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比較視角下的高教發展沿革研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比較視角下的高教發展沿革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比較視角下的高教發展沿革研究

英、德高等教育的發展特點

英國高等教育的演進方向(1)作為近代教育的策源地之一,英國擁有牛津和劍橋兩所世界聞名的高校,即使到現在,這兩所高校也是世界高等教育界的翹楚。但是也正因為這兩所高校的盛名,導致英國高等教育具有濃厚的保守色彩,這兩所大學強烈的排外性導致了其他大學不能正常問世。大約到了1828年,英國的一些有識之士才鑒于牛津和劍橋不招收非教徒入學的情況,開始著手為非信教者創辦大學。但是即使到了1928年,旨在創立一所“打破宗教信仰、社會階級、性別等限制的維護學術研究、言論自由”的大學的做法依然受到了阻撓,最終僅僅在政府的介入下成立了一個以權威考試著稱的倫敦大學[1]。(2)在工業革命帶動下,英國高等教育的現代化開始快速推進。18世紀中期,歐洲工業革命不斷推進,英國開始意識到發展技術學院的重要性,成立了科學與藝術部,并在1889年第一次通過了一項技術教育法。在這種情況下,重視科學技術方面教育、女子進入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等的出現、發展表明英國的高等教育的保守性也在被不斷突破。不過英國現代高等教育體制的確立卻是二戰之后的事情。英國通過將學院升格為大學來滿足學生增多的需求,但是大學卻通過提高門檻來應對這種情況,因此,1963年羅賓斯委員會出臺了羅賓斯報告,旨在打造可以為有能力和造詣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提供足夠就業機會的高等教育體系。不過,現實的發展需求戰勝了英國傳統意義上的大學,在傳統大學之外,多科技術學院和其他學院迅速發展,甚至讓傳統意義的大學都感受到壓力,呈現出“多科技術”的特征[2]。

德國高等教育的演進方向(1)德國的大學具有很好的延展性。與自己喜歡革命的法蘭西不同,德國雖然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但是它的高等教育卻有很好的延續性。德國高等教育主要包括兩個部分:大學和高等專科學校。大學在德國意味著承載更多的學術研究功能,它具有這項功能是擁有悠久的歷史傳承,其中一些大學的歷史已經有幾百年了,它們能夠建立的基礎就是“德國研究性大學”對研究的重視。此外,即使是后來建立的專科類院校,多數也不是新建立的,而是由其他類別的學校升格而來。此外,雖然曾經出現合并兩大類學校的愿望,但是幾經轉變,兩大功能學校并存依然是現實[3]。(2)高等專科學校是德國職業教育的主體。如果說法國對非大學類的高等教育機構的認可體現了務實一面的話,那么,德國高等教育則體現了對傳統的尊重。在德國,對職業技術教育的重視是超乎尋常的,發展職業教育甚至被認為是德國在二戰后依然快速復興的秘密之一。德國的高等教育主要是在學校完成,在中等教育階段就開展職業教育,德國的高等專科學校在德國的高等職業教育中起著支柱的作用。甚至在1976年制定《高等專科學校總綱》之后,有些人認為它會使德國的高等教育由大學和高等專科學校兩類發展為以高等專科學校為主要模式的單一類型。(3)政府撥款和學術自由并存。在德國,政府強勢是典型的特點,這不僅體現在黑格爾、馬克思的哲學和政治學思想中,而且也是自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以來就一直延續的傳統。現在雖然實現了聯邦制,德國高等教育政策也有十六個對高等教育有重大影響的州來制定,高校的財政撥款也對政府有很大的依賴性[3]。但是,在德國的高校中,學術自由卻是極受尊重,重視大學研究功能,大學教授們有權決定教學和研究,以及對大學內部的其他事務做出決定。即使在20世紀80年代以來,德國的高等教育為了更具活力和競爭力,在一定程度上引入了競爭機制,但是尊重學術自由并不受此影響。正是對學術自由的尊重,我們看到即使二戰之后美、蘇等國家從這里挖走了眾多的科學人才,但是德國的學術競爭力依然處于領先地位。

