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生創業素質能力培養與提升策略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國高等教育已正式進入普及化階段。隨著高校畢業生人數的逐年增多,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以創新創業帶動就業成為高校就業工作的新著力點,大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的素質能力是創業成功的前提條件。文章提出培養和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素質能力的重要性,闡述大學生創新創業素質能力現狀及問題,提出培養和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素質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高校畢業生;大學生就業;大眾創業
近年來,高校畢業生人數逐年增長。據教育部統計,2021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人。隨著畢業生人數的增多,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也隨之增大,很多畢業生都會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困境。雖然國家高度重視大學生就業問題,出臺了各種有利政策積極促進大學生就業,但社會競爭愈加激烈,大學生就業問題依舊突出。這嚴重影響了大學生自我價值的實現,影響了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續發展。如何讓高校畢業生從“好就業”到“就好業”,成為高校和教育部門就業工作的重要課題。在“雙創”背景下,著力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素質能力,以創業帶動就業,勢必對改善大學生就業現狀發揮積極作用。
1培養與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素質能力的重要性
(1)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手段。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型人才是國家民族發展的力量和源泉。當今,國家經濟發展對高校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人才培養質量是高等教育質量的第一體現,是大學生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高校要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出發,把學校的各項工作最終落實到人才培養上來,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積極創造人才輩出和新成果不斷涌現的嶄新局面。大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主力軍,是國家的寶貴人才資源,還是創新創業領域最活躍的群體,[1]培養和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激發大學生創造活力,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手段,是創新型國家建設賦予高校的光榮使命,是實現我國現代化建設宏偉大業的根本保證。
(2)是實現以創業帶動就業,提高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及就業質量的有效措施。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由“大眾化”向“普及化”轉變,我國高校畢業人數持續遞增,2021年我國高校畢業生909萬人,達到新高。2020年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本就不容樂觀的就業形勢變得更加嚴峻和復雜。加之全球化浪潮的席卷、市場經濟的轉型發展,大學生的就業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嚴冬”,而在現有經濟社會發展所能提供有限就業崗位的情況下,“創業”無疑是最具潛力、最能緩解就業壓力的優先選擇。[2]高校通過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強化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培養和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素質能力,實現以創新創業帶動就業,是破解高校畢業生就業難題、提高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及就業質量的有效措施,同時也是驅動經濟增長和應對外部壓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國家戰略走向深入的重要途徑。
(3)是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最高層次的需要,是指實現個人理想、抱負,發揮個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達到自我實現境界的人,完成與自己的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的需要。高校在日常教育過程中應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鼓勵和引導學生主動挖掘個人創新創業潛能,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熱情,樹立崇高職業理想,通過創新創業實現人生抱負和自我價值。
2大學生創新創業素質能力現狀及問題
(1)缺乏創新創業意識和動機。自國家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以來,各高校更加重視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采取了相關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但由于學生身份的局限性以及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大部分學生依舊存在“守舊”思想,缺乏創新創業的自覺意識和思想動機。課題組在對開展的“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素質能力調查問卷”進行數據分析時發現,在問及“您是否有過創業的打算和想法”時,僅有831%的學生選擇“有過”,在問及“您是否認同當今就業壓力大,創業是更好的選擇”時,僅有1469%的學生選擇“認同”。這些數據一定程度上表明,當今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動機還較為缺乏,對自己是否愿意創業抱有疑惑和觀望態度。
(2)缺乏對創新創業活動的認知和能力。創新創業是一項較為復雜的社會活動。創業者必須具備足夠的知識和能力才能付諸實踐。調查問卷顯示,在問及“您對創新創業是否進行過系統的學習和了解”時,有7215%的學生選擇“是”,這說明多數高校已將創新創業列入人才培養計劃,對學生進行系統教育。在問及“您對創新創業是否有足夠的認知”時,有2431%的學生選擇“是”,這說明大部分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學習流于形式,不夠深入。在問及“您是否有過創新創業活動經歷”時,僅有642%的學生選擇“是”,說明大部分學生未有過創業實踐,缺乏實踐經驗。在問及“您是否已具備創新創業所必需的素質能力”時,僅有316%的學生選擇“是”,說明大學生創新創業素質能力嚴重缺乏,需要通過訓練提升。
