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法國圖書館員繼續教育的多元化合作機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法國圖書館員的職業繼續教育多年來逐漸形成了以國家立法為制度保障,立體化培訓網絡為主要力量,統一的信息平臺為渠道,圖書館員的職業生涯發展為導向的多元合作機制。詳細介紹該機制的主要內容,并結合我國圖書館員職業繼續教育現狀,給出具體的改善建議。
1法國圖書館員職業繼續教育歷史
法國對圖書館員的培養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圖書館事業和文化產業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在圖書館應用的普及,圖書館功能的不斷豐富以及公共需求的變化,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分類逐漸細化,工作內容豐富多樣,工作環境更加開放,圖書館員的初始教育難以滿足新形勢發展的需求。加強圖書館員的繼續教育,培養一支能夠適應新環境,迎接新挑戰的專業化館員隊伍成為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關鍵之一。另一方面,2010年歐盟通過《歐洲2020戰略》,提出“智慧型、可持續和包容性增長”的經濟發展戰略,該戰略突出了教育的重要地位,特別強調了職業教育和培訓的重要性。戰略中指出,終身教育和職業培訓會使更多公民受益。圍繞戰略目標,包括法國在內的歐盟各國把推動終身學習,發展職業教育,提高知識技能,增強就業競爭力作為優先發展目標之一[1]。在此雙重背景下,法國政府相繼頒布了多項法律法規,鼓勵從業人員終身學習,充分保障各行業職工接受職業繼續教育的權利,法國圖書館員的繼續教育也隨之獲得長足發展。目前法國圖書館員職業繼續教育形成了以國家立法為制度保障,立體化培訓網絡為主要力量,統一的信息平臺為渠道,圖書館員的職業生涯發展為導向的多元合作機制,在館員職業素養提高和館員隊伍專業化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法國圖書館員職業繼續教育多元化合作機制主要內容
2.1國家立法提供制度保障法國的圖書館員,無論其所屬機構歸國家或地方管理,都屬于公務員性質,圖書館員的繼續教育納入公共部門職員繼續教育的體系。1971年頒布的《關于終身教育職業繼續培訓組織法》,為員工接受繼續教育的權利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該法律規定所有雇員,無論其身處公共部門或私人機構,均享有接受繼續教育的權利[2]。隨后在1993年和2004年,法國政府又相繼出臺了《關于工作、就業和職業培訓五年法》和《關于終身職業培訓和社會對話法》兩部法律,對員工接受繼續教育的權利進行了進一步完善。隨著2008年歐盟《歐洲終身學習資格框架》的推出,法國政府又在2009年頒布了《關于終身職業培訓和就業指導法》,2011年頒布了《關于與培訓基金組織達成授權協議實施管理決定的法令》,使本國的繼續教育發展適應該框架的要求。第2009-1437號“關于職業培訓方針與職業培訓終身化”法令和第2014-288號“關于職業培訓和社會民主”法令均對面向從業人員的職業培訓進行闡釋,并提出以下目標:大力發展低水平、低學歷職工的職業培訓,以促進他們更新知識,完成職業轉換,也為其更好地融入職場做好準備;鼓勵并發展面向求職者的職業培訓;采取更多激勵措施,讓企業視職工培訓為一項投資而非支出;調整職業培訓的引導和監管方式等。在相繼出臺的多部法律的基礎上,2015年1月1日法國勞工部設立了個人培訓賬戶制度,成為法國公民依法接受終身職業培訓的憑據與保障。個人培訓賬戶制度對公民參加職業繼續教育的權利做出了更加詳盡的規定,其中明確規定,全職工作者每年享有24學時的免費帶薪培訓時間,該培訓時間存入虛擬的個人培訓賬戶中,可累計5年,即120學時;或每年接受15學時的培訓,至多累計8年。超出相應累計時限,培訓學時自動失效。兼職者的培訓學時按照工作時間比例來獲取。產假、因公病假或工傷假等對培訓學時不產生影響[3]。這種詳細的規定使得圖書館管理層在制定相關培訓規劃時能夠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圖書館員也可依照法律規定提出培訓需求,保障自身接受職業繼續教育的權利。2.2立體化培訓網絡為主要力量法國國家圖書館、公共信息圖書館、法國國立高級圖書情報學校、地區圖書館職業培訓中心和地區性信息技術培訓小組形成了一個從中央到地方的立體化培訓網絡,構成了法國圖書館員職業繼續教育的主要力量[4]。2.2.1法國國家圖書館法國國家圖書館除向本館員工提供職業繼續教育外,還向整個法國圖書館界提供繼續教育服務,涉及領域較為專業,主要包括數字圖書館的構成、館藏文獻保存、影像作品的揭示與保存、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文化遺產的回溯轉換等。2.2.2公共信息圖書館公共信息圖書館的主要使命有兩點:①通過藏品的持續更新和載體形式的多樣化,保障最廣泛的公眾參與文化活動的權利;②通過共享圖書館領域的創新舉措,促進整個公共圖書館領域的現代化進程。