美、日高等教育沿革的特點

美、日高等教育的發展與英、法、德三國相比,體現出了明顯的后發優勢。美國作為由歐洲國家移民形成的國家,它對歐洲的繼承可以說是批判性的繼承,而日本作為一個力圖富國強民的東方國家,它對西方高等教育的引入則經歷由早期的功利性發展高等教育到目前的獨具特點的過程。

美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特點美國最初是作為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而存在的,因此,其最初的大學也與英國有相似性。早在殖民地時期,就仿效牛津與劍橋建立了9所大學,其中包括哈佛學院、威廉瑪麗學院、耶魯學院等。這些學校均為私立學校,宗教色彩濃厚,均由教會創辦。這些學校可以看作美國高等教育的源頭,但是由于其具有濃厚的歐洲大學色彩,美國此時還沒有建立,也沒有形成統一的高等教育發展政策,所以還不能稱之為美國式的高等教育,只能稱之為源頭。(1)獨立戰爭之后,對于建立美國式的高等教育呼聲日益高漲,很多政治家也提出了自己的設想,總體而言包括以下內容:教育要適合自治的需要;教育應反映發展中國家的需要;教育應該是實效的,而不是古典的或點綴的;教育應該是美國式而不是歐洲式的。不難看出,發展各國特色的高等教育是具有普遍意義的。進入19世紀之后,美國開始了州立大學的建立,即作為政府事業的公立大學的建設。由此也開啟美國從建設學院到建設綜合大學的階段,此時的大學呈現出了公立、綜合性、世俗性等特點,美國特色初步呈現。而由林肯簽署的《莫利爾贈地法》頒布之后,更是推動了美國州立大學的建設潮。(2)隨著美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持續推動高等教育發展,培養更加高級的人才,增強高等教育的研究能力,成了美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新趨勢。在19世紀后半段,美國開始嘗試借鑒德國大學模式,發展自己的研究型大學。哈佛大學、康奈爾大學、耶魯大學都曾做過這種嘗試,不過普遍認為對美國研究型大學的建立產生重要影響的是1876年創辦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這所大學的建立使得研究生首次居于大學教育的首要地位,并且引領了美國大學發展方向。到20世紀初期,美國的高等教育逐漸形成了學士、碩士、博士的高等教育培養體系,并成為世界高等教育效仿的對象[1]。

日本高等教育的發展特點作為一個地域上的東亞國家,日本雖然提出“脫亞入歐”等國家戰略,力圖使自己涂上西方的色彩,但是其西方化的努力就足以說明,日本社會各個層面的發展在近代以來實際上經歷了一次巨變,其現代高等教育也是伴隨著這次社會巨變產生和發展的。隨著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變遷,日本的高等教育經過改革、發展、整頓、提高的階段,已經由精英教育走向了大眾教育階段。(1)日本1877年創辦標志近代高等教育開端的東京大學,1882年頒布新學制,1886年全面引進西方高等教育辦學模式、教學方式和課程設置,形成了工學、農學、經濟學、商學等應用技術學科,與傳統的法學、理學、文學、醫學等學科組成的近代高等教育的學科體系。直到二戰結束前,日本一直延續了這一辦學模式。它以“國家主義”為理念,以“富國強兵”為宗旨,是一種“精英主義”的國家教育,不過1918年12月日本政府頒發的《大學令》和《高等學校令》,對促進官學和私學的發展,形成多元化多層次的大學制度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由于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掛鉤,日本社會出現了對接受學歷教育的熱情。(2)從1945年戰敗到1952年《舊金山和約》生效的七年,日本史稱“占領期”。其間在美國主導下日本對政治、經濟和文化教育等領域進行了全面改革。先后頒布了新的《教育基本法》、《學校教育法》和《大學設置基準》等法律文件。此次教育改革,以民主化為核心理念,按照美國模式,于1949年建立了新大學制度。但是取消“國家主義”、取消日本多元的教育模式實行四年制單一的教育模式等做法明顯不符合日本的現實,這種完全照搬的做法在《舊金山合約》簽署、日本恢復主權之后得到調整,短期大學、高等專門學校和專修學校開始出現。(3)隨著二戰后經濟的不斷發展,日本的高等教育發展也進入了高速發展的階段。首先出現的便是高等教育大眾化,自日本“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對發展教育就達成了共識,而隨著高等教育體制不斷完善,20世紀60年代,在各項政策的推動下,高等教育在學人數占適齡人口(18~21歲)的比例于1963年達到15.5%,先于歐洲各國實現了“高等教育大眾化”。之后由于高等教育的快速擴張帶來了教學質量的下降,日本開始通過改革高等教育考試、密切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關系等方式來提升高等教育質量。而隨著人口的變換,擴大高等教育在社會中的作用,增強高校辦學自主性,成了改革的新方向。由此不難看出,日本高等教育對于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具有很強的可借鑒性[4]。

