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完善培訓體系的煤礦安全管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安全培訓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一是工學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由于煤礦工作環境艱苦,生產任務繁重,導致了工作時間與培訓時間之間發生沖突,再者一些基層領導單方面強調生產任務,對職工安全培訓重視不夠,甚至走形式、走過場的現象比較普遍。另一方面,在企業不斷擴張和拓展的過程中,一些駐外聯營兼并礦井職工結構中屬地工、農民工等工種較多,且流動性比較大,造成了職工培訓不穩定,培訓工作開展難度較大。二是培訓機制不健全,培訓師資力量薄弱。在一些礦井,特別是在一些新建和聯營兼并的礦井,雖然成立了自己的培訓機構,完善了很多相關制度,但是在實際工作上,比如調動學員自主學習,培訓獎勵,職級晉升等方面不夠嚴謹、細致。再者,培訓師資力量薄弱,有的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有的缺乏井下工作經驗,造成了課程與現場、與工作實際“兩張皮”,致使培訓工作只停留在表面工作上。三是培訓方式單一,培訓效果不明顯。煤礦職工培訓工作在理論培訓上下的功夫多,對實操培訓抓的不夠,不嚴格。雖然也采取了崗位能手、技能比武等等形式多樣的培訓方式,但培訓的實際效果,往往與預期培訓目標相差甚遠。四是日?;A培訓流于形式。煤礦安全培訓工作中最基礎的72學時安資證培訓存在隊組說情、學員重復培訓現象。
一些隊組為了應付差事,發明出一種“學習特派員”“、培訓專業戶”,使其不定期培訓;另一方面表現為職教培訓機構教材內容雷同,形成了培訓內容上的重復培訓。這樣就造成培訓資源的極大浪費,使得“吃葡萄的不吐皮,不吃葡萄的倒吐皮”,結果成了“受訓的常受訓,不訓的常不訓”。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盡管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安全培訓工作機制及其相應的培訓形式不合理所致。從安全培訓的機制上來說,首先是脫離員工需求,缺乏激勵性;其次是脫離生產實際,缺乏針對性;再次是脫離培訓標準,缺乏規范性。受安全培訓機制不健全、不完善的制約和影響,表現在培訓實施上很少問津培訓效果,偏重追求培訓數量,結果造成安全培訓形式化。由此可見,建立一套符合員工心理需求和安全生產實際的安全培訓工作機制,并輔之于靈活多樣的培訓形式,對于安全培訓工作更好地服務于安全生產管理,不僅是當務之急,也是治本之舉。
二、建立完善新型安全培訓工作體系的原則
建立新型安全培訓工作體系的原則一是要科學策劃。新型安全培訓工作體系要更符合員工心理需求,起到激勵作用,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經一項研究表明,員工在受到充分激勵時,其能力發揮為80%—90%,在保住飯碗不被解雇的低水平激勵狀態下,僅發揮其能力的20%—30%。由此可見,運用激勵措施,挖掘人的潛能大有可為。二是要突出實效。加強以操作性為目的的新型安全培訓工作體系要符合安全生產需求,以能力培養為重點,以規范操作行為為基礎,多層次、多類別、多渠道的安全教育機制,盡可能讓每個員工在其工作崗位上,有充分的機會提高技能與素質,使他們能勝任工作,為企業安全生產做出更大貢獻。三是要公正公平。加強規范性的新型安全培訓工作體系的建立要更符合培訓規律,使培訓工作流程規范,為提高員工整體安全技術素質創造公平、公開的良好環境和氛圍,鼓勵有真才實學的人才敢于競爭,善于競爭,在競爭中鍛煉提高,增強素質,崗位成才。
三、建立安全培訓體系,強化安全培訓的措施
一是突出職工學校主導作用。職工學校作為職工培訓工作的主導力量,全面負責組織和落實各項培訓工作。其職責主要是構建完善的職工教育培訓體系、系統調研分析培訓需求、制定科學合理的培訓計劃、嚴格培訓過程落實、著重培訓效果跟蹤。在重點完成好三項崗位人員、全員持證上崗培訓、員工素質提升和學歷提升、職稱和技能鑒定等培訓工作的基礎上,注重對構建培訓體系和培訓效果工作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基層單位、隊組培訓資源,明確各級培訓責任主體,形成職工學校持證上崗培訓、部室領導、隊組專業技術培訓、班組手指口述、操作規程、事故案例基礎培訓的倒金字塔式培訓體系。并且大力營造全體員工工作前、工作中、工作后的大培訓培訓氛圍,使全體員工逐步養成自主學習、自我提升的習慣,推動員工綜合素質的大幅度提升。二是抓好基層單位、隊組培訓工作的主體作用?;鶎訂挝徊渴?、隊組培訓工作開展的好與壞,影響到整體培訓工作的效果?;鶎痈鲉挝?、隊組,尤其是生產相關部室、隊組必須充分利用好井上、井下培訓實訓基地,分層次制定出針對技術員、工長、一般員工為培訓主體的年度、季度培訓計劃,明確培訓內容和培訓人數,及時開展培訓工作。職工學校要明確部室培訓責任體系,在部室師資力量不足的情況下積極協調相關專業技術人員,保證培訓工作順利開展。三是夯實班組培訓的基礎作用。班組是煤礦安全生產的基本單位,可以說煤礦安全管理靠班組,生產任務組織完成靠班組,設備平穩運行靠班組,發生安全應急情況第一時間處置、處理關鍵在班組,當然日?;A性培訓工作、實際檢驗員工培訓效果也在班組。煤礦必須構建出以隊長、班組長、技術員為主體培訓導師的全員日常班中現場培訓管理模式。重點利用隊長、班組長、技術員現場豐富的工作經驗和理論知識,以“三個三”、手指口述、事故案例、操作要領為主要培訓內容,采取師帶徒和現身說法的培訓方式,現場指導和規范員工的安全操作,促進其安全行為習慣的養成。四是強化培訓考核激勵作用。在完善三級培訓體系的基礎上,建立“分級培訓、升級考評”工作機制?!胺旨壟嘤枴⑸壙荚u”就是立足是本礦安全生產實際和員工的具體情況,將全礦職工按照理論學識和實踐技能的高低,分為高、中、低三級,采取按級培訓,培訓后考核,考核合格后,再參與升級考評的培訓方法,緊密與職工實際工資結合,達到以經濟促培訓,以培訓保安全的目的。
四、結語
總而言之,煤礦安全培訓要以實際效果為檢驗標準,要杜絕走形式、走過場,要以切實提高職工安全意識、安全素養、業務能力為主要目的,真正推動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
作者:張小虎 單位:陽泉煤業集團和順新大地煤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