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建筑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前我國已經進入經濟新常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經濟增長動力不足,產業結構調整也步履艱難,而這種處境很快就會傳導至建筑行業。雖然目前來看,國內的建筑市場整體還保持著增長趨勢,但在適應經濟新常態上,企業新舊動能轉換態勢乏力,許多建筑企業已經處于發展瓶頸期,市場份額無法繼續過大,甚至開始出現逐步萎縮。針對目前建筑企業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的困境,文章將進行針對性的對策研究。
關鍵詞:建筑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
通過觀察近幾年的市場變化,國內許多先進企業都將目光聚焦到了信息化建設之上,并以信息化為基礎培育企業的新業態、提升管理效率、優化管理方法,管理者都在試圖推動企業管理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將各類信息技術逐步深入應用到經營管理中,從信息化的角度來為企業的創新發展謀求變化。
一、信息化管理在建筑企業中的應用意義
(一)幫助企業有效規避財務風險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可以幫助建筑企業提升管理效能,加強管理體系的整體運用價值。建筑企業的運營過程中,可以利用實時高效的信息系統來及時對業務流程中的風險進行預警,加強風險的預防、管控效率。同時也可以幫助管理者預估經濟效益、優化成本控制方法,減少經濟損失情況的發生。
(二)信息傳達更及時、準確傳統工程建設中,手工審批和業務流程的來回奔走在效率上難以滿足工程進度要求,而且還有可能在多環節的傳遞中出現信息失真的問題。ERP等系統軟件的應用,可以通過網絡和計算機進行信息的處理傳遞,提高了財務數據的時效性和準確性,可以實現追根溯源,貫徹全程的信息管控要求。
(三)有利于預算成本管控工程項目建設周期長,常常會面臨財務信息更新不及時,統計分析不到位的情況,管理人員掌握不了盈虧詳情,決策只能靠經驗。而加強信息化管理后,可以幫助管理者實現財務節點的精準控制,也可以隨時生成財務報表,提供明確的盈利分析,為管理者決策規劃提供信息支持。
二、建筑企業在信息化建設工作中的問題
(一)戰略規劃、認知統籌能力不足若想高效推動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首要解決的是建設環境的問題,而這其中主要包括信息化管理體系的構建、管理者的戰略眼光。多數建筑企業在信息化管理推行和建設過程中反映出的問題就在于,管理者對信息化建設工作的不重視、對信息系統認知不深刻,片面的認為信息化管理就是在管理過程中運用信息軟件和技術,難以將信息化管理作為一種管理理念和方法。這也是為何多數建筑企業的信息化運用只是單純停留于技術操作層面,而難以與企業的戰略規劃、總體運營相結合,發揮出信息化管理的優勢。
(二)信息化建設缺乏必要的支持由于工程建設項目的復雜性,建筑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需要軟硬件、資金、人才等多方面因素的支持。多數建筑企業的內部信息系統還不完備,阻礙了企業的信息化發展。如硬件方面的老化、故障就容易導致系統運行過慢,影響管理效率,導致系統安全風險的增加;而軟件技術方面的不足,就會影響信息處理的質量,增加會計人員的工作難度,降低效率;人才資金的不足就會讓信息化建設缺乏原動力,阻礙整體的建設進程。此外,信息系統與管理需求、業務流程不相符,軟件功能開發不完善也會極大影響信息管理工作的開展。
(三)現有信息系統不完善建筑企業的項目建設可能會涉及多個業務的共同開設,因此可能會用到多個不同的信息管理系統,而這也導致了內部各信息系統之間存在聯通和銜接問題。財務和業務部門之間的信息系統零散、雜亂不成體系,數據之間缺乏統一口徑、信息轉化難度大、傳遞效率慢,因此也導致企業信息化管理質量難以有效提升。部門之間的信息錄入、分析、整理、輸出沒有統一的規劃流程,難以對管理決策提供有價值的數據支持[1]。
三、優化建筑企業信息化管理的對策
(一)革新理念、提升戰略規劃水平信息化建設是一項全面化、系統化的工程項目,因此需要企業領導者必須要擁有長遠的戰略眼光,以企業的戰略目標為導向,認知到信息化管理在未來市場競爭中的必要性,進而重視內部的信息化建設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支持;管理層也需要站在企業長遠的發展角度,制定信息化建設的總目標、階段目標和實施方案,并從管理理念、流程、方法等多方面角度來完善信息化管理體系[2]。此外,信息化建設還需要統籌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保證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化建設可以在統一的方案下實施,這樣才能促使各部門系統可以在自成體系的同時,還能形成一個完整聯通的系統。信息平臺的建設可以以財務部門為中樞,逐漸向其他部門散射,進而讓部門之間連接為整體,提升集中管控的效率。