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特點

新中國成立之后,在學習蘇聯、獨立自主、強化社會主義教育等因素的影響下,我國的高等教育進入了新的階段,不過由于“”的影響,高等教育的發展出現了很大的斷層,也直接導致了我國的高等教育發展出現了停滯。改革開放之后,高考恢復、市場化改革、高校合并、重點高校建設等措施,都讓我國的高等教育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一)新中國成立之前的高等教育制度我國的高等教育發展具有很強的后發國家特點,加之擁有長時間令人自豪的民族發展史,因此,在引進現代教育制度時經歷了一定的困難時期。但是隨著落后局面確定無疑之后,又出現了一種近乎狂熱的學習國外高等教育階段。不過由于這一階段的高等教育依然是少數人的專利,所以雖然成就斐然,但是相對于整個中國民眾而言,依然是精英教育階段。此時,我國的高等教育主要借鑒國外先進國家的教育制度。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出現了一批培養外語人才和軍事技術人才的專門學校。它們不是培養作為各級封建官吏的“治才”,而是培養通曉各國語言和技術(特別是軍事技術)的所謂“藝才”。最典型的代表即是1862年成立的京師同文館和1867年創辦的福建船政學堂。這個時期的學習充分體現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但是由于沒有對等的初等教育,所以將其稱為高等教育只是因為它確實是近代中國高等教育的起點。19世紀末20世紀初,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時期。天津中西學堂、上海南洋公學、浙江求是書院和京師大學堂等中國近代大學的雛形出現。而由于中日甲午海戰失敗以及中日相近的原因,無論是理論層面、制度層面還是實踐層面,都彌漫著一種濃厚的“以日為師”的氛圍。1898年創辦的京師大學堂的第一份章程就是由梁啟超“略取日本學規,參以本國情形草定規則八十余條”,即主要是參照日本東京大學的規程制定的。《癸卯學制》中有關高等教育的條文也幾乎與日本學制中的相關規定一致。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為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發展提供了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至新中國成立之前可以說是中國高等教育發展模式的多元化時期。一方面,以蔡元培大批熟悉西方高等教育的飽學之士進駐大學,開創了我國高等教育的民主、科學風氣;另一方面,一些西方人士也到中國組建完全西方式的大學,例如燕京大學、圣約翰大學等,直接引入了西方式的高等教育模式。而當時的政治大環境也為高等教育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較為寬松的條件,雖然軍閥混戰從未停止,這使得我國的高等教育在招生和硬件條件上有很大的不足,但是這也讓大學在自我發展上有了寬松的條件,因此,也在當時產生了一批特色鮮明的大學和學科,有些學科甚至具有世界影響力。而且,由于從不同國家留學歸來的精英開始執掌大學,當時的高校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特色,蔡元培以德國高等教育為模式對北京大學進行深刻改造,東南大學在留美歸國的教育博士郭秉文主持下以美國大學為榜樣。

