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人本主義教育心理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教育心理學在軍校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如何運用教育心理學來提升教師、指導學員,了解學員的心理活動特點,從而不斷提高軍校教學質量是當前軍校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大量溝通和調研表明,目前軍校學員多為90后,并且具有以下顯著特點:
(1)自尊心強、好面子,同時,渴望得到關注;
(2)由于對第一任職需求認識不足,沒有就業壓力,又被限制考研等原因,部分學員學習價值理解有偏差,求知欲不足;
(3)三年級學員已經初步了解第一任職需求,對軍事裝備內容格外關注;
(4)信息化程度高,接受新事物速度快,習慣網絡交流和學習等;
(5)軍事訓練較多,課下復習時間少,知識前后銜接困難等。針對學員以上特點,我們依據教育心理學理論,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運用皮格馬利翁效應,激發學員學習動機
20世紀70年代,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將皮格馬利翁效應引入心理學和教育學,該概念旨在教師對學生有積極良好的期望,學生的成績就會有明顯提高,從而證明教師的期望和鼓勵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根據這一理論,作為軍校教員,我們應該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并激發學員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毅力。針對90后學員自尊心強,渴望得到關注的特點,皮格馬利翁效應的具體做法就是通過心理上的尊重,激發學員的內在學習動機。首先,面對學員出現的問題,要充分運用“賞識”教育手段,積極正面引導,少批評、少指責;其次,盡快記住每個學員的名字和特點,并在提問和點評作業時直呼其名,這樣,讓學員覺得你是真正注意到他,不是表面文章,學生才會接納你的想法;再次,發自內心地關心學員、愛護學員,對于學員確實存在的毛病,可以在作業點評時提醒他們,既解決問題,又不失他們的面子;另外,遇到有學員因近幾年的教學經驗表明,上述措施的確可以滿足學員心理特點,激發學員內在學習動機。
(二)基于人本主義教育思想,培養學員學習主動性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是以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基本理論為基礎的,其代表人物羅杰斯和馬斯洛認為,在教育和教學中應該從學生的心理需求出發,以學習者為中心,發揮學生潛能,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這些思想對于軍校教學改革同樣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并且對于解決軍校學員學習價值理解有偏差、求知欲不足和關注軍事裝備這兩個特點具有現實指導意義。針對部分軍校學員學習價值理解有偏差、求知欲不足的特點,我們在教學形式上,將學員置于主體地位。例如,在《激光技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主要采取兩種方法:首先,通過提問、討論和參與演示實驗等傳統方式將學員置于主體地位;其次,根據學員知識結構,合理設置疑問,引導學員從思維上,主動參與思考。這樣,無論從形式,還是思維上,都是以學員為中心,從而充分發揮學員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其思維主動性。針對三年級軍校學員已經逐步了解第一任職需求,格外關注軍事裝備的特點,我們在教學內容上,將軍事裝備融入教學。其具體方法:一方面我們針對專業基礎課程的特點,將軍校學員真正關心的、與專業知識相關的激光武器和激光裝備這一“軍事應用背景”貫穿始終,充分突出軍?;A課程教學的軍事應用特點,不斷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則將后續激光裝備課程中用到的知識,反復強調,提前幫他們做好鋪墊。這樣,學員時刻知道自己為什么學、怎么學,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自然就得以發掘。
(三)采用新穎教學手段,激發學員好奇心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學習的內在動力,人和其他很多高等動物都具有強烈的認知好奇心。巴特勒曾經做過實驗:將猴子放在一個封閉的小房間內,墻上開兩個窗戶,分別涂有黃色和藍色。每打開一次藍色的窗戶,就可以看到實驗室里人的活動30秒。猴子很快就學會辨別這兩個顏色,不停打開藍色窗戶。對打開窗戶這一反應的強化被認為是好奇心的滿足。新穎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是激發學員好奇心的有效方法。針對90后學員信息化程度高、接收新實物快的特點,我們在教學手段上,就可以與時俱進地引入能夠促進學員學習的所有方法和手段。例如,我們利用Matlab軟件,構建了多款GUI仿真平臺,可以將理論與仿真結果實時呈現。另外,針對激光設備體積大,調試困難,不易搬進課堂的特點,我們借助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優勢,突破傳統理論課程對實驗演示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將網絡虛擬實驗引入課堂教學。這樣,既可以增加學員對知識的形象認知,又可以讓學員與后續實驗課程前后呼應,同時,還有助于學員課下自主學習。在板書的書寫方式上,我們也選取一些更為恰當的凝練方式,比如思維導圖和圖表等,從而清晰呈現整節課的思維過程,便于幫助學員理清脈絡,記憶內容。
(四)運用正向遷移理論,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學習遷移早就為人們所熟知,我國古人就有“觸類旁通”、“聞一知十”之說。孔子亦云:“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些現象從心理學角度講都是指學習遷移現象。教育心理學所研究的學習遷移,特指一種學習對于另一種學習的影響。實踐表明,學習遷移對于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的提高均有重要作用。針對軍事訓練較多,課下復習時間少,知識前后銜接困難的特點,我們利用正向遷移理論,合理設計和安排教學內容,達到使學生的知識經驗前后銜接的目的。例如,在《激光技術》課程中的調Q技術一節中,教材內容按照概念,原理和方法安排,學生普遍反映學習困難,原因在于該知識與以往知識結合不緊密。為此,我們對教學內容進行了重新整合,以激光測距機的研制過程為主線,逐步引導學員利用前面的知識,分析和解決在激光測距機的研制過程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具體而言:首先,利用軍校學員熟悉的武器裝備和戰爭實例,引出調Q技術,激發學員學習興趣;然后,引導學員利用《物理光學》的知識,分析激光測距的原理及其對脈沖激光的要求,得出調Q的目的;接著,通過引導學員分析前面學過的普通脈沖激光的產生機理,找到調Q的突破點———調振蕩閾值,在此基礎上,逐一分析調閾值與調損耗、調Q之間的關系,得到調Q的原理和要求,進而概括調Q技術的概念;再接著,利用學員前面所學的損耗機理和《光電技術》課程中光開關的知識,逐個分析調Q的方法;最后,在總結電光調Q特點和本次內容的基礎上,再次提出問題,引出下節課內容。顯然,設計后的教學內容始終以先修知識為基礎,故而可以引導學生對以往知識進行前后銜接和運用,產生有效的正向學習遷移。
二、結語
教育心理學對于軍校教學的影響毋庸置疑,軍校教員也應該將課程與教育心理學緊密結合。皮格馬利翁效應即教學中的情感因素,羅杰斯和馬斯洛為代表的人本主義教育思想等教育心理學理論均為軍校教學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本文遵循教育心理學規律,針對新時期90后軍校學員特點,分析了在激光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所采取的一些具體方法和手段,從而進一步提升了軍校教學效果。
作者:殷建玲 沈學舉 胡文剛 陳玉丹 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械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