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科技特派員能力與素質提升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科技特派員隊伍建設的創新要求和重要指示精神,以及新時代科技特派員能力與素質提升的現實挑戰,研究總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的形勢下,科技特派員需要具備哪些能力與素質,并按照重要性排列,形成雷達圖顯示。進而分析各類主體應采取哪些有力支撐,從知識支撐方面和實踐支撐層面,有效開展標準化、規范化的骨干科技特派員培訓,以加速提升科技特派員綜合服務能力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科技特派員;新時代;能力與素質
一、科技特派員能力與素質提升的創新要求與挑戰
(一)科技特派員能力與素質培訓的重要意義
1.貫徹落實科技特派制度推行20周年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舉措。科技特派員上聯高校和科研院所、下接鄉村和廣大農戶,加快了科技成果轉化,實現了科技與農業農村發展的“零距離”對接,較之于傳統的公益性農技推廣站、涉農企業和農業科研院所等在技術服務方式、服務形式上,具有更明顯的優勢,發揮著黨的“三農”政策的宣傳隊、農業科技的傳播者、科技創新創業的領頭羊、鄉村脫貧致富的帶頭人的重要作用。
2.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抓手。進入新時代,科技特派員作為鄉村振興的生力軍,亟須全面提升服務全面鄉村振興的綜合能力和水平,既是在經濟增速放緩背景下充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戰略選擇,更是在全面鄉村振興背景下打造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排頭兵和鄉村振興的先遣隊,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戰略舉措。
3.帶動全國科技特派員工作規范化持續化管理服務的重要引領。“十四五”時期,科技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新任務,亟須系統提升科技特派員農業科技服務綜合集成能力和水平。突出聚焦核心骨干科技特派員的培訓體系建設,推動以標準化、規范化的能力素質提升培訓,帶動全國科技特派員工作“選、派、訓、管、服”的一體化、規范化和持續化管理服務。
(二)科技特派員能力與素質培訓目標
1.打造核心骨干科技特派員隊伍。針對創新驅動鄉村振興新形勢下對科技特派員服務基層能力的要求,擬在每個省份重點、持續培訓100名左右骨干科技特派員,在全國打造5000名左右的核心骨干科技特派員隊伍。圍繞核心培訓教材、核心培訓講師團、精品培訓課程建設,著手專業化、標準化、規范化的科技特派員培訓知識框架、教材體系和培訓方案。
2.形成覆蓋全國的科技特派員培訓長效機制。圍繞構建科技特派員試點培訓體系,重點與地方科技管理部門和科技特派員法人單位共同開展培訓基地、實現優質培訓資源共享,共同編寫系列培訓教材,共同組建核心講師團隊伍,共同開展標準化培訓試點探索,激發科技特派員隊伍活力,最終形成覆蓋全國的科技特派員培訓重要依托和長效機制。
3.建設全國骨干科技特派員培訓“黃埔軍校”。通過骨干科技特派員培訓帶動培養更多科技特派員、農民技術員和高素質農民,扎實培育一支扎根基層一線,服務“三農”和鄉村振興的科技人才隊伍。為新時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新動力,為“十四五”時期顯著提升農業創新能力,加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
二、能力與素質需求分析
科技特派員是指按照各派駐地需求,相關政府部門通過一定程序,從科研院所、大專院校以及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機構認定選派到農村、農業第一線,圍繞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和農民全面發展等問題,從事技術指導、成果推廣、技能培訓、政策宣傳、培育主體、建設平臺等科技服務活動的專業技術人員。為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區域發展、助力產業升級、加快農民創新創業、帶動農民增收貢獻力量。為詳細了解科技特派員能力與素質需求,通過科技特派員問卷調查,問卷采取匿名方式進行問卷星網絡方式填報提交,截至2021年4月26日,共收回問卷7589份。應用軟件stata16.1對問卷設計的能力與素質指分別標進行信度與效度檢驗分析,結果表明,通過信度與效度檢驗。