(二)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之前的高等教育特點1950年6月,第一個全國高等教育會議召開,制定了新中國第一個高等教育法規———《高等學校暫行規程》,該章程著力強調了高等教育要為人民服務,強調培養工農出身的知識分子。這一思想的確立擴大了高等教育的輻射范圍,初步展示出其走出精英教育的方向。與此同時,該章程也初步達成了兩個共識:一是高等教育應該集中統一管理,而不是各自為政、各自為戶的無政府狀態,高等教育的布局和發展要做到有計劃;二是改變過去盲目崇拜歐美大學的做法,確立了向蘇聯高等教育學習的方向,改革高等教育。隨后,收回高等教育主權、院系調整、改革舊的教學內容等工作相繼開展。雖然當時有人指出,這種完全以蘇聯為師的做法會破壞高等教育的多樣性,但是在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建設浪潮中,這種觀點基本被忽略掉了。之后,針對提升高等教育教學質量推出了一系列的方針政策,但是改造舊的高等教育始終是一個揮之不去的主題,各種思想運動不斷地沖擊著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直到“”爆發,高等教育甚至在一段時間內停止了招生。但是很明顯,高等教育停止招生對于繼續培養高級人才進行現代化建設的中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而且也給現實工作的開展造成了不小的困難。我們看到,到1970年的時候,我國的高等教育招生逐漸恢復。當然,由于“”的影響,這個時期的高等教育發展依然非常緩慢,而且由于基礎教育受到很大的沖擊,所以高等教育招生主要以推薦為主,再加上高校教師隊伍由于各種批斗而變得凌亂不整,所以學生的質量也就顯得有些參差不齊,更談不上實現突破。

(三)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特點“”結束之后,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逐漸成為社會發展的主體。恢復高考也就成了非常迫切的工作,1977年,國家做出了恢復高考的決定,自此我國的高等教育發展走上了健康發展的軌道。在全國建設上明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之后,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逐漸改變了三大改造之后確立的計劃經濟,商品經濟逐漸發展,而這也給高校畢業就業帶來了新的契機。1989年,為了適應新的高等教育就業形勢,以分配為主,實現就業雙向選擇的高等教育政策開始推出。這也意味著高校向市場化邁進了一大步。1992年,黨的十三大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標。同時期,建設一批高質量高校的方針政策也開始醞釀,并最終形成了眾所周知的“211工程”計劃。此外,成人高等教育、民辦高校也開始發展,運用多種手段發展高等教育已經成為重中之重。1996年,我國的高等教育就業政策發生了巨大變化,1989年以來的雙軌制被取消,徹底由計劃指向轉為了市場指向。隨后,《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分別于1998年和2002年頒布施行,1998年還提出了建設研究型高校的“985”工程。如果再考慮到高校擴招以及高校合并政策,我們不難看出,加快高等教育發展步伐是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確立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主要方向。但是不可否認,快速的擴張促進我國高等教育在推動高等教育大眾化方面做出巨大的貢獻。不過,戶籍制度與高考掛鉤、高等教育腐敗、過分注重硬件設施建設、應試教育、地區發展不平衡、高校脫離地方經濟建設、過度高而全的大學模式、職業教育遭到忽視等現象依然昭示我們,我國的高等教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未來實現我國高等教育持續發展的原則

(一)將“終身教育”確立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目標從世界發達國家的高等教育的發展來看,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完善,發展“終身教育”已經成為其最終的目標。各國的教育不僅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職業教育、傳統大學教育等多種模式的高等教育,同時針對進入社會的人才也提供各種學歷和非學歷教育。普及高等教育已經成為各國追求的目標,為有能力、有興趣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提供充足的高等教育已經成為世界發達國家的目標。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培養學生能力也已經成為各國的奮斗目標。毫無疑問,上述轉變是適應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結果,因此,我國要保持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明確“終身教育”理念也顯得非常重要。具體來講,首先,我們應該繼續增加高等教育供給數量,為學生選擇適合自身的高等教育提供條件。其次,我們應該加大高校的自治權,鼓勵高校根據自身特點,發展獨具特色的高等教育。再次,我們應該逐漸改革和完善我國高等教育評估方法,促進我國高等教育考核方式的改善,讓高校真正成為讀書培養能力的地方,而不是讀書考試的地方。最后,我們應該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逐步改進高等教育招生方式,進而為改變學生應試教育心態、將精力真正放在提升自我能力上創造條件。

