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會計信息質量需求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利益相關者會計信息需求分析
企業利益相關者對會計信息存在著共同和差異化的信息需求,共同的會計信息需求主要表現在都較為關心企業規模大小、企業發展方向和潛能等。此外,主要利益相關者從自身利益出發,對會計信息有著獨特的個性化需求:
(一)投資者的會計信息需求
廣大投資者關注的焦點是資本的保值增值和利益分配,需要獲取企業盈利能力、權益結構、營運狀況,發展前景等方面的信息。他們還關注經營者的經營能力、經營業績等方面的信息。因此,投資者對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主要是可靠性、完整性和相關性。
(二)債權人的會計信息需求
企業債權人分兩種,一是金融機構,二是與企業有業務往來的債權人。與投資者相比,債權人在企業利潤分配中對企業的要求權是不同的,他們主要關注債權是否能及時、足額收回,需要關注企業償債能力、獲利能力、風險程度等方面的信息。因此,債權人對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主要是可靠性和相關性。
(三)經營者的會計信息需求
作為企業管理者和受托方,企業經營者需要在日常經營管理活動中協調和處理各方面的關系,要對企業運營活動進行控制和管理,他們所需的會計信息是綜合的、多方面的。從整體角度看,經營者較為關注企業的償債、盈利、運營及發展等各方面的能力。因此,經營者對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主要是完整性、相關性、及時性、重要性等。
(四)職工的會計信息需求
職工通過投入人力資本來獲取企業支付相應的報酬。他們需要通過分析企業所披露的會計信息來了解工作崗位是否穩定、薪資報酬及福利是否具有競爭性、自身未來發展前景等信息。因此,職工對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主要是可靠性、相關性。
(五)政府的會計信息需求
政府擔負著對宏觀經濟進行管理和調控、確保經濟穩健運行的責任,代表的是社會公眾利益,主要關注國家的方針政策是否在企業得到貫徹執行,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是否真實、完整和準確。因此,政府對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主要是可靠性和完整性。
二、利益相關者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層次需求
(一)第一層次———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使用。這里要假定利益相關者具備一定的財會知識,能夠并愿意花時間來研讀企業財會信息。
(二)第二層次———有用性
有用性涵蓋了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相關性、及時性、可靠性、可比性。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僅讓人看懂是不行的,還必須有用,即有助于利益相關者作出最優決策。衡量的標準有兩條:一是相關性;二是可靠性。相關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與經濟決策需要相關,主要取決于會計信息的預測價值和反饋價值。可靠性要求企業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如實反映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的各項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會計信息在可靠性前提下,應盡可能的做到相關性,同時,需要在及時性和可靠性之間作出權衡。
(三)第三層次———補充性
補充性涵蓋了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重要性、謹慎性、實質重于形式。首先,在實務中,利益相關者不要求會計信息面面俱到,而是需要對決策有重要影響的會計信息,如果會計信息不分主次,反而可能影響決策。重要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反映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項。重要性的應用需要依賴職業判斷,結合實際,從交易性質和金額大小兩方面加以判斷。其次,利益相關者關注企業在對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是否保持應有的謹慎態度,是否高估資產或收益、低估負債或費用。最后,利益相關者還關注企業是否按照實質重于形式的要求進行會計核算,是否真正反映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
三、結束語
基于投資或決策等因素,利益相關者對企業會計信息有不同層次的需求。作為受托方的經營者,在契約及制度的約束下,有權憑借會計政策選擇權生產和報告會計信息,以實現自己的管理目標和利益要求,處于強勢地位;而其他利益相關方不直接參與企業經營管理,只能從企業披露的會計信息中獲取相關信息,處于相對弱勢地位。要改變這種地位,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途徑:一是強化經營層責任意識,讓經營層自覺提供高質量的會計信息;二是強化第三方(如注冊會計師)責任意識,確保其客觀、公正地提供會計信息鑒定業務;三是強化政府責任意識,堅決打擊提供虛假會計信息行為。
作者:徐飛 單位:南充銀監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