該館通過提供實習的方式承擔圖書館員職業繼續教育的職責。館內員工扮演實習生“導師”角色,將自己對圖書館實務和行業發展的總結與思考傳授給所帶的實習生,這對導師和實習生來說,都是不可多得的學習機會。2.2.3法國國立高級圖書情報學校法國國立高級圖書情報學校提供的繼續教育計劃通常與地區圖書館職業培訓中心和地區性信息技術培訓小組合作進行,一般分為機構及其管理、館藏與文獻發展政策、公眾與服務和信息化與通信新技術四大主題,每個主題又細分為若干模塊。培訓計劃會根據報名人數進行調整,每年的培訓內容都會在上一年度的基礎上更新1/3。除面授課程外,該校也提供互動性的遠程培訓服務。2.2.4地區圖書館職業培訓中心地區性圖書館職業培訓中心成立于19世紀80年代法國地方分權和高校教育制度改革的雙重背景下。培訓中心以高校為依托,目前在法國境內共有12所。地區性圖書館職業培訓中心的任務包括:①向轄區內所有類型的圖書館員提供和圖書館、書籍和文獻相關的培訓;②提供圖書館職業資格考試培訓;③參與組織圖書館學相關專業大學文憑考試培訓;④向公眾提供圖書館職業相關文獻。2.2.5地區性信息技術培訓小組地區性信息技術培訓小組共有7個,職責包括:①對轄區內的圖書館員工進行信息技術方面的培訓,尤其是對高校圖書館員提供實習和培訓;②對圖書館界信息技術和數字資源的發展進行追蹤研究;③在必要時向其他類型的培訓機構提供協助。常見的培訓主題包括信息系統和信息工具的介紹,按學科分類的資源介紹,圖書館信息技術歷史、發展和挑戰以及數字出版等。上述五大機構較為完善地覆蓋了整個圖書館行業,也兼顧了圖書館員群體中不同學歷、不同專業和不同崗位人員的不同需求。不同機構之間既有各自明確的使命、任務和專業方向,又相互協作,互通互補。2.3統一信息平臺為渠道為統籌不同機構提供的圖書館員職業繼續教育信息,促進相關信息在全國圖書館范圍內的傳播,使圖書館員及時、便捷地獲取所需的繼續教育信息,法國國立高級圖書情報學校牽頭搭建了一個全國性的圖書館從業者職業繼續教育信息平臺———BIBDOCFormation(http://www.formations-bibdoc.fr)。該網站2011年2月份上線,整合了所有提供圖書館、文獻和信息科學領域繼續教育的公共機構所提供的培訓、實習信息。網站由法國高等教育與研究部提供資金支持,國立高級圖書情報學校負責定期更新與維護。圖書館從業者在網站注冊后,即可根據自己的個人能力、職業需求和時間安排,選擇合適的培訓,在線申請,通過審核后即可參加。該平臺整合的繼續教育信息數量眾多,主題涵蓋了圖書館學和信息科學領域的各個方面,信息時效性強,方便圖書館職員合理安排工作時間,結合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培訓計劃。截至2018年1月18日,該平臺已經2018年各類職業繼續教育和實習、游學等信息共計482條,其中439條由上述五類機構提供,約占總培訓量的91.1%。其中12所地區圖書館職業培訓中心共提供培訓信息293條,約占總培訓量的60.8%。該平臺的職業繼續教育信息,除常規的時間、地點、培訓機構、培訓目標、預期結果、培訓方式、費用等信息外,還對培訓的目標群體、參加培訓所需的初始技能做出了明確的描述。培訓課程規劃詳細,目標群體清晰,培訓結果明確,方便圖書館員對自身能力進行合理評估,并根據實際需求和個人能力做出恰當的選擇與取舍,最大限度地避免時間、精力和培訓資源的浪費,最終實現高效實用、目的明確、收益可期的學習活動。通過統一平臺集中培訓信息,最大限度提高了培訓信息在整個圖書館體系內的公開性和透明度,構建起一個立體化、網絡化的圖書館員繼續教育體系,在圖書館工作的各類人員都可以方便快捷地接觸到所有培訓信息,并綜合考慮自身能力、培訓需求和職業規劃等因素,選擇合適的機構和培訓課程。這種打破機構壁壘,分工協作、互通互補的培訓系統,極大地促進了知識和經驗在整個圖書館界的順暢流通,也對個人職業素養的提高和職業生涯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2.4以館員職業生涯發展為導向職業繼續教育以終生學習為出發點,以受教育者工作能力和職業競爭力的提升為落腳點。法國圖書館員職業繼續教育充分體現了以館員職業生涯發展為導向的特點,涵蓋了職業咨詢、就業指導、職業資格和學歷考試培訓、個性化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個性化的培訓計劃討論與實施等。首先,地區性圖書館職業培訓中心扎根基層,向轄區內公眾進行圖書館職業宣教活動,提升大眾對圖書館職業的認可度,并向有志從事該行業的公眾提供相關的職業技能水平測試咨詢、資格認證考試的相關輔導培訓、基于專業和性格的個性化職業生涯發展建議等[5]。以圖盧茲地區的地區圖書館職業培訓中心為例,該中心通過預約面談、電話/網絡咨詢、電郵等多種方式開展圖書館職業咨詢工作,2014年共接待預約面談16人次,無預約面談10人次[6]。其次,通過與所依托的高校進行合作,開展圖書館相關專業文憑考試培訓,提高圖書館行業在高校學生中的認知程度,也與法國2002年開始實施的“經驗獲得認證”機制相契合,幫助在圖書館工作的低學歷工作人員提升自己的職業資格認證,從而獲得更加廣闊的就業機會。以普瓦提埃地區圖書館職業培訓中心為例,該中心在培訓活動之外,免費開展針對個人的就業指導、圖書館從業者個性化職業發展評估和以個人能力評估為基礎的圖書館相關求職簡歷和面試指導等[7]。最后,規模較大的圖書館館內設有專門機構,對員工的職業發展提供咨詢。以法國國家圖書館為例,館方除每年制定培訓規劃,向員工提供常規培訓外,還設立了職業建議與咨詢處和個人培訓計劃委員會。職業建議與咨詢處由三位人力資源專家組成,他們每周固定抽出三個小時,接待希望獲得職業生涯發展咨詢建議的員工。個人培訓計劃委員會由員工和館領導代表共同組成,對圖書館常規培訓計劃之外的價格高昂、時間較長的個人培訓計劃進行評議和表決。
