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音樂教育教學的目標維度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音樂作為一門具有專業理論知識的專門學科,在綜合性大學和專業性大學內都受到校內外人士以及社會大眾的關注,但目前,部分高校音樂教育教學依然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亟待解決,例如發展速度過快、教育質量較差、教育定位模糊、目標意識薄弱等主要問題。由此,我國高校音樂教育教學應著力于目前我國教育實踐,結合我國教育形勢與政策,從實際情況出發,擬定符合各個高校自身的音樂教學發展規劃,致力于提升高校音樂教學發展質量,提升音樂專業學生的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促進我國音樂教育教學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音樂教育教學目標
在黨、國家和政府的領導下,我國教育事業蓬勃發展,黨的明確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我黨自改革開放以來始終貫徹的教育方針。新時代的大學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大學,是符合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總體目標和方向的,在教育事業逐步發展的今天,要求高校建設同時展需求緊緊聯系起來,扣緊時代主題,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將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貫穿到高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在繼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積極借鑒國外優秀文化和優秀教育經驗,以“立德樹人”為教育總方針和原則,把握好當下新時代教育特色。在藝術教學上,首先在高校,要把握好音樂課程的重要性,切實提升音樂課堂的教育教學質量,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主動地參與到音樂學習中來,以促進音樂教育教學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提高音樂專業學生的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
一、新時代高校音樂教育教學現狀
新時代高校音樂教育教學質量的好壞關乎著國家整體教育實力,當前,我國高校音樂教育教學的總體實力有待提高。音樂教育教學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人民群體素質的提升與國家整體素質息息相關,同時也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存在著顯著的關聯。音樂作品是人類文化精神的重要表現載體,音樂作品通過其極富感染力、創造力、表現力的表現方式給人們傳達美好的精神訴求和音樂韻律,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審美標準,給人們的內心世界帶去豐富的“養料”,陶冶人們的情操,激發人們內心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音樂具有強大的功能,它能夠通過美好的音律凈化人的心靈、塑造人的品格、開發人的智力,是一種巨大的精神物質產品。目前,九年義務教育的作用和影響依然持續影響著我國整體教育實力和水準,孩子們長時期在學習書本主要文化知識時難免會產生或大或小的心理壓力,尤其是到了高中階段,面臨著高考的壓力,平日的體育課和音樂課都被主要的文化課所取代,學生們的學習壓力過大。我們不可忽視掉的是,音樂課程在學習階段對于減輕學生壓力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國高校學生總體音樂素質和音樂水平不高,很多學生不會看簡單的樂譜,對于過去的古典音樂關注度不高,大多數人將目光只聚焦于流行音樂,對于古典音樂關注少之又少,大部分人只是關注音樂歌曲本身,對于音樂知識、音樂背景、音樂欣賞的關注很少,對于音樂的欣賞只是停留在對歌曲旋律的欣賞,并沒有從歌曲創作、歌曲背景、歌曲歌詞去綜合考慮,音樂知識涵養還有待提升。對于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說,他們自身音樂知識基礎、專業技能都高于其他專業的學生,但文化知識水平較低。因此,新時代高校應當從目光從局部轉移到整體,力求提升高校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音樂教育教學的目標維度
