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民間美術色彩在美術設計中應用淺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五千年源遠流長的歷史,給我國留下了許多傳世佳作,近年來,我國將文化自信融入國家的發展方針之中,對文化繼承的重視力度愈發強烈,傳統文化也賦予了新的文化內涵。以民間美術藝術為例,隨著社會的發展,民間藝術與時俱進,接納新鮮事物,將自身廣泛地投入到現在設計中去。民間美術藝術自身有極高的造型和色彩造詣,而這兩者也是現代美術設計用以借鑒使用的重中之重。現今的民間美術藝術只有借勢現代藝術設計的東風,積極凸顯自身特色,將自身的獨特的色彩性和造型感融入于現代藝術設計之中,才能在保障自身的前提下,推動我國現代藝術的發展。文章便是對民間美術藝術進行賞析,重點是造型和色彩方面,并分析民間美術藝術造型色彩在現代美術中的應用領域,望能夠加深觀者對民間美術藝術的重視力度。
關鍵詞:民間美術藝術;造型色彩;現代美術;設計應用
一、引言
人們常說,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句話說明民族文化富有極強的國際性,為了拓展我國現代美術設計的影響力,就要對民間藝術加以融入。現代藝術的誕生離不開民間藝術的推波助瀾,民間藝術為現代美術藝術提供了大量的范本,以及無盡的藝術設計靈感,承載著我國千百年的文化底蘊,是我國藝術對外拓展的一大名片。在現代美術設計中融入民間美術藝術,不僅能增強作品的獨特性和韻味感,而且還能提升作品的生命力,對此領域開展探索,在藝術層面極具現實意義。
二、民間美術藝術概述
民間美術藝術顧名思義就是來自人民群眾中的美術藝術作品,其中蘊含著勞動人民辛勤的智慧,以及數千年沉積的色彩造型底蘊,是我國人民審美的外在展露。在當今時代,要增強我國美術文化領域的設計構造和國際影響力,就要對中國的民間藝術加以深入探析,提煉可供深造的藝術,提升藝術品的自身魅力。為此,如何有機銜接民間藝術與現代藝術成為當下急需解決的問題,只有將民族文化與先進文化結合起來,才能更有助于我國文化的傳導性和認同感,真正地實現所謂的文化自信。
三、對民間美術藝術深入分析
(一)特征分析
我國藝術作品獨成一派,呈現出色彩多樣、造型各異的特點。尤其在我國民間美術藝術的造型上,形式極為豐富,藝術不單單只局限于畫紙上和雕刻上,泥人、泥塑、蠟像、窗花、漂染、織布等多種多樣,琳瑯滿目,豐富了我國的藝術文化。并且我國的民間文化有很強的地域性,例如:北京的兔兒爺、陜西的虎頭帽等。這些作品在創作之時,都深深印刻上了民族印記,其中還含有作者豐富的情感色彩,在人們加以觀賞時,很容易被作品所吸引,這也是民族文化得以傳播的一大原因,因為它一直在被我們需要。
(二)色彩分析
就如同色彩給予人的心理感知不同一樣,不同的色彩在民間美術藝術中也存在著不同的象征性意義。這種意義主要來自我國先主對于自然和神靈的高度崇拜,從而演化成帶有民族色彩的五色,這五色分別為紅、黃、藍、白、黑,象征意義也各有不同,例如代表喜慶祝福出現在節日大街小巷中的紅色、多金多才代表富有的黃色以及先主代表威嚴的黑色等。現今,仍有許多的人在繼承民間色彩的運用,例如在武強縣,仍遵循著傳統的作畫工藝,延續古人的色彩運用,這不僅是古人文化的傳承,更是高規格民族色彩的融匯展現。
四、民間美術和現代美術設計的關系
首先,我國的現代美術藝術作品起源于民間藝術數千年的積淀,民間藝術具有很強的指向性,一看到它就能自然而然地聯系到我國,以及獨到的情感。所以,民間藝術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超脫了作品界限,而富有情感化和國家代表性。藝術來源于生活,所以現代美術也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民間藝術的韻味,兩者是密不可分的關系,只有融匯為一體,才能真正地推進我國美術領域的發展。其次,民間藝術也需要推陳出新,傳統的藝術古樸,但是對于現代感來說,往往會被忽視,總是將民間藝術與土掛鉤,并且民間美術作品的創導力度不足,只能引起一小部分人的喜愛,為此在其中加入現代美術文化,能夠有效地改善使用度不足,吸引力不夠的弊端,真正地實現藝術的傳承。最后,將古典藝術與現代藝術相結合有十分大的沖擊力,不僅可以為作品提供新鮮感,還能加強時尚感,讓更多的人融入民族文化的傳承中。
五、民間美術藝術造型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的應用
(一)推陳出新
