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開放教育與教育課程資源的融合共享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該文對開放教育與高職教育在課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師資隊伍建設的共性以及教學資源的共性和互補性分析的基礎上,以兩類教育的共有課程建筑材料為例,從教學資源的共建、整合與共享和師資整合與共用兩個方面進行兩類教育的課程資源融合共享的研究與實踐,并提出了存在的問題,需要做好進一步工作。
關鍵詞:開放教育;高職教育;資源融合
1999年,在國務院批轉的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實施‘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形成開放式教育網絡,構建終身學習體系”的任務,并將它作為《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的重點之一。此后,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啟動了開放教育,先后與眾多普通高校、行業(部委)、省級廣播電視大學及國外遠程教育機構展開教育資源的整合與共享的探索工作,并在開放教育的各個層次之間進行了多種形式的教育資源整合與實踐。與此同時,中央、省級、地市級政府以及高等院校也都充分認識到了全日制教育與電大開放教育資源共享機制構建的必要性,開始探索遠程教育與普通高等院校的結合,很多高校借助衛星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開設網絡課程以及網絡教育學院等進行遠程高等教育。而近幾年,我國先后組織實施的一些重大項目,已經初步建立起了能夠適應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資源共享的網絡環境,對進一步推進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發揮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具體實踐也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2010年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1],明確提出了要求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和終身教育體系,并有效促進二者深度融合。高等教育改革的意向顯示了:如何整合高職教育與開放教育資源,使其構建成符合我國國情與需求的終身教育體系,是當前一個具有方向性研究的重點內容。21世紀以來,我國省級廣播電視大學陸續在原先舉辦了多年的普通??平逃幕A上成立了新的高職學院,開始探索高職教育和遠程教育在同一個實體中融合發展的新路子。2012年,教育部首次出臺政策,把職業教育和遠程教育直接聯系在一起,這不但為職業教育和遠程教育的融合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而且還將在廣播電視大學的戰略轉型和地方開放大學的創建中,推進高職教育和遠程教育融合發展的改革步伐。自此,各級廣播電視大學或開放大學積極探索研究高職教育和開放教育資源融合共享的機制和途徑,并取得了一系列階段性的成果,為未來兩類教育更好的發展積累了成功的經驗。2015年,總理首次提出“互聯網+”計劃,明確指出要加快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并重申了在普通高校、遠程教育、職業教育之間應建立溝通順暢的立交橋以加強不同學習體系之間互動的要求。在“互聯網+”及終身學習熱潮的背景下,職業教育以及以互聯網為依托的遠程教育,不得不拓寬新思路,就此拉開互通融合的序幕。2007年,江蘇城市職業學院經教育部批準備案,與江蘇廣播電視大學(2012年,教育部批準成立以江蘇廣播電視大學辦學系統為基礎組建了江蘇開放大學)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辦學體制,同時承擔了高職教育和開放教育兩種職能和任務。這種辦學的體制和機制為高職教育和開放教育的融合提供了組織保障。在此基礎上,對《建筑材料》課程開展兩類教育的融合探索,初步走出了一條兩類教育融合共享的成功之路,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1)課程教學目標的共性。開放教育和高職教育都是以培養適應當地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需求的應用型和職業型人才為最終的目標[2],教學過程中都注重學生實踐技能和職業技能的培養。因此,兩類教育中的相同課程,教學目標的設置也具有共性。例如,建筑材料課程在兩類教育中的教學目標,都是為學生提供學習專業課程所需的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識,包括材料的組成、結構、技術性能、特性和應用等,并為其能夠在今后從事建筑工程相關專業技術和管理工作中合理選擇和使用建筑材料打下基礎。以滿足建筑工程相關行業對施工現場質量員、施工員、材料員和試驗員崗位在建材方面職業能力的需求。
(2)課程教學內容的共性。課程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是根據教學目標制定的,教學目標的一致性使得兩類教育教學大綱的設置和教學內容的安排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由于學生年齡層次以及教學方式方法的差異,開放教育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更加適合自學,而高職教學更適合課堂的面授教學。如建筑材料課程中的實驗實訓環節,在開放教育中的教學主要通過線上仿真虛擬實驗進行,而高職教育則主要通過在實驗室或現場完成。兩類教育中的教學內容都是以滿足社會需求,保證學生在今后的崗位中夠用和實用為目標。