新時代高校音樂教育教學的目標維度應該在掌握大局的同時涵蓋音樂專業教育的著力點,目標的樹立影響著音樂教育教學的質量,樹立高校音樂教育教學的目標要從學生人才培養的側重點切入,明確應該樹立什么樣的人才、怎樣樹立人才,并立足于學生的個體差異綜合考慮教育教學目標,將教學目標的設定合乎學校學生實際,切勿好高騖遠,脫離學生。一般情況下,專業性大學和綜合性大學在音樂教育教學上存在著差別,差別存在于人才培養目標、音樂課程安排、專業教學內容以及專業教學方式這四個主要維度上。綜合性大學音樂教育教學的著力點是培育綜合性素質的音樂專業學生,而專業性大學音樂教育教學的著力點是培育高水平專業技能的音樂專業學生,但實質上,目前我國高校音樂教育教學應當將兩大著力點綜合起來,在提升綜合素質的同時提升專業水平,兩大側重點并駕齊驅,以培養高素質、高水平的綜合性音樂專業人才為目標。
(一)以培養和提升音樂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
高校是人才培養的搖籃,是培養人、磨練人的主陣地,音樂專業學生在提升自身音樂技能水平的同時,要積極主動地學習文化知識,掌握大學生應該掌握的文化知識,致力于“德、智、體、美、勞”素質的全面提升,尤其是道德素質的提升。大學德育是高校教育的主心骨,對學生良好德性的培養是高校辦校的核心與關鍵,新時代高校要致力于培育全面發展的、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培養具有優秀道德品質和優質人格涵養的未來接班人。
(二)以切實提升音樂專業學生的音樂技能水平為目標
目前很多音樂專業的學生在校內校外對待音樂的學術態度不端正,對待音樂技能水平的提升不上心,部分學生抱有“敷衍了事、學學而已”的態度去對待,導致目前我國高校音樂專業整體實力還有待提升。音樂專業的學生不僅要掌握音樂基礎知識,還應對樂器、音樂背景、音樂欣賞等諸多方面進行培養,培養綜合性音樂技能水平人才,切實提升音樂專業學生的專業水準,推動我國高校音樂教育教學的整體實力。
三、提升我國新時代高校音樂教育教學質量的途徑
以培育目標為著眼點完善音樂課程設置與教育教學方法。首先,高校音樂教育教學要顯示一所大學的辦學特點和辦學宗旨,圍繞著辦學目標和辦學實際,把握各個學校的地區性和特殊性,擬定符合時展需求的音樂課程,完善音樂專業課程體系,同時優化音樂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改變以往單一的“老師講、學生聽”的陳舊方法,積極營造老師與學生融為一體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將多媒體和網絡運用到課堂上,豐富教學方式。其次,以培養目標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強音樂專業的接洽和協調發展。音樂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內化于心”的專業課程,對音樂的理解和掌握不是一個短暫的過程,需要學生對音樂用心地去體會。每個人由于自身的道德素質、文化基礎以及專業技能水平的層次不同,對音樂作品的體會也是不盡相同的,因此,音樂教育教學還要針對學生的差異性和不完整性去設計和完善課程內容以及教學方法。以培育目標為著眼點激發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用音樂教育逐步提升文化素質教育。天才的大腦不僅擁有超高的智商,同時也富有極強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對音樂作品的欣賞是一場不容小覷的“頭腦風暴”,是需要運用思維去體會、去想象,運用想象力和創造力去捕捉旋律最美好的瞬間,從而在腦海中形成對音樂最美好的記憶。對于音樂的學習和欣賞實則是對我們四肢與頭腦的訓練,頭腦和四肢的配合、磨合對我們自身生理和心理的提升也發揮著很大的作用。以建設“五位一體的美麗中國”為目標,切實提升新時代高校音樂教育教學的目標。自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明確提出“美麗中國”的概念,致力于將建設和諧美好的生態環境放在突出的位置,并逐步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融入其中,推動我國“五位一體”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步伐,這也為我國高校音樂教育教學的目標指定了明確的方向。音樂教育不是“一個人、一所學校”的教育,而是全體人民群體的素質教育,切實提升我國高校音樂素質教育,提升整體國家素質,為我國“美麗中國”的建設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孫菊生.在2018年全省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J].江西教育,2018,(07).
[2]常京霞.試論大學音樂教育中的人文素養[J].音樂大觀,2013,(09).
[3]趙意明.試論高素質音樂教育人才的培養[J].藝術探索,2003,(06):25-26.
[4]鄭莉.高素質音樂教育人才培養呼喚教師教育精品課程[J].中國音樂教育,2008,(03):43-46.
作者:周紅梅 單位:湖北省民族歌舞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