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教學模式下的教育改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明確教學重點,以欣賞美術為重點
美術是人類宣泄情感的一個渠道,通過畫畫聯系生活實際情景,以不同形式的畫面將情感呈現出來。現代高中美術教學不僅僅是將美術當成一門學習美術技法的課程,舒緩壓力的好方法,更將它當成是陶冶學生情操和學習文化的課程。教師的工作主要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美術教學最主要的是激發學生的想象創造力,過于注重煩瑣的美術技法將堵塞學生思考美術的能力,只有學生投入到美術創作中去,美術技法自然而然的吸收到,同樣程度上激勵學生打破傳統美術學習方法,對傳統美術加以創作。例如,在欣賞中國古代所畫的梅、竹子水墨畫和西方的水彩油畫《向日葵》時,教師提問學生中國國畫和西方油畫的區別,鼓勵學生就各自的不同觀點大膽發言,教師從旁引導,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思考,把握美學思想。一則故事,一小孩將雞蛋畫得比母雞要大,一教師就批評了這小孩畫畫脫離了現實,但另一教育家認為這是教師對學生自主創造能力的扼殺。通過上則故事,也將提醒高中美術教學更多的是注重學生思考美術,欣賞美術的教學模式。同樣地,也要在著重每個美術作品形式和技法上進行創新,尊重每個學生的美術成果,平等對待不同層次的學生。
二、培養學生學習美術興趣,以輕松教學為主
現高中學生學習負擔沉重,普遍認為學習美術是增加自身學習的負擔。然而不知,學生可通過學習美術將自身的情緒宣泄出去,達到排壓吸收的作用。不同的教師教學方式有不同的教學效果,學生吸收到學習知識的前提條件是學生以輕松的方式主動去接觸和學習美術。教學聯系生活,貼近生活,再引用一些有趣的話題,例如,親筆簽名,聯系實際生活中的明星簽名,可以將中國不同的書法應用到親筆簽名上去。學生一邊娛樂,一邊學習古代書法知識,達到活躍課堂氣氛,輕松教學的目的。再例如,利用ppt、word等文件和視頻將書法知識和美術作品呈現在學生眼前,增加學生教材知識之余,讓學生多接觸教材以外的美術作品,增加課外知識,陶冶情操,舒緩學習上的壓力,達到吸引學生自主學習美術的教學目標。
三、設計美術課后任務,鼓勵學生接觸美術作品
課程教學不能算學生在課堂真正意義上學到美術知識,課后在不給學生造成沉重的學習壓力下,適當的對學生設定簡單的教學任務,要求學生在不同的生活環境下,將自己有感觸的畫面即時畫下來,或者將自己不同的心情概括出來,與周圍的人分享,或者自發組織學生課外寫生,聯系師生感情,分享美術心得,參觀不同的美術作品,以及參觀各種的文物和游覽不同的風景,將內心情感進一步升華,通過這些了解美術精髓。通過學生參與活動,將每一種作品代表的時代、社會、民族精神用作品形式把社會上深層次的內涵和更隱蔽的意蘊傳達給學生,對美術表面上的喜歡達不到學生繼續探索和創作美術作品的目的。例如,參觀中國古箏、古典裝飾、古典服飾、古建筑等等能體現中華民族時代特征和精神的物體,更深了解美術。鼓勵學生接觸美術作品,集中學生關注力度,達到一定成效,就要通過不間斷刺激學生學習興趣,保持學生對探索美術的熱情,培養學生學習美術意識、增強學習興趣。
四、注重發展高中美術教育
一些高校往往將美術課程當成一門不被重視的學科,現考試模式下,發展理科綜合科考試和文科綜合科考試,在一方面導致各文理科學生學習不全面的現象,另一方面對于藝術課更不用說,普遍不被重視。在許多藝術課影響英語、數學等“專業課”,將美術課在課程中剔除的喊聲中,不妨改變教學模式,注意教學尺度和重心,重視對美術教師進行教學培訓,提高教學水平;另外,學校將美術比賽設立到領取獎學金的一部分學分上,注重宣傳,鼓勵學生自愿參賽。學校加強美術師資的同時,應更注重美術教學設備和教學空間,良好的教學環境讓美術教學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將有優良美術成績的學生送往更專業的學校進行培養,美術教師之間加強教學交流,到各院校進行學術交流。再一個要注意的是,高中美術教學中,防止教師對學生“放養式”教學和引導教學的混淆,避免引導學生向放養學生學習的方式過渡,不能達到引導作用,反而令學生失去學習美術的初衷和興趣。
五、結語
新課改下的教育不僅是要求教師專業教學,更注重的是學生全面發展,并在取得成績的保證下,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高考壓力,高中美術教學面臨更大的壓力,在此情況下,要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美術教師在學校的支持下要轉變傳統教學模式,反思以往教學模式,對此進行創新,引導學生自主創新思維,培養更多優秀學生,逐漸提高美術課程在眾多課程中的影響力。這將是一項對學校和美術教師艱巨的美術教學改革挑戰。
作者:焦冬雪 單位:河北衡水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