(3)師資隊伍建設的共性。開放教育和高職教育教學都是以培養應用型和職業型人才為共同的目標,這就對兩類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提出了一致的要求,要求教師深刻了解社會對人才知識結構和技能的需求,要求教師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具備較強的自學能力、教學能力、動手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課程教學資源的共性和互補性。教學資源一般認為包括教學資料、支持系統和教學環境等。兩類教育在教學資料資源方面具有很強的共性。開放教育中,建筑材料的課程教學資料主要包括課程講義、教學音視頻、輔導資料、自測練習、各類型課件以及實驗實訓指導資料及虛擬實驗設備等。而高職教育的課程教學資源最初主要包括講義、輔導材料和PPT課件等,少于開放教育的課程資源。但多年來,高職教育的教學資源在國家推進“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的進程中不斷豐富和完善,建成的眾多國家級精品課程通過教育信息技術手段在網上向社會開放,實現了對優質高職資源的共享。另外,一些學校還購買了大量的實驗設備,在滿足高職學生實驗實訓的同時也能實現對開放教育學員線下實踐性環節的學習輔導。同時,隨著高職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加速及教學方式、手段的豐富,開放教育中的教學資源越來越多的用于高職教育的教學中。因此,兩類教育可以共享課程資料、實訓設備及場地等教學資源。
2兩類教育課程資源融合共享的實踐
(1)教學資源的共建、整合與共享。開放教育更加注重網上課程教學資源的建設,為學員的自學提供了大量文本資料、教學音視頻、多媒體動畫、圖像等教學輔導資源。而高職教育的學生主要通過課堂教學的環節進行學習,由于他們的自學能力較差,很多教學內容只靠閱讀教材或講義較難理解,因此,也需要增加一定的輔導資源,幫助消化課堂所學,以及作為學生預習、復習和考試的學習資料。通過對建筑材料在兩類教育中進行模塊化教學內容的整合與設計,輔以相對應的文本、教學音視頻、多媒體動畫、圖像等教學輔導資源,為高職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必需的資料,以及非課堂的固定時間自由靈活地學習提供了可能性,滿足了不同學生的需求。建筑材料課程的實驗環節比較多,實驗設備及場地平時用于高職學生的教學,還可以作為開放教育的實驗面授輔導。高職教育的學生在開展現場實驗前可通過網絡虛擬仿真實驗進行實驗模擬,熟悉實驗的操作流程,以減少現場實驗失誤帶來的原材料損耗多以及浪費時間的弊端;而將高職學生現場實驗操作的錄像作為開放教育學員教學資料的一部分供學員觀看,使他們在條件不允許開展線下實驗時能夠對實驗環境、操作要求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直觀的認識。兩類教育資源的共建、整合、共享,避免了教育資源重復建設的問題,充分發揮了兩類資源的優勢并形成有效互補。目前,建筑材料課程借鑒了遠程教育課程建設的做法和經驗,已經建成了校級高職精品課程,為兩類教育共享優質教學資源提供了基礎。
(2)師資整合與共用。雖然該校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辦學體制,但由于種種原因,過去兩類教育的很多相同課程不是同一個課程責任教師,教學資料都是各自自行建設,并且各自自行使用,不僅沒有充分發揮教師的優勢,還耗費了教師大量的精力,重復消耗學校的物資和財力。同時,部分在高職授課的教師并不參與輔導開放教育的課程,容易造成教師不會利用網絡開放資源以及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經過整合,兩類教育中建筑材料課程都由同一個教師擔任課程責任教師,并且建立課程團隊,實現兩類教育教師共用,可以促進教師在開展兩類教育的過程中進一步更新教學觀念,加強現代化教學方法的應用,有效整合教學資源,提高兩類教育的教學質量。
3存在的問題
建筑材料課程雖然在遠程教育和高職教育融合共享方面開展了一些探索和實踐,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1)開放教育和高職教育的融合還處于一個比較低的水平和層次,教育理念、觀念和教學方法等內涵的融合共享深度還不夠。(2)缺乏搭建兩類教育資源共享的平臺。開放教育的建筑材料教學資源在高職教育中的共享,主要通過QQ軟件實現,而高職教育的資源在開放教育中的共享則通過開放教育的學習平臺,通過教師手動的教學資源的“搬遷”并不能真正實現兩類教育資源的共享。因此,急需搭建一個可視化、易操作、功能全的資源共享平臺,真正實現兩類教育資源深度、有效的共享。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Z].2010.
[2]賈義敏.國際高等教育開放課程的現狀、問題與趨勢[J].現代遠距離教育,2008(1):31-34.
[3]張奕.遠程開放教育與高職教育協同發展研究與實踐[J].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25):69-73.
[4]閆學林.遠程開放教育與高職教育融合發展的探索與實踐———以甘肅電大酒泉分校和酒泉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26):63-65.
[5]劉偉霞.遠程教育與職業教育融合的問題及路徑[J].職業與教育,2017(9):110-112.
[6]鄧康一,蔣漪漣,宋凱.遠程教育與高職教育資源共享研究[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17):17-19.
作者:火映霞 俞金元 單位:江蘇開放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