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教學改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研究生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體制中最高層次的教育,是培養具有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核心環節。文章分析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下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著眼于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日常教學管理問題,探索如何進行課程教學改革,結合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基本特性并提出了具體的改革措施,并優化其教學管理的相關對策建議,旨在為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教學改革提供經驗與借鑒。
關鍵詞:課程教學;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改革
1確定培養方案,保證研究生課程教學質量
課程教學作為實現教育目標的關鍵環節,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質量[2]。為了做好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與規培制度有機銜接,同時做到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與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的區別對待,我校根據2015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于印發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和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的通知》,制定了《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1]。研究生培養方案中明確了臨床醫學研究生的學習年限、培養原則、課程設置、臨床能力訓練、科研與教學培訓、學位論文、學位申請與授予等要求。同時為了保證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教學質量,明確教學環節的要求,確保教學規范化,我校特制定《包頭醫學院碩士研究生課程教學管理辦法》、《包頭醫學院教學差錯與教學事故認定及處理辦法》等相關制度,對任課教師條件與職責、課程管理教學評估與監督、課程設置、課程安排、網上選(退)課、重修、緩考、曠考、課程考核、成績管理、教學差錯與教學事故認定范圍、認定標準、處理程序、處理與處罰等有明確的規定。我校研究生教學工作嚴格按照相關文件執行。
2構建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體系
我校近三年為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量身定做”了包括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選修課四大模塊的模塊化的研究生課程體系[2]。其中,公共課程包括英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馬克思主義科學方法論;專業基礎課為臨床醫學基礎綜合與方法類課程,它涵蓋了臨床流行病學、現代公共衛生學、循證醫學、醫學統計學、臨床通用技能訓練等5個知識群的內容;專業課包括:二級學科方向專業課、各學科專業前沿進展、臨床病例討論、專業外語;專業課由各相應規培基地相應科室開設,專業課的設置體現學科前沿與高、精、深人才培養的特征,培養分析解決本專業范圍內實際問題的能力。選修課為醫學文獻檢索、臨床傳染病新進展、醫學心理學講座、科研學術道德教育專題講座等。四大模塊課程相互依存、相互滲透、互相聯系、相互促進,對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專業素質起到了重要作用。
3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安排
根據《關于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的意見》(教研[2014]2號)文件精神,2015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要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相銜接[3]。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要在完成不少于33個月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后才可能申請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9月份入學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在校時間只有34個月,研究生課程學習與規培時間沖突,1個月時間內既要完成研究生課程學習、又要完成學位論文答辯,時間非常緊迫,無法保證研究生的培養質量。面對課程學習與規培時間銜接不暢,甚至出現沖突的困難,我校進行了摸索。為保證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實踐訓練的時間,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借鑒重慶醫科大學的經驗,靈活調整了課程學習時間[4]。2015年,我校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學習均安排在第一學年的周末進行。但是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大多是住院醫師,臨床輪轉工作和學習非常繁重,往往沒有太多時間學習,因為精力不足導致學生課堂出勤率低,教學效果受到影響。2016年,我校臨床醫學研究生實踐基地增加到呼和浩特市、巴彥淖爾市、鄂爾多斯市、赤峰市。內蒙古自治區地域遼闊,城市間距離較遠,其他城市的規培研究生無法周末返校集中授課,課程學習難以得到保障。為此,2016年我校調整了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學習時間,開學時間調整到7月中旬,課程學習提前了1個半月,有效保障了33個月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時間。
4積極推進研究生課程教學改革,構建研究生網絡課程
當今高等教育領域,以MOOC(慕課)為代表的網絡課程正成為一種席卷全球的潮流,其為我校的規培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5]。網絡課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開放性、協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6]。2017年,我校開展混合式教學模式,部分課程開展網絡教學,研究生利用碎片時間隨時隨地進行網絡課程的學習。我校招標采購包頭市艾森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研發的《研究生在線培訓平臺》。研究生利用該培訓平臺進行網絡課程學習。包頭醫學院網絡教學平臺自主創建的研究生網絡課程有:大學英語、臨床流行病學、循證醫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論、現代公共衛生學總計194學時,9學分課程。上述網絡課程均由本校教師完成課程視頻錄制工作,撰寫教學大綱并完成課程輔導,由研究生學院統一組織期末考試。網絡課程學習不受時間地點限制,在規培基地研究生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滿足了學生隨時隨地學習的需要,有助于提高學習者的注意力并取得較高的學習效率。
5加強教學質量監控
為保證教學質量,持續進行質量改進,學校制定了供教學督導團及院系領導人、教學管理人員、同行專家、研究生使用的評價標準;并要求對研究生每門課程進行動態質量監控。緊抓教師教學、教學管理、學生學習三個決定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教學督導團專家由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效果好的教授擔任,隨時深入研究生課堂進行督導管理。二級院系領導人、教學管理人員、同行專家每學期聽課至少8次,從授課計劃的執行、教學內容的前沿性、講解思路的清晰性、課堂紀律的管理等方面對課程進行綜合評價,對存在的問題和亟待改進的方面進行書面總結并反饋。2019年1月,課程結束后,由專門的教學管理人員對2018級研究生開展研究生評教,使用微信聯合問卷星發放電子版滿意度調查問卷[7],從對本專業制定的培養計劃和培養目標、授課教師教學方法、課程內容充新穎度、教學態度、研究生課時安排、課程設置、網絡課程總體印象等8個方面進行課程滿意度調查。2018級研究生在校生131人,有效回收電子問卷128份,回收率100%,有效回收率97.7%,其中滿意度=(非常滿意+比較滿意)/總人數。調查結果顯示,研究生對本專業制定的培養計劃和培養目標、教學內容安排、授課教師的教學方法、本專業的課程設置、課程內容充實新穎度、授課教師的教學態度、研究生課時安排、網絡課程總體印象這8個內容的滿意度分別為96.87%,95.09%,94.2%,94.64%,94.2%,98.21%,93.75%,89.62%。這表明我校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課程教學得到了大部分學生的認可,我校2018級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體系的改革是較為成功的。近年來,學校始終扎根包頭,立足內蒙古,面向全國,服務基層,兼顧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以培養“基礎扎實、社會責任感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強、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主的人才培養特色。在努力提高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同時,加大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也非常重要。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生命,事關社會的和諧與安定。構建符合臨床醫學專業學位教育特點的課程體系,全面提高學校研究生教育質量,更好地滿足社會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正是我校培養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基本社會責任。
作者:董文杰 賈彥彬 吳剛 周毅 朱偉 趙洪英 賈寶福 單位:包頭醫學院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病原生物學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