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積極心理學在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引言
在很多的學生看來,思政課太過于理論、枯燥、乏味,一點實際意義都沒有,純粹是“說教課”,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學生都不喜歡也不屑于上思政課,認為思政課講的都是“高、大、上”的道理。而隨著我國對外經濟往來的日益頻繁以及互聯網的普及,社會主流思想都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這對我國的學生的心理以及傳統的主流價值觀都產生了巨大的沖擊,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必須要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學方法,以適應學生心理的變化。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可以說為思政課教育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有價值的教學視角,它提倡要充分肯定受教育者以及教育者的積極性和主體性,認為教育中應該要注意挖掘個體的潛在正力量以及固有的美德,利用個體本身具有的天賦和優勢特點,不斷激發個體內在固有品質,這對思政課的教學具有積極的啟發作用。
二、目前國內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的整體現狀
思政課在我國國內的教學體系中,一直是重要的教育課程,但是其教學效果卻并不理想,呈現出以下的特點:
(一)思政課教學教師容易出現職業倦怠
根據相關的調查,很多從事思政課教學的老師產生職業倦怠感的時間要比其它學科老師產生倦怠感來得快,一般學科的教學老師從事至少五六年以后才會有輕微的職業倦怠感,但是思政課的教學老師三到四年的時間就會開始產生職業倦怠感,這種倦怠感主要表現在:消極情緒較多,缺乏上課的激情以及探索新教學方法的動力,上課較為應付,很多老師常常是照本宣科,對職業的認同感比較低,不要求有多大的教學效果,對學生產生多大的影響,只要求把課講完,導致長期以來,教學的方法都不會革新,教師缺乏創新的動力,而學生也很容易受此影響,產生消極學習的情緒,很多學生甚至將思政課當成“自習課”,老師講老師的,自己看自己的。
(二)學生容易出現習得性無助的學習心理
習得性無助主要指的是“因為重復的失敗或懲罰而造成的聽任擺布的行為,在學習方面的表現就是通過學習形成的一種對現實的無望和無可奈何的行為、心理狀態。”在學生身上主要表現為:學生也曾經很努力的想要學好思想政治教育課,想要努力認可教師教學的方法、課本的內容等,但是長期的堅持,卻仍然無法獲得教師以及家長的肯定,久而久之就會消極對待這門課程。學生產生這種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教師的因素、教學環境、周圍同伴的影響,學生自身的心理,學習能力等,尤其是學生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學習能力的影響最為明顯。
(三)思政課課程教學不受重視
在我國國內,智育被擺在絕對的優勢地位,而德育一直被放在輔助性教育的地位,學校一般更注重的對學生智育的提高,而忽視德育的重要性,忽視了教育的本質。筆者針對思想政治課程在教學中的地位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中發展,認為其地位高的學生和教師所占的比例不到10%,而認為其地位一般所占的比例則占到32%,認為其沒什么地位的所占的比例超過58%,這表明思政課在我國國內的教學體系中處于“冷門”課程,教師厭教、學生厭學是對其現狀的反映。
(四)學生學習的興趣動力不足
雖然當前,我國在不斷的推進素質教育理念,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傳統應試教育的思維卻仍然存在。在筆者針對學生學習思政課的興趣動力的調查中發現,認為自己對思政課非常感興趣的學生不到2%,認為沒感覺的所占的比例為5%,認為自己有一點興趣的所占的比例為22.3%,而認為“一般”的所占的比例則超過70%,也就是說并不是一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調查中筆者還發現,認為“思政課”對自己有幫助的所占的比例大約為25%,認為教師講課沒意思所占的比例超過60%,在學習動力方面,普遍學生認為學習思政課都是被迫的,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考試。
三、思政課教學中應用積極心理學的策略探究
筆者認為要將其應用于思政課教學中,可以嘗試的策略主要有:
(一)貫徹積極的教學理念
教學的理念是意識形態的東西,但是意識對行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積極的理念和消極的理念對于教學所產生的影響可以說是完全相反的,消極的教學理念帶來的是“教師厭教,學生厭學”,而積極的教學理念可能帶來的是“學生愛學、教師愛教”,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要以積極的教學理念為指導,向學生傳遞正面的“教學能量。”積極的教學理念包括積極的教學觀、積極的學生觀、積極的教育觀。積極心理學認為,看待問題應該要以積極的態度對待,生活里不可能沒件事都如人意,同時也不存在完美的個體,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面對挫折的時候,人的態度越消極,就會越被動,事情就會朝著更加消極的方向發展,反之則正好相反,教學也一樣。思政課本身是沒有有趣無趣、有用無用的屬性的,其趣味和作用關鍵在于“人的態度”。因此,對于教師來說,應該要努力肯定思政課教學的積極作用,注意關注學生學習中的積極因素,用積極的心態來對待教學,尋找教學的動力,改變教學的方法,變“無趣”的教學為“有趣”的教學,同時要注意挖掘學生身上積極的因素和品質,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學習理念,指導學生在逆境中成長,注重培養學生積極的人格特質,讓學生更加健康的學習成長。
(二)注意營造積極的教學氛圍
教學氛圍對學生的學習雖然不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卻具有較大的影響,能夠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要營造積極的教學氛圍,重要的就是要堅持積極心理學所提倡的理念,用積極的態度來轉變教學的方式、變革教學的手段以及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學生的思維,以及學生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關系。在教學方式方法上,教師應該要不斷的與時俱進,根據時代的變化,不斷更新教學的方式。在過去的教學中,思政課的教學方式大多是以講授法為主,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中心,學生只有“聽”的份,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缺乏基本的情感上的互動,使得學生上課很容易出現疲乏的狀態,消極的情緒容易占主要的位置。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創新,教師在教學方法上的創新有了更多的可能,尤其是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教師可以利用幻燈片、錄像、錄音、視頻等,不斷豐富教學的內容,使得思政課充滿趣味性,可以廣泛應用案例分析法、討論法、模擬課堂教學法等來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獲得積極的情感的體驗,讓學生通過各種討論提升對思政課教學情感認可,樹立積極的學習觀。
四、結語
思想政治教育是進行德育的重要途徑,是培養學生優秀品質,激發學生內在美德,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三觀”的重要方式,積極心理學在其教學中的應用對于促進我國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現狀的改變具有重要的意義。筆者著重在于探究思政課教學中應用積極心理學的主要策略,希望能為相關的研究提供重要參考價值。
作者:龔詩昆 單位:南京應天職業技術學院基礎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