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內部審計創造價值途徑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從內部審計價值創造途徑、價值評價標準兩方面來分析企業內部審計如何更有效率地創造價值。
[關鍵詞]內部審計;價值創造;途徑;評價標準
內部審計在企業內部處于信息中樞地位,既直接與治理層溝通,也與企業其他各部門交流協作,因此,應充分履行職能,真實、客觀、全面地評價并改善企業運營管理,為企業防范風險、增加價值、提高管理效率和決策效率服務。
一、內部審計價值創造的途徑
(一)圍繞企業目標,充分發揮內部審計職能優勢
1.以目標為核心,致力于重點事項。除日常審計業務外,應以明確發展規劃、服務整體為核心,對企業的重大投資活動進行風險評估,對主要業務及重點事項進行專項審計,對企業管理制度及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合理評價。2.以溝通為渠道,致力于審計計劃。內部審計應加強審計計劃階段的溝通,了解相關方期望,主要包括溝通的級別、方式、頻率,多調研、多聽取、多匯報、多交流,制訂立足于風險評估的、治理層認可的、運行高效的審計計劃。3.以改善為目的,致力于職能發揮。圍繞戰略目標和企業經營計劃,發現企業運營管理中需重點關注的問題,投入審計資源,通過評價或咨詢,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主觀能動作用,發現問題,落實整改。
(二)培養持續預防、發現、解決問題的學習型內部審計組織
詹姆斯•C•柯林斯、杰里•I•波拉斯的《基業長青》里指出,最為高瞻遠矚的公司能夠堅持不斷提供優越的產品和服務,原因在于它們是杰出的組織。內部審計為企業創造價值的長久之計,是培養出一個持續預防、發現、解決問題的學習型“內部審計組織”。1.管理和專業并進,建設審計人員發展平臺。通過建立審計專業資格、晉升體系、審計人員素質模型,構建審計人員選拔和交流機制,將審計人員發展規劃納入重要工作,注重梯隊建設及分級培養,通過挑戰性工作設計、執業資格認證、公開演講與論文撰寫以及持續的交流和培訓,打造審計人員的發展平臺。2.因需設崗,因崗招人。內部審計部門應明確自己的定位,明確部門的使命和角色,確定內部審計的長期工作規劃和短期工作目標。除了包括審計業務拓展、團隊培養及發展、業務質量控制外,還需涵蓋未來審計資源、審計溝通問題。此外,內部審計人員招募前需設立崗位的職責要求、工作標準及發展規劃,保證人才質量。3.關注成長和貢獻,體現收獲與生活。內部審計團隊既要具備大局意識,考慮團隊整體對企業的貢獻和價值,又要從個體角度考慮自身的成長和收獲。內部審計負責人有責任通過設計審計業務規劃、審計團隊發展規劃,并不斷踐行規劃來保證內部審計部門及成員最有效率的成長、最有價值的貢獻和最健康的生活。4.持續學習。所有的成功均源于不斷的學習,通過主動獲取行業、企業、職業最新信息,了解同行、同事的最新活動,參加各種會議及培訓,有規劃的閱讀、交流、反饋,提升管理和專業視野。通過對審計發現的深化和分析、對審計實踐的反思和總結、對跨專業問題的溝通和討論,不斷提升審計人員專業素養。
(三)履行使命,關心核心領域和新興領域
1.持續評估風險,關注變化。內部審計應針對企業的核心領域,如投資、資金、產品和服務等,進行持續關注和評價。應推動風險防范的系統化建設,持續評估,修正預警指標,對重要業務領域進行持續審計、事中審計、聯合審計。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和內部信息資源,關注企業內外部環境變化并評估其對企業的影響,及時、有效提出應對建議。2.審計資源配置側重高風險領域,持續監控。由于內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導致企業內部各領域風險不斷演變。為更好地履行職責,內部審計應致力于把審計資源投入到高風險領域,這也是風險導向性內部審計的核心訴求,通過評價、跟蹤,改善管理,降低風險。3.關注新興領域,及早涉入。新興領域往往是企業發展的新方向,也是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薄弱環節,內部審計應保持應有的審慎,通過采取專項審計等方式進行關注。此外,內部審計還可以通過培訓和宣講等促進其企業各項制度、標準的完善。4.促進舞弊預防機制建立,堅守底線。通過和企業內部的監察、合規機構合作,評價內部控制、舞弊預防機制的有效性。通過內部控制審計,發現重要控制的執行缺陷,促進強化改善。定期采取匿名調查問卷、個別訪談形式評估舞弊預防機制的有效性,披露并跟蹤改進,督促企業建立舞弊投訴受理平臺,對投訴事件及時處理、公開處罰。
(四)改進溝通渠道和方法,改善審計環境
1.咨詢寓于審計,管理與審計并重。內部審計具有內部咨詢功能,審計過程也是確認和咨詢內部管理活動的過程。咨詢要根據實際管理狀況,按重要性和緊迫性原則分步實施、逐漸強化。2.開展聯合審計,因地制宜解決管理問題。內部審計可以整合內部資源,對重要領域開展常態聯合審計,對疑難問題開展專項聯合審計,實事實是地解決問題。3.提高與治理層溝通頻率,了解管理層期望。內部審計應建立或不斷改善溝通渠道,提高與治理層溝通頻率,了解企業管理中的突出問題,聽取有關內部審計的期望、訴求和看法,及時調整或完善審計計劃,實現最有效率的價值創造。
二、內部審計價值的評價標準
任何組織的管理活動貢獻都可以從四方面評價:直接價值創造(包括獲取優質資源、創造利潤、節約成本、爭取等)、改善企業運行機制或提高標準(包括提升、改進企業整體運行機制或產品服務標準、某一方面的工作標準以及執行標準能力等)、培養優秀的人才(包括專業人員、管理人員)、營造或改善組織價值體系(包括高標準的踐行、改善組織價值內容等)。具體到內部審計活動,同樣可以用這四方面來評價其價值。
1.直接價值創造
相對創造銷售收入、獲取資源來說,內部審計更多的優勢在于降低成本。主要體現在通過獨立審計或舞弊調查來挽回過高成本支出;通過改變方法或改進技術來節約成本支出;通過管理建議進行管理創新來降低成本開支。參與重大的投資、融資業務以及新領域業務活動,進行風險評估、盡職調查或交易模式設計建議等,促進獲取資源,也可以避免交易損失或降低交易成本。直接價值創造貢獻最好用量化數字來體現,計算或換算成具體數值。
2.改善企業運行機制
為了促進企業目標實現,內部審計需不斷評估企業的風險管理、公司治理、內部控制管理狀況并提出建議,改善企業運行機制,這是內部審計大顯身手的領域,也是主要價值貢獻領域。改善企業運行機制最終體現在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提高效率和效益。
3.培養優秀人才
大量優秀的國內外審計實踐表明,內部審計可以成為企業人才的蓄水池和培養基地,這對內部審計人員職業發展和內部審計團隊價值創造都是非常有利的。
4.改善組織文化價值體系
現實中,最高負責人或董事會成員應是企業價值觀最忠實的踐行者,內部審計要更好地服務大局、服務企業領導決策,就需要在踐行企業價值觀方面保持高度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作者:馬紅亮 單位:建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