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綜合護理對小兒泌尿系統感染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分析綜合護理措施對泌尿系統感染患兒治療依從性的影響。方法選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泌尿系統感染患兒124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各62例;觀察組的62例患兒實施綜合護理措施,對照組的62例患兒實施常規護理措施,對比兩組患兒的治療依從性。結果觀察組患兒的治療依從性明顯比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患兒及其家屬進行滿意度調查,兩組對比差異顯著,觀察組滿意度更高。結論對泌尿系統感染患兒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明顯增強和提高患兒的治療依從性,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綜合護理;泌尿系統感染;治療依從性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2016年3月~2018年2月期間鄭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收治的所有泌尿系統感染患兒當中隨機選取其中124例患兒作為本次的觀察研究對象,這124例患兒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尿頻、寒戰、嘔吐、尿急、腹瀉、尿痛以及排尿困難、腹脹等臨床癥狀,并且這124例患兒均被確診為泌尿系統感染患者。對本次的124例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兩組患兒都是62例;在對照組的62例患兒當中,男37例,女25例,最小年齡為1個月,最大年齡為12歲,平均年齡在(6.32±1.21)歲;在觀察組是62例患兒當中,男38例,女24例,患兒的最小年齡為2個月,最大年齡為13歲,平均年齡為(5.98±1.46)歲。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的62例患兒實施常規護理,具體的常規護理內容包括以下幾點:了解患兒的病情狀況,診斷結果和治療手段,對患兒的病情狀況、臨床癥狀和表現等進行仔細的觀察和分析,對患兒家長進行簡單的健康宣教,提高患兒家長對疾病和治療重要性的認知度和了解度,提高患兒家長的配合度,觀察患兒在治療期間的病情變化情況,做好患兒的并發癥預防和護理、以及患兒的基礎護理。
1.2.2觀察組
觀察組的62例患兒實施綜合護理,具體的綜合護理措施如下所示:在患兒入院以后,護理人員要主動、積極、熱情的迎接患兒及其家長,考慮到患兒的年齡原因,無法準確的表達自己的不舒服和痛苦,同時也會因為身體和心理都不舒服的原因兒哭鬧,在這種情況下,護理人員需要仔細觀察患兒的具體心理情況、言行舉止,然后根據的具體心理狀態惡化情緒采用相對應的有效方法進行溝通和安撫,溝通時采用多種肢體語言進行溝通,在患兒接受治療、堅持服用藥物等之后,適當給予患兒相應的鼓勵,比如患兒喜歡的小禮物、給予患兒一些能夠食用、允許進食的食物。對患兒家長進行心理干預和健康宣教,在心理護理方面,護理人員需要通過溝通和交流,緩解患兒家長的緊張、焦慮、急躁、擔憂等不良的心理狀態,讓患兒家長用耐心、溫柔的心態對待患兒,親切的安慰和陪伴患兒,增強患兒安全感。在健康教育方面,顯著增強患兒家長對小兒泌尿系統感染相關疾病、治療等知識的認識程度,減少患兒家長的患兒在治療、用藥等方面的干預和干擾,配合醫護人員讓患兒遵醫囑按時按量服藥和治療。在基礎護理方面,護理人員要嚴密的觀察患兒的病情變化,觀察患兒的臨床表現惡化全身癥狀,尤其是年齡較小的嬰幼兒,尤其要注意患兒的消化道和神經系統癥狀,做好患兒會陰部的護理,對還處于應用尿布的患兒,要及時更換患兒的尿布,勤換患兒的衣物和內褲,在患兒便后及時清洗患兒的臀部,保持患兒的外陰的清潔,清潔時需要按照正確的順序從尿道往肛門方向進行清洗,尤其是男患兒睪丸的皮膚褶皺處,為方面觀察患兒的尿液顏色,盡量使用淺色尿布,洗尿布時,不要使用洗滌劑清洗。從對癥護理方面來看,觀察患兒的臨床癥狀時,還需要對患兒的臨床癥狀發生原因、機制、不同等進行分析,了解患兒的各項癥狀的發生原因和不同的年齡階段、不同的病情后,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實施對癥處理。比如患兒的發熱情況,當患兒的發熱是由泌尿系統感染所引起時,對于年齡在6個月以內的患兒,最好不要輕易采用服用藥物的方法進行降溫處理,最好以溫水擦浴、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溫的方法進行降溫,然后在護理期間每隔30分鐘到60分鐘對患兒進行一次體溫測量,并及時記錄每次溫度測量結果,鼓勵患兒多喝水,預防病菌的滋生,有利于患兒體內毒素的排出;對于年齡在6個月以上的患兒,在采用物理降溫無法達到降溫效果、減輕患兒體溫的情況下,根據患兒的病情狀況和身體狀況遵醫囑指導患兒服用藥物,切忌藥劑量的過度和服用藥物的次數,除此之外,還需要定期對患兒的日常生活必需品、衣物、醫療設備等進行消毒,減少患兒與病菌的接觸。