首先是造型方面的借鑒,造型主要依附于創作手法和創造方式而存在的,無非是借鑒人力物力而進行的藝術構造,但是其巧妙度就存在于精準的技巧上。為此,將民間藝術的技巧進行融會十分具有現實意義,例如魯班的手藝,利用柳卯工藝,不借助釘子等外在幫助,就能將木材進行焊接,且造型優美,質量優越,是現代技術所達不到的地域,所以這類民間技巧急需得以發揚。從民間藝術造型的自身進行入手,它在很多領域上與現代美術藝術富有很多的相通性,單單就手法和方式來看,就存在很強的相似度,首先藝術來源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無論是觀賞價值還是使用價值來說,藝術的出現首先都是為了造福人類,而民間美術藝術與現代美術藝術都存有這一觀點,在作品中融入情感,具有共鳴性。現今的美術藝術具有些許單一性,所謂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但自身仍具有很多的重復性。為此,可以在作品中翻新,在已有的造型基礎上給予創新,例如:制作窗花可以選擇一些新鮮的事物和富有時代旋律的事物,可以將脫貧致富、植樹造林等新鮮事物進行融入,既具有時代性,還富有正能量。除此之外,還可以加入新手法的融入,如年畫的繪制多使用紙張,在現今美術作品中就可以利用PS、AI等技術增加作品的現代感,翻新后的作品可以當做手機壁紙、電腦屏保等方式進行傳播,刺激了藝術的傳播,不存在空間時效的束縛。
(二)有所繼承
現今對于民間藝術造型的融入越發廣泛,其中對于造型上的繼承不單單只局限于固定的手法上,還要注重氣韻和指向性。縱觀現今的文化領域,對于陰陽相濟十分的重視,這是由于我國推崇天人合一的特色,在設計上善于將虛實合一,營造神秘性,這一手法在我國的山水畫中十分的常見,有實有虛,有主有次,兩者環環相扣,才彰顯了作品的獨特性。所以,在現實的美術作品設計中,就可以融入這一抽象的理念,拓展思維,拓寬視野,打破手法上的框框架架,隨心所欲地感受藝術,將實體與抽象物體進行融會,增加畫面的合理性和內涵性。例如可以在作畫時,在其中融入一下現實的事物,例如在畫面上粘貼一些花朵、報紙等實際的事物,凸顯畫面的立體感和獨特性。除此之外,民間造物手法還推崇對稱性,喜歡有莊嚴性的藝術造型,為此就可以在現在藝術中得以融會,例如我國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福娃設計,便融入了對稱這一觀念,惟妙惟肖、喜氣可人的福娃,收到了狂熱的追捧。
六、民間美術藝術色彩在現代美術設計中的應用
色彩是感官最先接觸反應的要素之一,再加上每個人所處環境,自己自身審美的差異性,使得色彩的選用和指向意義也各有千秋。縱觀我國的民間美術藝術,大都以多樣的色彩使用和組件形式而受到人們的追捧。例如:剪紙、皮影等。這些色彩使用形式是現今美術設計所不能匹敵的。為此,現代美術設計若要加以使用,一定要注重民間色彩的使用技巧,總結使用經驗。對于民間藝術色彩使用來說,更加注重色彩所給予的特殊情感,民間藝術設計者善于用色彩賦予作品生命力。所以,現代藝術便可以傳承色彩情感,在色彩選擇上有所情感累加。與此同時,民間藝術受限小,視野更加開拓,并且顏色使用也更加隨性,為此,現今的設計者在設計時候也要取材于生活,在生活中加以細心觀察,充分發掘身邊的顏色和材料,用生活化的筆調和不同的視角找尋與制作符合人們日常感官的作品,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基礎上,還能有效地引起觀者對情感的共鳴。在用色上還要大膽,民間藝術給人的感覺就是無拘無束的隨性色彩,所以在色彩上可以多使用新鮮元素,打破色彩搭配的禁錮,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由此達到色彩創新的藝術效果。
七、結束語
自古以來,民族文化都來自人民的創造,還原生活、享受生活一直是民間藝術作品恒古不變的話題。所謂有需求就會有供給,以此為響應國民對于傳統文化的熱愛性和繼承性,便需要加強相關知識文化的傳播,讓更多的人知曉民間美術作品的藝術性,增強國民的審美能力。同時還要加入新思想新亮點,讓民族文化與時俱進,具有亮點,不再與土俗掛鉤,真正展現我國民間藝術的神秘感、多樣性以及民族氣韻。
參考文獻:
[1]馮東,陳俐燕,李丹.民間美術色彩的表現功能與文化意義[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1).
[2]曹淮,陳曉華.論地域性危機與民間美術的當代出路[J].藝術百家》,2018(3).
[3]陶旭泉.羌族民間美術傳承與美術新課程實施互動研究:以四川省阿壩茂縣為例[J].學術探索,2017(12).
作者:包少英 單位:北京師范大學慶陽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