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建筑工程造價專業課程教學實施設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提高職業院校專業人才的綜合水平與實踐能力,以高職建筑工程造價為例,開展基于教學目標下課程標準指導課程教學實施設計的研究。通過解讀建筑工程造價專業課程本質,分析建筑工程造價專業課程“434”目標,通過設計的每個教學項目,在實際工作中均涉及解決問題、人才專業能力和培養目標三個方面;建立課程實施全過程效果評價機制,通過此種方式,掌握學生在不同階段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以此實現對教學實施的及時調整。
關鍵詞:教學目標;標準指導;教學實施;建筑工程造價專業
為了實現對社會新一輪改革工作的主動適應,促進中國教育產業發展的更新,多個高職院校在市場調研工作中,對其校內的一些傳統工科專業進行了改革。以高職建筑工程造價專業為例,此專業是土木大類建筑類核心專業,并且在招生時以嚴格的標準與高分數線進行人才的篩選,為建筑市場提供更加優質的儲備人才[1]。然而,隨著新時代到來,科技更新、技術創新層出不窮,存在勞動密集型的崗位越來越少的問題,畢業生工作難找,同時,人才在社會中無法適應的問題也令人擔憂。深度挖掘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因為大部分高職院校在開展工作時,教學體系更新周期偏長,課程標準并沒有特別貼切地在一線教師工作進行實施[2]。而傳統的教學方案已經無法適應現代化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因此,急需采取某種有效的措施,對傳統的教學方案進行完善。
1建筑工程造價專業課程教學解讀
為了實現對高職院校建筑工程造價專業方案的完善與改進,在相關研究前對某高職院校建筑工程造價專業課程進行解讀,以此種方式,把握課程的本質[3],內容具體如表1所示。綜合上述表1對建筑工程造價專業課程的解讀可知,本專業課程十分重要,只有給予課程足夠的重視度與關注度,才能保證工作的有序實施。
2建筑工程造價專業教學目標
為了滿足高職院校建筑工程造價專業,課程中的工學結合需求,提出針對此門課程的“434”教學目標。建筑工程造價專業課程“434”目標內容如表2所示。將“434”教學目標融入到課程實施的全過程中,以此來實現相關工作實施的秩序化。
3基于教學目標下課程標準指導課程教學實施的設計——以建筑工程造價專業為例
3.1基于教學目標下的課程設計
為了滿足上文提出的“434”教學目標,需要在課程實施設計中,進行對應專業內容的規劃。盡管各個高職院校在進行課程教學時,對此專業課程的課時安排不同,但由于工作使用的研究對象相同,因此,對應的內容從本質層面分析是相同的[4]。下述將對建筑工程造價專業課程的四個方向進行描述,相關內容如圖1所示。圖1中提出的每個項目,在實際工作中均涉及解決問題、教學內容、人才專業能力培養目標三個方面。下述將對提出的四個項目涉及內容進行詳細分析,具體如表3所示。對接表3與圖1對應的建筑工程造價專業課程項目,完成對內容的設計。對于課程改革大變動,“標準編制—資源開發—教學實施”是必行的三大步驟,而這些步驟間會存在交叉內容——“落差”,如何減少這種“落差”?欲借鑒威金斯與邁克泰的“反求設計模式”,在教學整體設計中,教師把學習目標、學習評價、學習經驗視為動態、統一的整體,相互影響,從而保證了課程標準的實施。根據課時目標,課程標準反映對學生的總體期望,逐步達到課程目標。
3.2培養目標確定
培育勝任工程造價專業技術工作崗位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掌握工程造價學的理論知識,具備編制預結算文件、編制招標投標報價文件、進行投資評估、項目審核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質,具備扎實的專業能力和素質,并能在建筑行業從事項目決策分析,項目實施階段經濟評價、投資評估等專業能力和職業素質。
3.3工程造價教學的現狀和問題
針對傳統課程的弊端暴露以及現有的教學需求無法適應當前教學發展的形式,使得舊課程制度也面臨著淘汰。因此,如果有一種新的課程體系能夠適應現有的教學需求,那么課程改革勢在必行。地方、學校和教師也都需要改革。新時代呼喚新人才形勢下,課程是教育活動的重要核心,那么課程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教育改革的關鍵。區域發展的需求是要求學校進行培養相關的人才,但學校的人才培養工作需要教師指導,通過教師的教學,將其運作到學生的發展過程中。因此,這種循環的需求不斷地推動著課程的改革。并且課程的改革理念方法則是學生想要解決的問題,從而為課程改革的順利而創造條件。盡管工程造價專業的就業前景不錯,但在招聘時,會優先選擇有工作經驗或取得證書等級較高的人,例如造價員。這一專業的實踐性較強,學歷不要求過高,但操作性強。為了解某高職院校建筑工程造價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現狀,于2018年和2020年兩次,分別對該校畢業的50名建筑工程造價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進行了調查。從圖2可以看出,經過兩年的學習,有少部分學生從工程造價行業轉到其他行業。對此,我們走訪了部分企業與學生,收集整理了材料,并進行了總結與分析,最終發現是多方面因素導致的問題所在。在這些因素中,其中關于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所占比例也不容樂觀,培養出不合格的造價專業人才,導致畢業生無法勝任企業崗位分配的任務,從而引發一系列的反效應。
3.4課程教學實施全過程效果評價機制
在完成對建筑工程造價專業課程的設計后,按照課程目標的指向,進行課程實施全過程效果評價機制的建立[5],具體如表4所示。通過對課程實施全過程效果的評價,掌握學生的不同階段。教師可將此作為改革的依據,進行教學項目的及時調整,以此種方式保持工作實施的連貫性與科學性。
4結束語
為滿足社會與新時展對人才的需求,本文此次研究以高職院校建筑工程造價專業為例,對基于教學目標下課程標準指導課程實施展開設計。希望通過此次研究,為高職院校建筑類核心專業課程的實施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王娜,常學敏,李成艷.五年制高職工程造價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探索與實踐——以建筑材料課程為例[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7):156-15
[2]秦少偉.BIM技術在中職學?!督ㄖY構》課程中的應用研究——以江蘇省海門中等專業學校工程造價專業為例[J].知識經濟,2020(19):115-117.
[3]張蘭蘭,張衛偉,張傳芹.工程造價專業核心課程進行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對策研究——以建筑工程定額與計價課程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0(25):95-96.
[4]劉秀華.基于“慕課+體系”的教學改革研究——以工程造價專業建筑材料課程教學為例[J].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7(4):44-46.
[5]張虎偉.技能大賽對提升高職教育質量作用的研究——以遼寧建筑職業學院工程造價專業為例[J].遼寧高職學報,2020,22(4):16-19,32.
作者:鄧林 單位: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