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職會計實踐教學問題及完善策略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當前的中職會計教學中,仍舊存在著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重視程度失衡的問題,這種情況的存在不僅制約著中職會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與發展,而且也導致了學生專業能力無法實現與社會用人單位人才需求的對接。本文在對中職會計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做出論述的基礎上,對中職會計實踐教學完善策略進行了研究與探討。
關鍵詞:中職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問題;完善策略
一、中職會計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具體而言,中職會計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雙師型教師缺乏導致了中職會計教師欠缺足夠的實踐教學能力。雙師型教師隊伍是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發展趨勢,而事實上,作為會計專業教師,需要承擔起較重的教學任務,他們并沒有太多時間參與到企業實踐和企業調研等工作中。另外,由于財務工作本身具有明顯的特殊性,為了確保財務信息的保密性,教師即便是兼顧教學與企業實踐,也難以接觸到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核心信息和核心業務,這也限制了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其次,教學內容設置的偏差制約中職會計實踐教學成效的提升。中職會計專業中的教學內容,普遍體現出了重視理論而忽略實踐的問題,與此同時,在教學計劃方面,即便是設置了實踐教學課程,但是無論是在時間安排還是內容安排方面,實踐教學課程都沒有與理論教學課程之間實現緊密的結合。另外,在教學內容中,基礎會計理論十分豐富,但是會計分析、會計審核監督等內容相對較少,這對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進階提升產生著一定的制約。最后,教學環境難以滿足中職會計實踐教學需求。教學環境是中職會計專業開展實踐教學工作的重要支撐,在會計實踐教學中,不僅需要重視校內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也應當重視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只有如此,中職院校才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專業實踐鍛煉的機會。但是事實上,無論是中職院校在會計教學環境優化中的投入欠缺,還是因為中職院校與社會協同開展教育的能力不足,都會對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產生制約,從而導致學生難以接觸到真實的會計工作場景并制約學生專業實踐素養的提升。
二、中職會計實踐教學完善策略
(一)強化師資建設
中職會計實踐教學的開展,需要依賴于一支優秀的雙師型師資隊伍,為此,中職院校有必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做好相關工作:首先是重視培養雙師型教師。中職院校可以以集中培訓的方式提升教師隊伍的專業實踐能力,并通過完善考核鑒定制度來對教師隊伍所具有的專業實踐能力進行考察與查漏補缺。于此同時,中職院校有必要在薪金制度方面體現出與教師專業實踐能力的相關性,從而通過形成激勵來調動教師實現自我提升的積極性;其次,中職院校有必要擴充會計專業教師隊伍,從而實現師生比的降低。一些情況下,會計教師具有提升自身專業實踐能力以及實踐教學能力的意愿,但是確保較重的工作量所負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中職院校不僅要盡量為會計專業教師創造好的實踐條件,而且有必要重視優秀人才的引入,從而確保會計教師有更多的機會與經歷參與到自身實踐教學能力的提升當中;最后,中職院校有必要拓展自身的兼職教師隊伍。兼職教師主要主要可以由企業優秀的會計工作者構成,這類會計工作者具有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可以與中職院校既有的會計教師隊伍在專業能力結構方面形成互補。同時,重視院校也有必要引導這類教師參與到會計專業科研工作當中,推動中職院校會計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完善,改變兼職教師“上課來下課走”的局面和問題。
(二)優化課程設置
提升課程設置與中職會計實踐教學需求的適應性,是確保中職會計實踐教學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保障。這項工作的開展,主要要求中職院校從以下三個方面做出努力:首先,中職院校會計專業需要對教學計劃做出合理設置。在教學計劃中,實踐教學課時有必要得到適當提升,同時實踐教學課程與理論教學課程有必要實現科學的穿插,從而避免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發展明顯滯后于專業理論素養的發展。同時,中職院校有必要推動會計實踐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包括模擬教學法、項目教學法等都可以在會計實踐教學中得到嘗試與應用;其次,重視院校有必要對會計專業教學內容做出優化。會計專業教學內容應當體現出先進性、實用性以及針對性,并將學生職業能力的發展作為重要的導向。特別是在教材的選擇中,不僅需要重視教材內容的簡化以及教材內容與實際工作之間的聯系,而且也需要適當增加與會計分析、會計審核監督等相關的內容。對于具有較大理解難度的內容,則可以直接從理論教學中剔除,并通過加入實踐教學來提升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從而推動學生專業理論素養與專業實踐能力的協同提升。
(三)改善教學環境
中職會計實踐教學的開展,離不開良好的教學環境作為支撐,因此,中職院校有必要在加大投入的基礎上做好校內外實踐教學與實訓基地的建設。從校內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來看,中職院校可以為會計專業配備電算化實踐教師、手工會計實踐教室或者模擬其他真實工作場景的實踐教室等,并不斷完善教師中的教學硬件與軟件,從而使學生能夠在仿真環境中提升自身的專業實踐能力。當然,在校內實踐教學基地的教學中,中職院校也需要重視細節的完善,如教室中的布置不必和課堂中規矩的課桌擺放一樣,而可以設計成圓桌等空間布局,從而強化實踐教學環境的真實性,并引導學生產生一種在真實工作環境中開展專業實踐的心理;從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來看,校企合作是一種降低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成本、提升校外專業實訓質量的有效路徑,因此,中職院校有必要強化與社會企業之間的合作,利用產學研一體化的形式來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真實工作的機會。當然,會計專業的特性決定了無法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夠進入企業會計崗位,為此,中職院校可以針對不同的會計崗位,以中小企業真實的財務活動為范本,讓學生參與到會計工作實踐當中。而指導教師則可以有企業專業財會人員擔任,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鄒劍珍.中職學校會計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探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02:252-254.
[2]王麗云.淺談中職會計實踐教學現狀及改進策略[J].亞太教育,2016,16:151.
作者:陳憲翠 單位:張家口煤礦機械制造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