(一)科技特派員的能力與素質指標設計
當前,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對新時代科技特派員的能力與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據新時代科技特派員的工作職責,我們確定了新時代科技特派員應具備的10項能力與9項素質,具體為:(1)能力:政策宣傳能力、專業技術能力、溝通協調能力、資源整合能力、培育農業經營主體能力、問題發現與解決能力、農產品市場分析能力、計劃執行能力、戰略謀劃能力、開拓創新能力;(2)素質:自信、進取心、同理心、身心健康、心理彈性、經驗開放性、合作意識、服務三農使命感、以服務對象為中心。
(二)問卷答題設計
問卷答題設計上借鑒李克特5級量表進行評分,將答題者對能力與素質的評分設計為1-10分進行等級評分。評分主要分2類題型:一是新時代科技特派員、科技特派團團長應該具備什么樣的能力與素質,二是新時代科技特派員在知識、能力與素質3方面的培訓需求狀況如何。問卷答題對象分別為科技特派員、管理者、科技特派員服務對象、其他人員,新時代科技特派員能力與素質調查問卷對于科技特派員來說屬于主觀答卷者,而對于管理者、科技特派員服務對象、其他人員來說屬于客觀答卷者,二者從主觀和客觀兩個維度共同構成一個整體。
(三)能力與素質分析
1.問卷被調查人員身份情況。從圖1中答題者身份來看,7589份問卷中科技特派員6475人,占85.32%,管理人員444人,占5.85%,科技特派員服務對象471人,占6.21%,其他人員199人,占2.62%。
2.新時代科技特派員應具備的能力與素質。根據問卷參與者對每項能力與素質評分情況進行匯總、計算平均分并排序,制作雷達圖。從所有問卷參與者答題情況來看(圖1、圖2):(1)問卷設計的10項能力中最主要的5項能力依次為:專業技術能力、問題發現與解決能力、溝通協調能力、計劃執行能力、創新開拓能力;(2)問卷設計的9項素質中最主要的5項素質依次為:服務三農使命感、以服務對象為中心、進取心、身心健康、合作意識。初步來看,6475名科技特派員關于新時代科技特派員應具備的能力與素質的看法在7589份問卷中具有決定性作用,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由于科技特派員在問卷答題身份中所占比重很高,達85.32%,二是科技特派員作為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的重要參與者,他們的意愿比較真實地反映了農村科技發展對新時代科技特派員的要求。
3.新時代科技特派員知識、能力、素質培訓需求(1)知識培訓需求。全體問卷參與者(7589人)認為,新時代科技特派員應該接受培訓的10項知識按重要程度依次排序為:農業科技創新與特色農產品開發、現代農業種養技術、三農政策、現代農業發展前沿與趨勢、農產品市場營銷、電商平臺、企業經營與管理、調查與寫作、農村金融、公關禮儀(圖3)。(2)能力培訓需求。從所有問卷參與者角度來看(圖4),對新時代科技特派員能力培訓需求,按照重要程度依次為:專業技術能力、問題發現與解決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創新開拓能力、政策宣傳能力、計劃執行能力、資源整合能力、農產品市場分析能力、培育農業經營主體能力、戰略謀劃能力。可見,對能力培訓需求,專業技術能力培訓是第一位的,科技特派員要發揮鄉村振興中科技支撐的作用,在服務鄉村振興中,從技術等角度發現問題并能夠解決問題,而這些都需要科技特派員個人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去實施。(3)素質培訓需求。從所有問卷參與者角度來看(圖5),對新時代科技特派員素質培訓需求,按照重要程度依次為:服務三農使命感、以服務對象為中心、進取心、身心健康、自信、合作意識、經驗開放性、同理心、心理彈性。可見,對于新時代科技特派員,科技服務“三農”應該作為一種使命去完成,將科技服務“三農”作為一項事業去踐行,以農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服務對象為中心,才能真正取得鄉村振興的成果。
三、能力素質提升重點與方向
