研發費用、科研人員等,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對優惠政策進行利用。
(二)強化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
在“營改增”的背景下,增值稅可以用來抵扣進場稅額,由此解決了重復征稅的問題。對此,企業應當強化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企業在與供應商簽訂采購合同時,可將具有一般納稅人資格的供應商作為首選,并在合同中明確規定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條款。在銷項稅方面,應當盡可能拖延至合同約定的最后期限開具發票,由此可使當期增值稅的應繳稅額減少。由于高新技術企業的人力資源較為密集,從而使得可抵扣的范圍變得較為狹窄,因此,企業可以采用業務外包的方式,這樣不但能夠使人力資源的需求得到滿足,而且還能獲得可用于抵扣的進項稅額。此外,在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開具和使用方面應當加強管理,要控制好每一張專用發票的開具,并做好驗證工作,以此來確保專用發票的可靠性。
(三)提高納稅籌劃人員素質
企業的納稅籌劃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同時在“營改增”的背景下,稅收政策經常會出現變化,由此對納稅籌劃人員的素質和專業水平提出較高的要求。對此,企業應當不斷提高納稅籌劃人員的素質,從而確保納稅籌劃工作的有序開展。企業在對財務人員進行招聘時,可將稅收籌劃方面的知識和能力作為選聘標準。同時,應進一步加大對財務人員的專業培訓力度,在培訓的過程中,加入納稅籌劃的最新知識,增強財務人員的納稅意識,為納稅籌劃的開展奠定基礎。此外,應加強與納稅籌劃有關部門的溝通,建立信息共享平臺,使納稅籌劃人員對各部門的實際情況有一個大體的了解和掌握,為納稅籌劃方案的調整提供依據,從而達到降低納稅籌劃風險的目的。
(四)建立良好稅企關系
稅法是我國稅收征管的主要依據,各地區的稅務機關對本地納稅人的納稅行為具有稽查判定的職能。對此,企業應當與稅務機關建立起良好的關系。在日常經營中,當企業對某些稅收新政策的運用條件不明確時,可及時與稅務機關溝通,獲取滿意的答復。當企業制定的納稅籌劃方案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與稅務機關的觀點發生沖突時,企業應及時向稅務機關提交籌劃依據,以此來增強稅務機關對企業籌劃方案的認可度,降低納稅籌劃風險。良好的稅企關系是企業依法納稅的基礎,故此,企業應當做好納稅情況的審查,確保合規合法,給稅務機關留下一個好的印象,為稅企關系的建立提供有利條件。
四、結論
總而言之,企業必須認真學習營改增的相關稅收政策,做好對企業增值稅的納稅籌劃工作,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在合法的范圍內降低企業稅負,擴大企業利潤空間。企業還要進一步強化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與稅務局建立起良好的稅企關系,從而為納稅籌劃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白微.試析“營改增”企業稅收籌劃的全新思路解析[J].財會學習,2017(5):66-67.
[2]程爽.淺析全面實施“營改增”背景下企業納稅籌劃與管理措施[J].納稅,2017(2):42-43.
[3]王軍.基于營改增政策視角下的企業納稅籌劃研究[J].時代金融,2016(12):123-124.
[4]李芮.面對“營改增”企業如何進行增值稅納稅籌劃[J].現代經濟信息,2016(8):98-99.
[5]涂維華.營改增環境下企業納稅籌劃的應對方式解析[J].新經濟,2016(9):100-101.
作者:鄒宇筠 單位:廈門高新技術創業中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