3經驗啟示
目前我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正處在急劇轉型過程中,職業繼續教育在提高圖書館員專業素養,應對數字化帶來的挑戰方面發揮的作用毋庸置疑。但各圖書館對館員的培訓仍較為松散,未能形成完整的體系,不可避免地產生人力和物質資源的雙重浪費,影響了繼續教育作用的充分發揮。通過對比法國圖書館員繼續教育開展情況,提出以下幾點改善建議:3.1加強法律監督,使圖書館員職業繼續教育權利得到保障實際上我國的相關法律早已提出員工有接受繼續教育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一章第三條中規定:“勞動者享有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第八章中提出:“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業培訓制度,按照國家規定提取和使用職業培訓經費,根據本單位實際,有計劃地對勞動者進行職業培訓。”[8]《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五章第四十條規定:“從業人員有依法接受職業培訓和繼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國家機關、企業事業組織和其他社會組織,應當為本單位職工的學習和培訓提供條件和便利。”[9]但由于缺乏實施細則與法律監督,在實際操作中職業繼續教育往往流于形式,無論是員工自身還是機構領導層都未給予足夠重視。建議相關部門盡快出臺企事業單位員工繼續教育實施細則,并通過多種形式對員工繼續教育權利進行宣教,提高各方面對職業繼續教育重要性的認識。3.2打破機構壁壘,實現繼續教育信息與資源的共建共享機制高校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和科研機構圖書館等雖然在職能定位、服務人群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很多實際業務技能還是相似相通的。打破機構界限,建立一套覆蓋廣泛、行之有效的跨圖書館培訓體系,如通過慕課模式,整合各館優質的培訓資源,實現培訓資源的共建共享,使不同類型圖書館所積累的知識經驗在整個圖書館范圍內流通、傳播,既可加深圖書館員對整個圖書館領域的了解和認識,學習借鑒他館的先進經驗,又可滿足規模較小,無力自行組織培訓的圖書館員工的職業繼續教育需求,還能實現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優化配置,以較小的付出獲得較大的回報。3.3制定合理規劃,為不同層次圖書館員提供貼合需求的培訓內容制定科學合理的教育規劃,收集個性化培訓需求,針對不同工作人群,建立分層次培訓機制,選取符合員工學歷水平、知識背景和實際工作需求的培訓主題和培訓內容,為力不從心的員工鞏固和強化現有知識和技能,為富有余力的員工帶來更多前瞻性選題,在共性培訓之余,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使培訓內容有的放矢,貼合職工的實際需求。3.4完善后續評估,將職業繼續教育與個人職業發展規劃緊密結合目前,圖書館員職業繼續教育在員工職業發展、職業資格認定等方面均未占有足夠分量,導致很多員工對職業繼續教育心態上重視不足,行動上應付了事,直接影響了繼續教育效果的發揮,從而形成不重視———無效果———更加不重視的惡性循環。因此,在細化培訓規劃、豐富培訓內容,創新培訓形式等措施的基礎上,應完善繼續教育后續評估機制,追蹤培訓效果,建立行之有效的繼續教育評估機制,將職業繼續教育與員工職業發展、職業技能等級評定相結合,提高職業繼續教育對圖書館從業者的吸引力。
[參考文獻]
[1]EuropeanCommissionofficialsite.EUROPE2020:AStrategyforsmart,sustainableandinclusivegrowth.[EB/OL].[2018-02-18].
[2]Légifrance.Loin°71-575du16juillet1971portantorganisationdelaformationprofessionnellecontinuedanslecadredel'éducationpermanente.[EB/OL].[2018-02-18].
作者:楊柳 單位:國家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