(二)搭建信息化管理平臺信息化平臺是建筑企業向信息化管理模式轉型的基礎。下文將以國內某A建筑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工作作為舉例:為順應未來市場的發展形勢,A企業在2019年初正式將信息化建設作為企業重點戰略項目之一,并在年中由財務部門為主導的財務管理系統正式開始建設運營。A企業的信息系統的功能模塊主要涵蓋了財務記賬、收付款、收付款合同、銀企直連、增值稅管理等。在財務信息系統上線運行后,以往煩瑣復雜的增值稅管理工作全部實現了信息化管理、并逐步向系統自動化核算完善。許多紙質的審批單據也已取消,直接由電子單據代替,制作、傳輸、審批、查詢都極為便捷高效。同時收付款合同實現信息化管理后,為會計人員的記賬、收付賬工作帶來了極大便捷,各類收付款業務的處理效率也有了大幅提升,大量重復性的記賬憑證也可以由信息化系統自動生成,多項財務工作的流程被精簡優化,降低了會計人員的壓力。在依托于升級更新的系統基礎之上,A企業管理者積極帶領會計人員整合處理了以往的財務數據,為企業的下步發展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支持。而且通過將財務系統與業務系統的有效銜接后,業務和財務數據可以高效的轉換流通,各部門之間可以更好的相互支持。在通過半年多時間內部不斷對信息系統進行優化完善,2019年底,A企業就大幅優化了財務部門的人員配置,削減了半數以上的冗余崗位和人員,減小了人力成本,并且企業將優秀的會計人員指派到其他的財務管理工作中,減少了價值含量較低的會計核算工作所帶來的人力資源浪費,提升了A企業對各類財務信息的深入分析和歸集能力。2020年初,財務部門依據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實際需要,建議持續推進信息化系統建設,繼續增加供應商平臺、工程成本、影像保存、電子簽章等新的功能模塊。A企業為依照“營改增”政策的要求,也在后續將信息系統與增值稅的管理工作融合到一起,改善了企業稅務管理的質量和效率,如發票開具、增值稅預繳、發票管理都由于信息系統的支持有了根本性的改變,以往期末核對增值稅以及復查等耗費時間巨大的工作,也被自動化和智能化的信息系統縮減到一小時,同時數據質量也有了極大提升。從上述A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案例可以看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對企業的各項經營管理工作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改良和提升。當然,由于各企業內部管理水平和資金實力的不同,信息化建設的速度和帶來的效果也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差異。但A企業信息化改造成功所帶來的效果,無疑會成為未來企業管理轉型的主要趨勢和風向標。因此,建筑企業要盡早重視起信息化建設的工作開展,在行業內還未全面開展更新信息化建設之前,把握先機。因為大數據、云計算等高新信息技術可以為企業帶來大量的信息資源,讓企業更加清晰明了的把握市場動向,了解消費者市場,做出更有利于企業發展的決策。信息化建設做得好的企業,經營狀況、資金實力都頗為優秀,而優秀的企業信息化水平也都處于市場領先地位,兩者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3]。
(三)建立數據治理體系,實現業財一體化當前建筑企業的信息化系統缺乏完善的治理體系,導致企業內部互聯互通、信息集成、共享集成程度不夠成了企業通病,也是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痛點所在。信息系統的數據治理主要是指明確企業及其各成員企業或者部門,在進行信息化建設時需要統一遵循的數據邏輯、標準和規范,為后續信息管理平臺的構建提供保證,以便實現企業數據與數據之間的統一接口管理。對于建筑企業而言,核心數據在于部門、項目、人員三個方面。業務為財務提供數據,財務規范業務的合規發生,但要實現后期的業財一體化,就必須先要建立好數據治理體系。業財一體化流程的關鍵在于原始憑證數據的形成,所以建筑企業就需要提前統一數據的錄入、整合以及輸出的格式。其次,信息系統的銜接問題在建設工作開展之前就需要考慮在內,提前與系統開發團隊溝通協商好,保證諸如客商管理、物資設備管理、分包勞務管理、合同管理、成本管理、資金管理等財務原始憑證的數據來源都可以囊括在同一個數據治理體系中,才能有效保證后續業務信息高效流通于財務與業務系統中,無須煩瑣的數據轉換,從而更好的實現業財一體化。
四、結語
綜合上文分析,建筑企業實現信息化管理的升級轉型,不僅對生產建設的效率有極大促進,也是推進企業運營管理邏輯與技術創新的融合。當前我國進入產業結構調整轉型的階段中,建筑企業的管理模式也都逐步在向信息化方面衍射發展。針對建筑行業信息化建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文章結合引入A建筑企業信息化管理轉型的成功案例,分析探究其在轉型升級過程中的具體實施措施和取得效果,以期能為相關企業的管理建設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肖凌云.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中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管理觀察,2020(11):172-174.
[2]韓雪.關于大數據時代下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探討[J].中國市場,2020,1044(17):102-103.
[3]楊家齊.建筑企業財務信息化建設的變革探討[J].商訊,2019(23).
作者:王冰冰 單位:許昌大成實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