骨干科技特派員肩負著技術創新和科技推廣的重要使命,圍繞科技特派員能力與素質提升培訓前、中、后,即科技特派員能力與素質的提升訴求、學習成效、應用實施及效益評價等系統化培訓及跟蹤模式,擬從技能支撐、組織溝通資源整合、合作創業等多元化水平,逐步提升科技特派員的服務成效。各級政府、選派單位及服務單位等方面應相互配合,分別與科技特派員的能力與素質提升建立聯動效應,選派單位及服務單位注重系統性知識技能服務需求、組織溝通能力提升、資源整合能力提升、合作創業能力提升,各級政府注重信息化技術服務平臺搭建、資金政策扶持、營造服務環境,為科技特派員鄉村振興提供全方位保障。共同建設成一支有文化、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新型科技特派員隊伍
四、新時代選派型科技特派員培訓方案建議
(一)培訓內容及方式。針對科技特派員應具備的能力與素質需求,建議課程應側重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良種良法(種植養殖等)推廣、智慧農業(互聯網+現代農業培訓、鄉村振興戰略政策解讀、支農惠農政策分析、科技成果轉化技術、農業科技創新與特色農產品開發、農產品精深加工工程培訓、農業產業化與品牌培育和電商平臺建設課程培訓。學制應為2個月,計劃分5-8次授課,每次時間為3-天不等。培訓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集中授課、交流研討、參觀考察、實踐實習相結合的方式,突出互動性、參與性、行動性,注重選派型科技特派員能力與素質提升的培養
(二)師資方面。建議聚焦培訓工作體系建設和核心教材編寫,組建專業化的培訓講師團,主要負責培訓授課、培訓課件制作、培訓教材編制。核心師資主要涵蓋科技部系統有關單位專家、全國優秀科技特派員、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入選專家、地方科技管理專家、高校院所技術與管理專家、產業界專家以及創新創業服務專家等。此外,根據地區和行業特色,聘請部分地方科技和產業部門、農業科技園區、縣域等基層一線專家,作為核心講師團的重要補充力量。講師團專家由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聯合地方有關科技部門頒發聘書并提供相關經費支持。
(三)培訓課程和核心教材。建議教材方面,聚焦提升選派型科技特派員組織能力、管理能力、服務能力、溝通能力等綜合集成服務能力,通過遴選和編寫選派型科技特派員核心培訓教材(課件),形成“通用能力培訓+特色化培訓”的標準化教材庫,用于指導培訓基地開展試點培訓,并根據選派型科技特派員培訓反饋進行完善和擴充。核心教材體系由基礎知識和技能技術組成。
(四)培訓基地。按照地域和行業領域,遴選并依托部分中央和地方優勢單位,在全國建設東、南、西、北、中部等五大區域培訓基地和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和食品等五大行業培訓基地,形成覆蓋全國和重點領域特色的選派型科技特派員培訓網絡。
(五)保障措施1.組織保障:成立選派型科技特派員培訓工作領導小組,統一協調培訓工作。充分增強選派型科技特派員隊伍建設的緊迫感,切實把對科技特派員科技培訓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常抓不懈。2.教學保障:成立選派型科技特派員教學指導委員會,統一指導教師的聘任、授課等教學工作,切實讓選派型科技特派員學到新知識、真本領。3.日常管理與后勤保障:培訓班配備責任心強、富有管理經驗的專職班主任;編制《選派型科技特派員培訓手冊》;健全班級組織機構,成立班委會;建立班干部、班主任、培訓領導小組負責人等多級信息反饋制度;各培訓試點基地提供全方位的后勤服務,解決選派型科技特派員的后顧之憂。4.表彰激勵:在培訓班即將結束時,評選優秀選派型科技特派員、優秀企業規劃設計方案、實踐先鋒等,以評促訓。同時邀請科技日報、《中國農村科技》雜志和有關地方媒體積極做好宣傳、報道,擴大選派型科技特派員培訓影響力,為科技特派員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參考文獻
[1]新華社.習近平對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EB/OL](2019-10-21)[2019-11-12].
[2]朱四海.新時代續寫“科技特派員制度”新篇章[N].福建日報,2018-05-28(2).
[3]于鷙隆,劉玉銘.劉玉銘.我國農村科技服務供給方式探析——以科技特派員制度為例[J].中國行政管理,2011,(4).69-72.
作者:鐘智利 周腰華 劉寧 周大宇 單位:寧省農村經濟研究所 沈陽農業大學 渤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