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林經濟管理問題及對策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重要階段,我國國民經濟的整體水平有較大幅度的提升,而農林業經濟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在新的社會經濟背景下,農林業經濟的管理方式也應當順應時代潮流,做出新的改變。因此,我們應立足農林業經濟現狀,找出農林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探索推進農林經濟管理體制完善的有效途徑,促進我國農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農林業;經濟管理;問題;對策
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首要基礎產業,發揮著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中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林業經濟在其國民經濟中更是占據著主要地位。大力促進農林業經濟管理的發展,對于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有著重要意義。因此,我國對于農林經濟管理的發展非常重視,也一直在不斷完善農林經濟管理體系的建設。
1農林業經濟發展現狀
近些年來,我國政府部門不斷頒布相關扶持政策以促進農林業經濟的發展,這些政策均取得了一些成效,農林業經濟管理體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完善,但與其他產業相比較,仍存在不足。造成這種情況的因素有許多,究其根本,主要是因為農林產業現代化水平不高,農林業從業者生產方式落后,并沒有可觀的經濟效益作為回報,所以很難吸引高素質勞動力來此就業,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人才的缺乏,制約了農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城鄉收入差距的加大,也促使著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許多耕地因長時間無人看管變為荒地,農林業資源損失極大。為了促進我國農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們需要盡快找出農林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研究,設計出合理的解決辦法。
2農林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
2.1農林業相關保障制度存在不足
農林業不同于其他產業,在其開始生產直至獲得經濟收益之前,需承擔來自自然和市場的雙重風險,這大大增加了農林業從業者收入的不確定性,因此在農林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更需要國家頒布相關法律,完善保障制度以保護從業者的個人利益,彌補從業者遭受的經濟損失,減輕農林業經濟管理發展的壓力。但是我國農林業相關制度保障仍不夠完善,并不能全面滿足農林業從業者的需求,無法很好地彌補由外部環境影響而帶來的經濟損失。隨著城鄉收入差距的逐漸變大,越來越多的青壯年勞動力選擇了外出務工,進入城市發展,留在農村的勞動力所剩無幾,沒有高素質的勞動人才,很難建立有效的農林經濟管理體系。
2.2農林業經濟缺乏現代化管理方式
在我國農林業經濟管理建設過程中,可以看到其管理方式的現代化水平仍有待提高。由于農林業的從業者多位于偏遠地區,這些地區信息閉塞,農林產業現代化程度低,大部分人對農林經濟管理的專業知識不甚了解,并未進行系統的管理技能學習,長此以往,將增加農林經濟管理體系建設的難度。而農林產業現代化管理技術的缺乏,會導致農林業綜合管理效率低下,出現資源浪費且產業效能低的情況。
2.3缺乏專業性的農林經濟管理人才
隨著我國整體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城鄉收入差距逐漸加大,城市治理的現代化水平快速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逐漸趨于完善,居住環境更加舒適,交通也變得非常便捷,并且城市地區的薪資水平要相對高于鄉村地區,這都使得農村青年一代的居住意愿更傾向于城市,但對于農村的經濟發展來說,高素質勞動力卻是正在不斷流失,剩余從事農林業生產的勞動力老齡化嚴重,這些勞動力缺乏專業的農林經濟管理的知識技能,未經過專門的培訓,生產方式落后,產業收益不佳,因此很難形成完善的農林經濟管理體系,循環往復,農林產業更難吸引具有專業知識的勞動力來此定居發展。
2.4農林企業的發展目標不清晰
推進農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農林企業的建設是無法忽視的重要因素,農林業經濟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加了企業的利潤,同樣對農林企業的建設有很大的幫助,這兩者互相影響,互相促進,共同發展。一個合格的盈利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發展的不同階段,制定出適合當期發展明確的戰略目標,只有這樣,農林企業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部分農林企業缺乏清晰的企業發展目標,沒有明確的長遠計劃,員工工作時缺乏動力,這都不利于農林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也會對農林經濟管理體制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所以深入改善農林經濟管理體制,需要培養專業農林經濟管理人才,提升農林企業整體的勞動力素質,這是推進農林經濟發展的關鍵步驟。
3農林經濟管理的改革策略
3.1深入推進科教興農戰略實施
我國農林業經濟的發展與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密切相關,科技水平的提升為我國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提供了新的平臺,為了促進我國農林業經濟的健康發展,我們需要加快推進農林產業現代化建設的步伐,用長遠的眼光去制定現代農林業的發展戰略。實施科教興農策略有利于建設集約化農林產業,推動農林產業現代化水平的提升,建立更加健全的農林經濟管理體制,明晰現代化農林業的發展戰略目標。科教興農戰略的實施要立足于硬件支持和人才支持,從兩方面去把握才能更好地實施,人才支持是對農林業工作者進行更多的人才引進,并且加大農林業教育投入,培養更多的高素質農林工作者,提升農林從業者的整體綜合素質。硬件支持則是國家加強對于農林業的硬件設備的支持和補貼,鼓勵農林工作者使用現代化的生產設備,節約人力成本,實行規模化生產。
3.2加強財政補貼力度
政府在實行科教興農的戰略時,除了宣傳和引進人才,同時要注重加大財政保障力度,給予相關科研人員更多的研發資金及提升福利待遇水平,降低農林業從業者承擔的風險水平,完善相關社會保障機制,使得從業者無后顧之憂,專心投入農林業經濟發展建設中去,只有完善人才的福利保障機制,才能夠吸引更多專業的農林業人才,為農林經濟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后盾力量,讓農林業經濟發展更上一層樓,創造出不可復制的核心競爭力。
3.3建立現代化的農林經濟管理體系
就現在我國農林經濟管理的現狀來看,掌握農林業專業技術的人才數量供給不足,且農林產業的科技水平較低,這都對農林業經濟管理體系的現代化建設有很大影響,農林業現代化水平仍需進一步提高。要改變這一現狀,我們必須跟隨時代背景的變化,更加關注農林業經濟管理人才的培養,農林經濟管理人才應以科學的知識充實自我,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做到理論實踐兩手抓,牢固掌握專業知識,熟練運用實踐技能,將二者有效結合,根據農林產業經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明確科學的產業發展規劃,進一步推動農林業經濟管理現代化水平的提升。
3.4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
針對農林經濟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我們首先要明確農林經濟發展的道路方向,我國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農林經濟的發展方向毫無疑問地也是如此,我們要利用現代化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去解決農林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各種難題。根據農林業從業者的實際情況,合理規劃農林經濟發展戰略,真正做到切實為農民的實際利益考慮,使農民獲得更多的收益,提高他們的收入水平,增添他們的生活幸福感,從而促進農林經濟管理的可持續發展。
4結語
發展農林業經濟,有助于深入推進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但是在我國完善農林經濟管理體系的過程中仍存在許多問題,例如農林業生產方式落后,農林產業現代化程度較低,農林業從業者專業知識缺乏等。我們要全面認識農林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加大農林業教育投入,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明確發展方向,提升農林產業現代化水平,運用科學技術,根據現實情況,制定合理的發展路線,不斷完善農林經濟管理體系,促進農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李奕琪 單位:河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