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建筑工程項目安全隱患及有效控制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建筑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基礎性產業,近年來,我國建筑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工程項目日漸增多,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現。安全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底線”,也是建筑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因此,本文闡述了建筑工程安全控制的意義,分析了建筑工程項目的安全隱患,從不同角度詮釋了建筑工程項目安全的有效控制策略。
關鍵詞: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安全隱患;控制
建筑業是我國安全事故高發的行業之一,多年以來,我國建筑業“五大傷害”一直居高不下,成為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的難點和薄弱點,造成了巨大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而且產生了惡劣的社會影響,因此安全控制是項目管理的重中之重。企業必須全面分析施工安全隱患,切實保障施工現場的安全,形成常態化的安全管理機制,力爭把一切安全事故都扼殺在搖籃中。
1建筑工程安全控制的意義
據住建部統計,2016年我國建筑業總產值高達19.35億元,建筑業增加值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占比高達6.66%,而且帶動了50多個關聯產業發展。百年大計,安全先行,安全控制有利于創建安全的作業環境,及時發現施工危險源,以便提前制定防護措施,盡可能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安全控制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現念,是對作業人員的充分保護,有助于營造安全管理文化,激發作業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更好地完成建筑工程項目;企業樹立“安全第一”的理念有利于督促各級人員規范現場施工,優化生產要素的配置,從而不斷提高現場管理水平,為企業創造更高的價值;建筑企業完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才能適應建筑產業現代化的要求,這是企業生產和發展的根本,也是我國建筑業參與全球競爭的必然方向。
2建筑工程項目的安全隱患
建筑業是危險系數比較高的行業,據住建部統計,2016年我國共發生建筑安全事故634起、死亡735人,安全生產形勢比較嚴峻,高空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等依舊比較突出。建筑施工環境復雜多變,現場安全風險因素眾多,可是一些企業安全意識淡薄,總是存在著僥幸心理,忽視安全生產投入,安全設施裝備比較簡陋,也沒有建立完整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相應地施工人員沒有接受專業性的訓練和培訓,對安全操作規程缺乏了解,缺乏安全保護意識,容易忽視施工過程中的風險源,一遇到危險就會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應對。安全管理需要滲透到每一道工序和每一個作業面,而事實上很多作業場所缺乏安全保護措施,建筑部件未按要求擺放,機械操作的安全防護不足,因此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隱患。為了趕工期,項目部置安全于不顧,缺乏監督管理機制,安全監督不到位,結果產生了大量的安全問題。
3建筑工程項目安全的有效控制策略
3.1完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保障安全生產要素投入
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是工程各參與方的行為準則,因此項目部必須建立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包括施工安全技術交底制度、危險品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產檢查評價制度、安全風險評估制度、安全生產專項費用使用制度、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制度、各級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安全生產責任制及考核制度等,用制度規范和約束施工人員,確保施工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且明確各級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當遇到非法施工、強行施工、施工隱患的時候要及時上報,責令相關人員立即糾正。針對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和危險源,施工企業要引起高度重視,并且加大安全生產要素投入,保證安全生產專項資金的足額投放,用于防護用具、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以避免安全事故造成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
3.2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提高人員安全操作水平
我國建筑業從業人數超過5000萬人,而且其中90%是農民工,對于安全問題缺乏足夠的認識。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人”,當前我國建筑業安全事故頻發,與施工人員素質低下密切相關。在安全管理過程中,施工單位往往強調物的狀態,卻對作業人員的操作行為沒有引起高度重視,容易犯下“重物輕人”的錯誤。施工單位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開展針對性的安全教育培訓,使施工人員掌握安全操作規程,學會識別安全生產隱患,有效應對突發意外事件,明白安全生產才是最好的保護。項目部應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把安全管理的理念貫徹落實到每一個部門、班組及人員身上,層層分解目標,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并且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及獎懲制度,提高人員工作積極性。可以說,安全事故無一例外都是責任事故,國務院安委辦早已明確,發生安全事故首先追究企業責任。企業同樣應把責任層層落實下去,對于在安全方面出現重大問題的項目經理及相關負責人,企業應實行一票否決制,直接扣除年度獎金。
3.3加強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做好機械設備管理工作
建筑施工現場非常復雜,高處墜落、坍塌、物體打擊等風險隨時存在,各種設備、工序、作業交叉,并且隨時處于運動的狀態,施工前和交接中都需要做好安全技術交底,使施工人員明確施工方法、操作規程、施工要求等,同時清楚了解安全隱患、危險源、緊急救援措施等。現代安全管理強調對現場危險源進行風險分析和評價,具體從傷害自己、傷害他人、被人傷害三個方面衡量風險源,通過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確定風險等級,并相應采取消除風險、降低風險、個體保護等措施。在施工過程中,項目部要把每一個環節的安全施工管理措施做到位,對各種危險源加強安全防護,確保安全措施落實到位。例如,施工現場應設置警示標志,深基坑四周應設防護欄桿,對鉆孔灌注樁的泥漿池進行臨邊圍護;及時發放安全帽、安全帶、安全工作服、口罩、救生衣、救生圈等安全生產基本物件;定期維護保養機械設備,避免帶病作業或過度使用;在高度超過2m的高處作業時,操作人員必須使用安全帶或是安全帽。基坑支護、、起重吊裝、現澆混凝土等風險隱患大,項目部要加強風險預警和監控,對安全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確保安全生產、文明施工“雙標化”。
3.4切實發揮監督檢查作用,認真排查安全生產隱患
建筑項目的安全風險因素眾多,項目部必須落實安全檢查制度,對人機料環法等生產要素加強控制。班組以及作業人員要加強自檢,及時發現各種風險源和安全隱患,糾正不規范的操作程序,如果班組長自身不能處理,則立即報告安全員,絕不能久拖不決或置之不理。安全員和監理工程師一定要深入工地現場,加強安全監督檢查,包括定期檢查、專項檢查、經常性檢查、開復工前安全檢查等,對當天重點工序、施工工點的關鍵部位和事故易發環節應加大檢查力度,假如發現事故隱患問題和違章作業現象,就要馬上開具“隱患問題通知單”,責令班組定人、定時、定措施解決。對于違反操作規程的行為,要嚴格落實責任追究制度,督促責任人員第一時間整改到位,并形成整改記錄。
4結語
建筑工程施工具有極高的危險性和意外性,當前建筑結構越來越復雜,技術要求越來越高,建筑企業必須充分認識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正視安全生產隱患,從制度、人員、機械、技術、環境等多個層面入手,多管齊下,全面加強安全施工管理,形成人人重安全、人人保安全的局面,把安全管理工作貫穿于施工全過程,從而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馮峻.強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J].江西建材,2015(03):292.
[2]胡新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效率評價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4.
[3]楊致遠.我國建筑企業的安全風險及管理體系研究[D].武漢工程大學,2014.
作者:楊克清 單位:中國航空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