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建筑藝術風格對服裝設計風格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縱觀歷史,建筑和服裝藝術有著千百年的密切關系,雖然服裝與建筑是兩個不同的領域,但它們有著共同的基礎和性質,都是人類基本的需要。在過去的很多年里,人們對建筑和服裝的關系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包括藝術,科學和技術,大量的研究證明,建筑和服裝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他們不但是兩個平行的世界,在很多時候都是互相交融的,也有一些書籍,論文,文章,展覽也對此進行了探討,也有許多設計師涉足時尚設計的領域,如扎哈·哈迪德。隨后,很多服裝設計受到了知名的建筑工程的啟發,這兩個方面都取決于技術,顏色,材質和結構,同時也涉及到身體的尺度和規格,以創造出新的形態,產生符合人類需要的結構和設計。本文將分析建筑藝術風格與服裝設計風格的相關性,并以此為基礎來闡釋建筑藝術風格對服裝設計風格的影響。
1形式構成的一致性
建筑與服裝同屬一門藝術,其設計手法均由平面二維向立體空間過渡。雖然服裝與建筑都有一定的空間性質,但是他們同樣遵守著平面審美的基本法則。建筑與服裝的材質和技術方法雖然不同,但都是一種造型藝術,它們的審美原則是一樣的,都是通過點、線、面的組合來激發人的美。點是較小的形式單元,它代表著幾何結構和位置,它不依賴于方向,大小,形狀和面積,這只是一條直線的開始和結束,是兩條直線相交的地方。從服裝設計的觀點來看,點狀要素的變化更為多樣,它是微小的可視化要素,具有空間定位的特性,是服裝造型的基礎要素。在服裝造型中,明顯、密集的部位可以看作是“點”,在衣服上表現為口袋、紐扣、配飾或印花,在建筑中,它是一種裝飾元素,給建筑帶來了不同的光亮。
2參考建筑設計中線條作用在服裝上的效果
從幾何觀點來看,這條線就是一個點的軌道。從幾何學的角度來看,一條線條只表示地點和長度,而非寬度與厚度,然而,在模型設計中,線條有一定的位置、長、寬、方向、外形特征。從形態上看,它包括直線、曲線,這些線條既能表現動態,又能表現靜止,在不同的空間形態中表現出不同的效果。服裝的造型是由線條和線條結合各種特征構成的復雜、簡單的外在形態,線條不但能構成服裝的多種形態,還能起到裝飾與分割的作用,比如用線條來強調比例、平衡、節奏等,其次,合理運用剪裁線條、褶皺線條、裝飾線條來組織不同層次的線條,能提高服裝的層次。在建筑設計中,線條起到了明確的導向作用,建筑的輪廓框架、支柱、橫梁都是建筑內部的直線要素,它們使得建筑的輪廓更加清晰,從而加強了建筑的立體效果,也加強了建筑的視覺效果。在幾何圖形中,只有寬和長,不存在厚度,這是一條平行的直線運動,它還可以被看成是一個平面的部分,是一個二維的單元。建筑物的表面一般是由多個點的多個方向運動或直線交叉而成。服裝的前片、后片等一般被看作是幾個大的幾何面,它們按照圖案的形狀結合起來,就可以構成一個大的輪廓,再按照衣服的功能和裝飾品來劃分。總之,建筑可以根據地面的布置,改變其外在的外形,讓其充滿了變化和緊張感,從而創造出各種不同的視覺效果。無論是服裝設計,還是建筑設計,都體現了點、線、面三者的統一。
3空間關系的可類比性
衣服的縫制終會形成一個封閉的空間,而如果把衣服看成是一個立體的三維結構,那么這個空間就是一個有高度、有厚度、有寬度的空間。服裝的制造,首先要創造出一個能包裹身體的立體空間,這被稱為“外包圍”,這是通常人們對衣服直觀的感覺。
4建筑與人體的空間