(3)缺乏進行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勇氣和信心。創業的本質是創新。創新從哲學上說是一種人的創造性實踐行為,需要打破常規的思維模式,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并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作為大學生而言,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習慣于墨守成規,缺乏突破常規的思維意識,再加上大學生相對缺乏人力、財力等創業條件,這直接造成了創新創業勇氣和信心的缺乏。調查問卷中問及“您是否敢于嘗試進行創新創業活動”時,僅有715%的學生選擇“是”,在問及“您是否具有創新創業的信心”時,僅有614%的學生選擇“有”,這些數據表明,當今大學生明顯缺乏創新創業的勇氣和信心,這將直接影響創新創業活動的實施。
3大學生創新創業素質能力培養與提升的策略
(1)強化主動性:積極轉變就業觀念,自覺培育創新創業意識能力。人是創新創業的主體。青年時期是創新創造的寶貴時期。作為新時代青年大學生應積極作為,自覺將個人夢融入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大背景下,增強改革創新的責任感、樹立敢于突破陳規的意識和大膽探索未知領域的信心,增強創新創造的能力和本領,勇做改革創新的實踐者,在實踐中用創新來充分展現自己的抱負和激情。一是加強學習。認真學習創新創業相關理論知識,夯實理論功底,為創新創業的實現提供智力支持。二是轉變思維。勤于思考,善于發現,勇于創新。三是投身實踐。積極利用各種實踐平臺加強鍛煉,積極參加“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等大學生競賽項目,堅持以賽促學,不斷提高知識的轉化和應用能力。
(2)突出針對性:完善創新創業育人模式,促進創新創業素質能力提升。針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知識匱乏、意識淡薄、能力欠缺等問題,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善。一是建立高素質創新創業教育教師隊伍。選拔理論知識扎實、實踐經驗豐富、創新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中青年教師以及企業專家組建師資團隊,強化學生專業教育、端正學生就業觀念、激發學生創業熱情、提升學生創業素質。二是完善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將創業基礎、創新思維、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等課程作為大學生必修課列入人才培養方案,建立全新課程體系,同時強化校企合作,構建校企協同育人模式,提升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創造水平[3]。三是形成創新創業教育合力。要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價值觀。要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探索“專業+創業”培養模式,挖掘各類專業課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使創新創業教育成為專業教育的有效延伸,實現兩者在人才培養上的完整、有機結合。要將創新創業教育同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培養大學生積極健康的創業心理素質。
(3)提高整體性:構建三位一體創新創業實施體系,提高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效果。新時代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不是高校的單打獨斗,需要國家、社會、高校三者緊密結合,合理構建完善的創業教育實施體系。從國家層面而言,要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重點支持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提供更加科學合理、實惠高效、全方位、全過程、強有力的政策支撐和制度保障,降低大學生創業成本和風險,解除大學生創新創業后顧之憂。從社會層面而言,要共同營造關心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氛圍,統籌社會資源,構建開放、包容、協作的創新創業環境。從學校層面而言,要將創新創業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加強頂層設計,創新管理機制,貫徹落實國家戰略,出臺更多行之有效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政策措施,通過舉辦講座及創業沙龍活動等強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熱情,增強大學生創業勇氣和信心,拓展創新創業實踐平臺,濃厚創新創業文化氛圍,讓更多大學生在創新創業中實現人生價值。
4結論
大學生創新創業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是國家進步的需要,要“應勢而謀、因勢而動、順勢而為”。當代大學生既要有發現問題的眼睛,又要有解決問題的智慧,更要有突破思維禁錮的勇氣和開拓創新的精神。國家應積極發揮主導作用,鼓勵和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為他們提供更好的創新創業環境和政策保障。社會應更加關心和關注大學生創新創業,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成長機會,促進他們更好發展。高校應充分認識到強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素質能力的重要性,落實全面育人、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要求,[4]群策群力,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再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張艷,盧蓉大學生創業素質現狀與提升路徑探析[J].科技經濟導刊,2020(23).
[2]劉姬冰,劉雨桐,王東明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優化路徑探析[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1(4).
[3]楊玲校企協同育人模式下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機制探究[J].中國農村教育,2020(3).
[4]孫亞男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觀念的創新培養對策[J].黑龍江科學,2021(5).
作者:顧自衛 單位:河南牧業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