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建筑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探思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飛機、汽車、輪船制造等行業曾經與建筑業具有相似特征并面臨相同的挑戰,在經歷數十年變革歷程后都成功借助數字化實現轉型升級,并已邁入工業4.0時代。因此,世界經濟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建筑業完全可以也亟須從中汲取經驗教訓,實現從“滿面塵灰”到智慧建造的層級迭代。
一、建筑業數字化轉型動因
1市場環境的大勢所趨
建筑業經歷了20年高速發展,主要依靠中國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快速城市化進程和大規模的投資拉動效應。隨著新冠病毒肆虐,國際市場不確定性增加,全球產業鏈面臨重構,中國經濟也在努力轉型升級,處在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的換擋期,作為建筑業走勢晴雨表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也是逐年下降。因此,建筑業高速粗放型發展的基礎和外圍環境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市場對建筑產品品質的要求日益提高,傳統生產方式和組織模式已經很難適應未來行業發展的需要。
2行業痛點的現實困境
建筑業多年來一直備受爭議,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建筑品質提升緩慢,建筑能耗居高不下,不僅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差距明顯,也不能滿足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未來國家對環保的要求將日益嚴格,從渣土揚塵管控到綠色建筑,再到碳達峰、碳中和,都要求使用更多綠色建材,降低建筑消耗,減少環境污染,這些舉措對現場管理、施工工藝、成本控制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中國人口紅利逐步消失,從事建筑業的人數正在減少,建筑工人數量急劇下降,每到新年伊始,各地都會頻繁爆發“用工荒”現象,這就要求建筑企業要加快產業化發展,逐步減少人工使用,提高用工人員素質。
3轉型升級的現實需要
國家要求各行業主動數字化轉型升級,“十四五”規劃首次用獨立一篇提出“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的要求,各行業都在緊緊依托數字化產業轉型升級。建筑業目前占據國家GDP7%左右,從業人員超過5000萬,還拉動數倍上下游產業,在這種支柱產業的地位和較低的數字化程度不匹配的現狀之下,一方面數字化可以打通策劃、設計、施工、運維全產業鏈,通過新材料、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帶動整個產業鏈的升級,實現高效生產和協同,提升建筑產品的質量、品質和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數字化可以串聯研發、生產、交易和監管的各個環節,實現各個環節快捷高效,節約大量時間,提升整體體驗。
二、建筑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目標
以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為總目標,以數字化發展為動力,借助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數字技術與建筑業深度融合,以政府主導、市場驅動的模式,構建建筑業全壽命周期數字化轉型升級體系,通過新材料的研發應用、科技的注入、資本的支持等串聯策劃、規劃、施工、運維各個環節。提升建筑業生產、交易、監管三個環節的運行效率,保障工程質量、減少安全事故,實現綠色環保、厲行資源節約,助力建筑業轉型升級,實現行業價值再造。
三、建筑業數字化轉型升級主要作用
1賦能傳統建造過程
通過數字化技術手段對傳統建造過程進行改造提升,解決信息孤島問題,發揮數據作為新生產要素的價值創造作用,引導建筑業向高質量、可持續方向發展。一方面,依托BIM技術在策劃、設計、施工、運維各個階段進行數字化模擬優化,通過虛擬建造實現先試再建,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另一方面,研發配備更多提高工作效率的數字化產品和裝備,由工人現場砌筑向機器人智能建造轉變,全面提升建造品質和能效;再者,將BIM技術與裝配式進行全方位融合,實現建造過程工廠化,實現工程建造數字化轉型。
2增強行業信息透明
數字化手段可以有效增強建筑產品信息透明,針對影響建筑質量、功能、品質的建筑構配件、材料、設施設備的產品信息不透明問題,通過數字化交易機制實現產品信息的全過程公開,淘汰低質低劣產品,推動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全過程追溯參建各方的資質資格、招標投標、誠信履約、表彰獎勵、不良行為等主要從業信息,讓一批業績優、信譽好的品牌企業脫穎而出,在市場擁有更大的競爭優勢;運用數字化技術對建筑產品運維過程中的能耗、交通、安保、清潔、維修等各項關鍵數據進行實時動態收集、篩選、分析、展示、預警,提高樓宇智能化運維水平和品質。通過上述數字化手段全面增強產品信息透明,從供給側結構改革提供更多滿足市場需要的高品質產品。
3重構行業監管機制
建筑質量是百年大計,涉及到生產生活的安全性,同時建筑涉及專業多、產業鏈長,建筑業審批環節和流程相比較其他行業更加嚴格和復雜,因此所需時間也較長。運用數字化手段,讓監管部門實時了解項目關鍵信息,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構建以大數據為核心的多部門聯動的統一監管審批平臺,有利于實現基礎資料的共享和審批速度的提升。
三、建筑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實現路徑
1政府主導建設三大基礎性平臺
隨著人工智能(A)、區塊鏈(B)、云計算(C)、大數據(D)、邊緣計算(E)、互聯網金融(F)、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智能家居(H)、物聯網(I)的日益普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結合勢必會重塑標準業務體系。由政府主導建設“互聯網+交易”“互聯網+生產”“互聯網+監管”的三大基礎性平臺,對強化政府公共服務和事前、事中、事后監管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培養專精特尖的行業高科技中小企業
以智慧建造為驅動,依托建筑業全產業鏈,圍繞數字勘察、智能設計、智慧施工、智慧運維,打造一批全產業鏈專、精、特、尖數字化生態創新型企業,為建筑企業提供新的數字化生產工具及服務,建立全產業鏈數字化生態體系。通過“平臺+生態”模式,使傳統建筑企業與生態企業聯動,推動工程策劃、設計、施工、生產、運維等各環節的無縫銜接,實現全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間數據貫通、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為建筑業提供基于數字化的全過程工程咨詢、工程金融、智慧建造等專業服務,帶動建筑產業發展,催生服務新業態,構建平等、合作、共贏的全產業鏈生態體系。
3善用產業互聯網金融資本的力量
傳統建筑業是資本密集型行業,但是融資模式非常單一,基本上依靠自有資金和銀行信貸解決,融資難度大,風險高。供應鏈金融是實業與金融的結合,是一種新的互聯網金融形態。供應鏈金融優勢主要表現在“網絡化、精準化、數據化”的三化集成和“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四流合一。產業互聯網既可以構建核心建筑企業和上下游供應商的產供銷鏈條,也可以整體融資擔保,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通過對交易環節數據的積累和分析,不斷優化交易流程、降低交易成本,淘汰規模小、履約差的供應商,最終使核心企業和穩定、優質、服務能力強的戰略合作伙伴實現合作共贏目標,打造充滿活力的產業生態。
四、結束語
建筑業的價值鏈冗長,嚴重制約產業組織、建造模式改良,導致建筑業升級步伐明顯落后于其他產業。如何盡快運用數字化促進行業轉型升級是擺在面前的重大課題。隨著建筑業走向數字化變革新時代,未來建筑的想象空間將無比巨大,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的夢想也將在數字技術的支撐下變為現實。
作者:王迪生 單位: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 中建新型城鎮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