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職計算機基礎的教學改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計算機基礎課程實踐性較強,在強調知識性的同時,更加注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因此,在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過程中,中職學生不僅要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更要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能,本文針對中職學校計算機基礎教育應用現狀,簡要探討了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措施。
關鍵詞:中職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在社會的各個領域,計算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如今,計算機已成為技術工人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計算機應用已經成為技術崗位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術,因此,保障計算機基礎教學,提高中職教育質量,強化學生計算機應用技能,深化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顯得越來越重要。
一、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現狀
1.教學方式單一,教學內容與社會發展不同步
中職學校教育的目標,主要是為社會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然而,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在人才培養方面還是采用傳統教學模式,不能夠以學生為中心進行課堂教學,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不突出,師生之間缺少有效互動,導致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另外,受招生條件等因素影響,中職學校的學生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如果采用“填鴨式”教育模式,整個教學過程“演示+嘴巴+教材”,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進而影響到教學效果。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計算機軟硬件更新換代速度較快,如果計算機基礎教材內容,與時展不同步,就會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降低學生的學習效果。然而,受辦學條件、師資力量等因素影響,一些中職學校計算機基礎教材內容更新滯后,一些教師不注重教學更新,依舊選用陳舊教材進行教學,嚴重影響著學生新知識新技術掌握程度,降低了學習的效果。教學內容與社會發展不同步,也會導致所培養的人才與社會需求不適應,學生不合用人單位的要求,教學內容落后于時展。
2.學生計算機基礎參差不齊,理論與實踐操作相脫節
目前,中等職業學校生源,既有應屆畢業生,也有往屆畢業生,學校的生源比較復雜,因此,在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文化基礎存在差異,對計算機技術掌握程度參差不齊,導致學生在計算機基礎知識學習過程中,接受能力差別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有效性。另外,在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理論與實踐操作相脫節現象也比較嚴重。由于計算機技術課程應用性較強,如果采用單純講解的教學模式,學生的應用能力很難獲得有效提升,學生只有不斷動手操作,才能夠在實踐中逐步發現問題,并有效的解決問題。然而,一些中職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理論知識講解過多,學生上機練習動手操作時間較少,結果是學生動手能力差,未來就業以后,很難在短時間內適應崗位需求。難免會出現就業不暢的問題。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新知識新技術不斷涌現,計算機老師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適應社會發展需求,使教學內容更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然而,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由于一些教師只關注教材內容,很少關注新知識新技術學習,導致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新知識機會較少,計算機基礎教學,不能夠滿足社會生產實踐的需要。
二、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途徑
1.進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有效調整授課內容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以及社會對人才要求不斷提升,中職學校教學也要跟上時展步伐,尤其是計算機基礎教學,更應該緊跟時展速度,并且傳統以理論教學為主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本,以適應社會工作崗位需求為出發點,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提高計算機基礎課程應用效果。近年來,由于信息技術發展速度較快,因此,中職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課程,教學內容選擇,也要注重實用性,要根據社會發展需求有效調整教學內容,目前,中職學校所有專業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幾乎一致,不能夠根據專業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效果。對于非計算機專業而言,計算機基礎課程是行業輔助工具,不同的專業,對計算機使用方法和要求也不一樣。所以,在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有需要調整教學內容,計算機基礎教學分專業、分層次,根據專業不同有針對性的進行授課,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滿足不同專業學生學習需求。同時,保證學生學到最新最實用的知識,提高計算機技術教學的有效性。
2.改變傳統教育手段,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中職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傳統教學模式保守陳舊,學生對學習內容不感興趣,導致學生參與程度不高,影響著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要提高中職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效果,就要增強學生對中職計算機教學的興趣,提高學生對計算機教學的參與程度。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許多知識需要實踐才能完成,要想讓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術,必須給予學生充足的上機操作時間。所以在中職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中,教師要做到精講多練,使學生掌握相關技術基礎上,促進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提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邊講解邊練習,引導學生實際操作,比如:在WORD文檔的編輯和排版、EXCEL公式計算和圖表建立過程中,筆者采用案例教學法,引導學生為學校的乒乓球比賽做一個比賽記錄表,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將理論知識用于實踐,從而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結語
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綜合性強、實踐性強,并且知識更新速度較寬,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更新教學理念,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還要根據社會發展需求,隨時調整教學內容,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能夠多實踐,多應用,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促進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普遍提升。
參考文獻:
[1]王闖.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現狀及改革研究[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1):93-94.
[2]紀良浩,李琳皓,段小林.關于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改革與探討[J].計算機教育,2010(3).
[3]邵淑儀.中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有效教學的實踐和研究[J].中國科技創新導刊,2009(10).
[4]陳云.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的若干問題的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22(6).
[5]王春輝.淺談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現狀及改革創新[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11).
作者:黃家梅 單位:韶關市曲江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