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學校及家庭教育轉化后進生的幾點經驗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后進生的轉化上,誰也不敢打包票說能將所有后進生全部絕對轉化,因為一個人的轉化需要合力,包括家庭的、社會的、學校的各種力量,教師要學會結合學生特點,運用科學有效的教育機制和方法,盡可能影響和調動其它積極力量共同轉化后進生。
關鍵詞:教師;轉化;后進生
在大學心理學課上,我的老師就曾告訴我們:沒有教育不好的學生,也沒有轉化不了的后進生。后進生是尚未開發的人才,關鍵在于我們教師能否和家庭教育結合,采用合理、恰當、機智的教育方法。從師十幾年來擔任班主任工作,深切地體會到了轉后工作的艱辛而又充滿陽光的奮進之路。下面,我就如何轉化后進生談幾點自己的感受:
一、要保護后進生的自尊心,尊重他們的人格,善于發現其閃光點
所謂的“閃光點”,就是后進生有意無意所表現出來的點滴進步、長處和優點。顯然,要想捕捉到“閃光點”,必須對后進生的細微觀察、全面分析和正確評價為前提。(案例一)在接任新一年的工作中,我發現班級里不愛學習、總愛調皮搗蛋的小徐身上的優點—關心他人,于是我在班會上表揚了他,并在班會上推舉他當班級的生活委員,同學們一致通過。從那天以后,小徐每天堅持早來晚走,認真檢查班級的衛生工作,臟活累活都搶著干,而且哪位同學有頭疼腦熱,他都立即從家里拿來感冒藥,并端來一杯熱水。同學們都說他變了,我又趁熱打鐵,及時給予表揚,并在同學們一致通過下擔任了班級副班長,管理班級紀律。漸漸地,小徐變得更加熱愛班集體,熱心為同學們服務了,雖然學習上還有一些小馬虎,但是在其他同學的幫助下也進步很快。因此,教師如果能夠用發現“美”的眼睛善于找到后進生身上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培養他的上進心,揚長避短,就能夠使后進生很快地成長進步了。
二、激發“動情點”
列寧說:“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睂嵺`正是這樣。由于對后進生的轉化過程是師生的雙邊過程,只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心相通,無心理障礙,轉化工作才能在他們心理上產生積極影響。所以,對后進生應增加“感情投資”,用熱愛學生的真心,去打動學生的真情,真是“親其師”而“信其道”。(案例二)臨時接任一個畢業班,剛剛不到一周,就發現班級里有一個叫小明的孩子,經常在課堂上搗亂,不愛學習。有一次上課,他又在下面亂寫亂畫,還把寫的紙條“仙女散花“地扔了一地。我忍住沒有發脾氣,而是冷靜的讓他首先把散落在地上的紙條都撿了起來,我又繼續上課。等到下課后,我翻看他撿起來放到我桌上的紙條中,其中寫了一句:“8月18日我過生日???”作為班主任的我想到了孩子內心可能有某種缺失的愛。所以,當天下班,我及時進行了家訪。適才了解到他從小就失去了父母,跟奶奶獨自過日子,奶奶身體不好,和孩子溝通也很少,全家靠領低保金生活??磥砗⒆右恢比狈Ω改傅臏嘏榱烁谢?,我悄悄發動班級干部,為小明準備一個溫馨難忘的生日會。全班同學在8月18日那天忙乎了一個中午,布置黑板,準備彩帶,同學送的紀念品等等,我給孩子買的生日大蛋糕擺在教室桌子的中央,當上課鈴響起來,小明走進教室,當聽到悅耳的生日歌,看到師生們一起祝他生日快樂的情景,他感激地哭了,師生感情靠近了。從此,我每天課后為他輔導學習,慢慢地,小明在紀律和學習上都有了明顯的進步,和我也親了,和同學人更加友善,也能熱心幫助其他同學。在校運動會上,他帶病堅持參加,獲得很多榮譽。我也適時號召同學們學習他為集體爭光的頑強精神,鼓勵不斷進步。
三、堅持集體教育原則,發揮教育合力的作用
要轉化后進生還要轉變學生集體對后進生的錯誤態度。(案例三)我剛參加工作不久,就教一個六年級時,有這樣一名一向與一些不三不四的學生混在一起的小剛,在一次木材廠的失竊案中成了被懷疑人之一,后來幾經調查,小剛被證實與此案無關。雖然真相大白,但這件事在校內外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我決定在周末的班會上把關于小剛的情況告訴大家。就對同學們說:“小剛同學并沒有參與盜竊活動,我們還是非常歡迎他歸隊的。同時,我們還要反思,那么公安人員為何會懷疑他呢?請同學們思考一下。既然,現在事實已被澄清,我希望大家不要對他有任何想法,要相信他!”話音剛落,教室里響起了一片熱烈的掌聲,同學們齊聲說道:“小剛回來吧,我們歡迎你?!毙偢袆拥昧鳒I了,哽咽著說不出話來。這件事后,小剛不再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交往了,上課積極發言,課后認真完成作業,遇到不懂不會的問題也能主動問老師,有時還為了一個問題與老師和同學們爭論一番。大家都說李剛變了,真的變了。集體的凝聚力可以溫暖激勵后進生的心。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集體的寬恕,這是比教師的懲罰更加有力百倍的教育手段?!?/p>
四、抓住“鞏固點”,培養學生自我約束能力
后進生要改正缺點是需要一定的毅力的。但他們恰恰意志力比較薄弱,自控能力比較差,因而在前進中往往要出現反復,這是一種意料之中的現象。所以,“反復抓,抓反復”,抓住其“鞏固點”,就成了轉化后進生的一條重要經驗。(案例四)例如,我班有一個總是犯錯,說教好幾天又反復犯錯,就是改不了罵人的壞毛病。學習心理學,我決定用“鞏固法”幫助他改掉罵人的惡習。所以我從培養他的自控能力作為“鞏固點”,于是就幫助他定了一個近期奮斗的小目標:三天之內不罵人。約定好,如果做到了,老師和同學就獎勵他——一個他喜愛的玩偶。但是,過了兩天就又犯了,他業很懊悔自己為什么就管不住呢。我沒有泄氣,又幫他定了三天之內不罵人的近期目標。由于自己的努力和大家的監督,這次真做到了,大家為他鼓掌。接著又幫助他逐步做到了一周、十天、半月。。。。。。不罵人。由于他增強了自控能力,其他方面也能較嚴格地要求自己。我覺得,教育學生時,力爭不站在學生對面,讓學生怎樣,不讓學生怎樣,而要力爭站在學生心里,站在學生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們需要怎樣,我們怎樣做得更好,這樣學生會感到你不是在排斥他,而是在幫助他。愛學生要“捧著一顆心來”,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中去,把愛心無私地灑向學生的心田。而換來的是學生內心的出動,發生了質的變化,在工作中我體會倒了作為一名好教師要具有細心、耐心、愛心,要點點滴滴匯聚成河,能創造出生命的綠色。
作者:韓羽 單位:哈爾濱市河松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