(二)積極推動高等教育發展貼近國家和地區實際情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國社會發展的首要準則,在高等教育中也不例外。在實際的教育活動中,我們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斷發展創新,2007年以來加入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強化學生對社會主義及國家的熱愛之情,隨著社會主義建設理念的不斷發展,整個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也不斷完善。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我國高等教育發展過程中依然有脫離實際的情況,在高等教育的發展過程中,運動式的發展依然存在。以高校合并為例,因為它可以提升高等教育資源的利用率,因此,全國掀起了一股高校合并的大潮,浙大、吉大、西南大學等一系列超大規模的高校開始涌現,但是我們不難看到,有些高校在合并過程中并沒有很好地實現資源整合,反而導致了自身出現了問題。另外,民辦高校的井噴式發展雖然為我國的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創造了前提條件,但是一批資質不夠的大學也著實影響我國高等教育的整體質量。因此,在高等教育發展過程中,建設有利于促進高等教育貼近現實的機制就顯得非常必要。首先,我國的高等教育發展體制應該區分教育與省級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中作用,教育部應將除思想政治教育這樣統攝全局的課程之外的其他課程監督權下放給各級地方政府教育部門,同時將課程和教材的制定權和選擇權下放給各大高校,提升學校的學術自由和校本課程建設能力,進而提升其自主創新能力。其次,地方教育部門應該加強對地方經濟社會的研究,積極引導本地高校發展與地區經濟緊密結合的院系及課程,進而提升高校服務社會的能力。最后,各個高校也應該加強與地方政府及企業的合作,建設貼近生產的產學研發展基地。

(三)提升高校獨立自主能力,建設面向市場的高等學校毫無疑問,對于中國來說,高等學校要實現突破式發展,重點扶持一批高校的政策是值得提倡的。事實也證明,高等學校在“211”“985”等工程實施以來,實現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為國計民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隨著整個社會的不斷發展,這種持續扶持某些重點高校的政策也導致了不少的問題。其中,一些高校因為長期獲得重大項目的原因,養成了等靠要的習慣;因為重點高校過于集中,導致了整個國家的高等教育資源出現了分配不公平的問題,加之不同地區之間發展差距越來越大,高校資源分配不公平問題顯得越來越嚴重。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作為重點扶持的高等學府,我國的高等學校在世界高校的競爭力仍然沒有實現巨大的突破。以北大、清華為例,其在世界高校中的排名近年來并沒有顯著提升,遑論與哈佛、牛津這樣的世界級名校相比,就是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這樣一些歷史并不悠久的院校也大有超越北大、清華的趨勢。因此,要提升我國高校的科研水準和教學質量,單純依靠政府扶持顯然是不夠的,更要提升高校的自我造血能力。就此來看,美國高校的發展值得我們注意,美國的常青藤聯盟高校絕大多數都是私立高校,它們的發展更多地需要高校自行募捐,而不是政府支持。所以,國家對于那些地理位置優越、已經長期獲得政策支持的高校應該逐漸減少資金扶持,相反對于地理位置偏僻、長期缺乏支持的高校應該加大扶持力度,進而實現整個國家的高等教育平衡化。只有這樣,高校才能通過積極變革招生政策,積極主動地走向社會,繼而實現自我持續健康地發展。

作者:張曉蕊 單位:新鄉學院 新聞傳播系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一级高清片免费一级 | 久久亚洲国产 | 欧美一级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 | 97在线观看成人免费视频 | 日韩欧美在线视频 | 一色屋色费精品视频在线看 | 日本免费视 | 久久免费视频6 |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男女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推出 | 欧美亚洲中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 久草首页在线 | 中文在线免费视频 | 久久这里有精品视频 | 日本一区二区高清不卡 |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 | 国产日本三级欧美三级妇三级四 | 国产玖玖玖精品视频 |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免看 | 免费一级a毛片在线播放视 免费一级α片在线观看 | 日本三级2021最新理论在线观看 | 国产农村乱 | 99在线热播精品免费 | 久久中文亚洲国产 | 日韩久久综合 | 久久国产a | 成人亚洲网站 | 日本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加 | 国产一级aaa全黄毛片 | rion美乳弹出来四虎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片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 久草免费手机视频 | 欧美成人精品久久精品 | 亚洲精品在线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