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問題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繼續教育的目的是通過自身學習或參加有組織的培訓,專業技術人員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提高專業知識、拓展創造能力和補充專業技術水平。對中小學教師來說,繼續教育一方面可以提高其學歷層次,更重要的是可以及時更新陳舊的知識和理念,從而擴大視野和完善知識結構,以適應社會發展和教育教學工作的新要求。
二、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教師參與繼續教育的功利性明顯,態度不積極。
相當一部分教師沒有從實質上認識到繼續教育的重要性,不愿意參加繼續教育,即使自愿參加,其目的都很明確:要么為了拿文憑,要么為了評職稱加分。而沒有認識到繼續教育是自身提高綜合素質和工作實際能力。因此,即便是組織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個別教師也是流于走形式,其實效不盡人意。
2.繼續教育課程設置缺乏針對性、教學方式、課程設置單一、培訓師資不強。
目培訓種類繁多但不系統,內容陳舊不能反映時展的要求。在培訓方式上,基本上是單一的講授式,枯燥無味的照本宣科,學員只能在下邊被動接受,根本談不上參與課堂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導致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如果是教育學院組織的培訓,教學效果相對來說會好的多,因為其自身具備較強的師資隊伍。而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培訓,往往沒有專職教師,臨時找一些領導或者幾個有名氣的教師講課,講的內容往往是大而全的東西,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完全不能滿足教師對自己學科新的教育理論接受和現代教育技術掌握。
3.中小學教師工作量大,時間難以保障。
中小學教師很難抽出專門時間來學習,工學矛盾突出。很多學校無法安排教師外出參加繼續教育,一旦教師出去學習沒有相應的教師代課。而很多繼續教育的時間都安排在工作時間,很多教師只能調課,回來后加班加點,甚至擠占星期天給學生補課。如此,繼續教育不僅不能實現初衷,反而給教師增添了負擔。即便是有些培訓安排在星期天或者假期,部分老師會因為占用了其休息時間而不愿意參加。
4.培訓經費由教師本人承擔,增加了教師的經濟負擔。
如今大多數中小學校無力承擔繼續教育經費,中小學教師外出學習與培訓的費用主要是本人自己承擔。尤其是偏遠、薄弱農村地區的中小學教師,工資本來就很低,培訓費用完全由個人承擔無疑增加了教師的經濟負擔。還有一些地方的教育培訓層次不高但名目繁多,培訓的費用較高,如果所需費用絕大部分由自己承擔,就大大影響了中小學教師參加繼續教育的積極性。
三、對繼續教育的思考與建議
1.為教師繼續教育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
教師繼續教育的實施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目前很多國家對教師在職進修都有專門的法律規定,然而在我國,教師繼續教育的法律法規尚不健全,沒有關于培訓時間和經費保障的規定。不過很多專家學者已經明確建議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師在職進修制度,國家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迫在眉睫。
2.適當放開教育專業碩士的招生。
可以說,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是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新方法,是一條提高中小學教師學歷與素質的重要途徑。教育專業碩士與學術型碩士不同,其培養過程以課程為主,并且較之學術型碩士,其更側重于實踐。同時,教師到大學學習,不僅可以學習到最前沿的理論和最新的教育理念,還可以親身體驗大學校園濃厚的學習與學術氛圍,可以近距離接觸到名師大家,這種耳濡目染的學習,必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若能參加教育專業碩士的學習,教師的素質和科研能力會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提升,同時,學歷層次的上升也有利于提高教師的自信心及社會地位,從而間接積極地影響到其教學的心態,提升教學水平。然而,遺憾的是,從目前的規定來看,教育專業碩士僅在在職中學教師中招生,小學教師尚未成為其招生對象,因此,筆者建議,可以適當放開教育專業碩士的招生,使中小學教師均具備參加學習的資格。
3.教育行政部門提升服務意識,帶頭轉變觀念。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樹立為教師服務的意識,根據當地教育發展的情況和教師的實際要求,開辦高水平高質量的繼續教育培訓,客觀考慮培訓的場地和時間,選擇距離較近的培訓場所,避免占用教師上課的時間,采取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減輕教師的負擔。同時教育行政部門要進一步轉變觀念,提高對教育理論學習的認識,把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當做一項重要任務常抓不懈,并積極為教師提供教育培訓的機會和條件,這樣才能把繼續教育切實辦成為廣大教師服務的途徑。
4.開展校本培訓,提升教師科研能力。
學校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開展校本培訓,可以彌補當前培訓的盲目性和片面性,提升教師培訓的針對性。積極利用優秀教師、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干教師開發適合自身的校本培訓資源,弘揚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教學特色,不斷豐富繼續教育的方式。同時鼓勵教師針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學術研究,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不斷形成濃厚的學術氛圍。
作者:夏倩倩 單位:廣安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