建筑空間被劃分成內外兩部分,但在一定的情況下,內外空間的界線看起來并不明顯,通常,室內和室外的區別在于有沒有屋頂。一般情況下,室內空間的大小主要由空間的功能需求決定,但是某些特定的建筑,其內部空間的容積往往遠遠超過了功能需求,比如,教堂、紀念碑或者某些大型的公眾建筑物。從功能上來說,人民大會堂需要容納數千名觀眾,而從藝術的角度來說,則需要宏偉、寬敞、大氣的空間。“建筑風格”是一種流行的服裝設計,設計以人體為起點,運用抽象等方法進行不斷的變換,形成了一個獨立的結構,這一樣式的建筑外形與大樓的外觀相似,因此得名,最近幾年,建筑與服裝的界線逐漸模糊,成為兩者的交匯點和概念。扎哈曾經說過:“藝術,建筑和時尚是流動的,他們可以互相配合,互相影響,但是他們卻是完全不同的。”當今的時尚設計師和建筑師有著很多共同的詞語和類似的建造技巧。為了尋找一種新的流行和裁剪技術,很多服裝設計師正在試圖利用建筑物上的堅硬材質來達到日益復雜的形狀。
5建筑風影響服裝結構
表現服裝的結構是建筑風服裝的特征之一。首先,我們要從結構學的角度來認識建筑的真實意義。服裝的造型并不是重要的表現形式,很多時候,人們會覺得有些衣服和某個建筑非常相似,實際上是利用了結構。以服裝設計師史密斯為例,他說:“扎哈哈迪德的設計很吸引人,既有遠見,又有點性感,又很流暢,符合我的設計風格。”Milly2016春季時裝周的外觀是由厚重的棉質面料構成,既能為寬大的袖子提供支持,又能保持柔軟,仿照扎哈哈迪德的大多數建筑設計,力求達到較好的效果,這就是設計師羅西.阿蘇林,她的設計風格以女人的風格著稱,她的2015秋季冬季時裝是從意大利特雷維索的意大利建筑師卡洛·斯卡帕帶來的,阿蘇林說:“布里翁墓地上不可思議的角度和線條、三角形、方形和長方形,它們都很協調,每一次看到都會有新的發現,于是我把它們融入到我的設計中。”
6服裝的空間表現
表現服裝的空間是建筑風服裝的特征之一。人的身體是立體的,要想在身體上穿衣,就得和身體融為一體,否則,它只能畫在紙上,無法使用。有些衣服緊貼身體,傳遞出一個更小的空間,同時有些衣服和身體也有足夠的空間構造,穿上后會傳遞很大的體積感。就建筑而言,空間是其根本的特點,其特色就是利用材質來創造一個與外部世界隔絕的特殊空間。不同之處是,衣服的空間能容納的人體是個體,而建筑物的空間則不僅僅能容納多個人,還能容納其它東西。色彩是服裝設計中較為突出的一個方面。色彩經過畫家的加工,與建筑形態相結合,能夠對觀者的身心造成直接的沖擊,觸動他們的心靈,使之與美產生共鳴。服裝顏色是服裝設計審美效果的首要因素,在對服裝的審美進行分析的時候,顏色總是主要的特點。服裝與建筑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宗教、政治、文化等多種因素的作用下,建筑與服裝產生了一種模糊的聯系,在很多方面,服裝與建筑是相通的。今天,科技在各個方面都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服裝和建筑也能互相結合,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個產業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在對服裝與建筑行業的大量案例進行分析后,我們發現了兩者的一些重大相似之處,那就是他們都從藝術、科技的關系中獲益,這兩種元素都或多或少地對建筑和服裝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借助這些專業技術,設計師們設計出了與眾不同的服裝和建筑,從而達到了一個更高的設計水準。在這個時代,隨著社會的變化,設計也逐漸趨于多元化,在這個潮流中,建筑與服裝的結合與滲透也日益加深。建筑的外觀與服裝的外觀是互相影響的,而建筑的外形也會對服裝的外形產生影響,兩者的循環發展使其更為顯著。通過對“跨界思考”的深入探討,我們可以發現,在當代社會,跨文化交流、跨專業合作設計等問題,已經逐漸引起了設計界和生活中的重視。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服裝設計師和建筑設計師應該立足于人民的根本需要,在不同的藝術形式、領域、文化思潮中尋找自己的語言,以豐富自身的表現形式,在設計領域中開辟出更多的可能。
作者:劉暢 單位:邯鄲學院影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