除了患兒的心理護理、基礎護理、對癥護理等之外,在其他護理方面,當患兒反復發熱、病情反復發作并且發熱的原因不明時,需要及時對患兒的尿液進行尿常規檢查,判斷患兒是否存在先天性尿路畸形的情況,一旦發現患兒的尿常規異常,尿路先天畸形時,需要及時上報,并安排患兒實施矯正治療。患兒由于身體的各項系統、組織功能等都尚未完全發育和成熟,因此患兒的抵抗力、免疫力都比成年人弱,再加上患兒生病的原因,免疫能力和抵抗力更會急劇下降,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患兒的機體狀況和身體需要為患兒補充機體所需的營養,在患兒的飲食方面,讓患兒多進食蛋白質含量高的魚類、蛋類等食物。在患兒出院前,護理人員需要對患兒家長進行出院指導,詳細囑咐患兒家長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讓家長定期帶著患兒到醫院進行復查,和患兒家長保持聯系,定期隨訪患兒出院后的身體狀況,接受患兒家長的反饋和問詢。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的治療依從性和滿意度,治療依從性包括患兒的藥物服用依從性和門診隨訪依從性兩個部分,其中門診隨訪依從性的具體內容如下:一是門診是否遵醫囑定期對患兒的病情進行定期隨訪,二是醫生所下達的檢查是否能夠及時準確的進行檢查,并確保檢查結果的無誤,三是患兒家長覺得患兒病情好轉之后停止了復查;在藥物的服用依從性方面,一是患兒是否會忘記服藥,二是患兒是否有時候不按時按量服藥;三是是否會在患兒癥狀改善時就自行停藥;四是在患兒服用藥物后,臨床癥狀不變時是否會停止服藥;五是當患兒癥狀更加嚴重時,是否會停止服藥[2]。通過問卷調查分析兩組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及不滿意度。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人數的百分比。
1.4統計學分析
對文中的所有數據采用SPSS17.5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用(sx±)表示,同時采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來表示,采用χ2進行檢驗,(P<0.05)表明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兒的治療依從性
觀察組患兒的治療依從性為91.93%,對照組患兒的治療依從性為70.97%,觀察組患兒的治療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護理滿意度
治療后對患兒及其家屬進行滿意度調查,觀察組非常滿意53例,滿意7例,一般2例,不滿意度0例,總滿意率為96.77%。對照組非常滿意42例,滿意10例,一般4例,不滿意度6例,總滿意率為83.87%。兩組對比差異顯著,觀察組滿意度更高,(P<0.05,χ2=9.73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結論
泌尿系統感染指的是病原體直接侵入到尿路中,并且在尿液中生長和繁殖,對尿路黏膜進行侵犯或者是直接由泌尿系統組織所引發的損傷[3]。與成年人的相比,受到小兒身體狀況、機體免疫力、抵抗力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小兒泌尿系統感染的治療難度比較大,因此,為了提高和改善患兒的治療依從性以及治療效果,需要對患兒進行護理。本文的觀察組患兒實施了綜合護理,從內容上來看,觀察組患兒綜合護理的措施主要包括心理護理與健康宣教、基礎護理、對癥護理、其他的護理等,從患兒的病情、日常生活、基本癥狀、治療情況、心理狀態等多個方面對患兒實施護理,目前有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綜合護理措施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效果[4]。總而言之,對泌尿系統感染患兒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明顯增強和提高患兒的治療依從性,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邵曉莉.綜合護理措施對小兒泌尿系統感染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21):135-136.
[2]金芳,李思濤,溫博賢.基于PDCA循環的護理干預對小兒支氣管肺炎并發癥及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24):1876-1878.
作者:秦杰 單位:鄭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 河南省兒童醫院 鄭州兒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