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微課助力計算機教學智慧解讀課堂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微課作為信息化教學方式之一,在信息化課堂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文通過講解微課的優勢,闡述計算機教學如何與微課的深度融合,提高計算機教學的有效性與趣味性,引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進行隨時隨地的學習。
關鍵詞:微課信息化教學;計算機教學
計算機教學特別注重于交互式學習,通過教師匠心打造的智慧課堂,中職學生能全身心投入到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并愿意用所學的知識探究新天地,自己創造開發新篇,這樣的信息化課堂魅力常在。筆者近年來嘗試將微課引入信息技術的課堂,讓微課助力計算機教學,智慧推動計算機教學的不斷向前。
一、運用“用戶體驗”,教學上因勢利導
因為學生的特殊性,其學習能力、學習態度不同,學生間差別較大,在上課時,如何利用好每節課的40分鐘,顯得尤為重要。作為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的任課教師,不僅要求“微課”內容能直撲重點、擊中問題所在,還要求筆者在備課時下一番苦功,運用“用戶思維”來思考,不同層次的學生需要教師提供什么樣的服務,才能滿足短時間內各種類型學生的學習需要。在備課時除了搜集好教學素材,教師將這些素材利用“微課”進行整合,根據教學重難點進行微課的拍攝,集中放于固定的“網絡學習空間”,學生可以自由選用。在課堂上,不同的學生學習速度及學習需求不一致,在“滿足各類用戶”的前提下,教師的備課若是能利用微課讓學生自己根據學習菜單進行“點菜”,讓優生吃得飽,優生可以繼續往難度較高的目標前行,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可以多次自己點擊“微課”回看,直到弄明白為止?!拔⒄n”的自由點擊學習,激發學生不斷向上向善,重要的是葆有一顆探究的學習之心在不斷摸索。
二、微課時空廣闊,讓學習隨時隨地
微課的制作指向明確,在教師擬定出重難點后,每個微課就只聚焦一個點進行素材的專項整理,讓枯燥難理解的內容用信息化技術呈現出來,讓學生能“一點就通”。這樣“短小精悍”的微課,能使學生產生“聚焦式”的學習體驗。如“獎狀”的批量打印,筆者就專門制作了微課,專門講述了如何在EXCEL表格中建立基本數據源,再在WORD中插入“域”,集中批量打印。學生如果有哪個關鍵環節忘了,只要打開微課多次播放,細細琢磨就能弄懂。因微課的時空較為廣闊,學生可以從微課中再獲自己所需的新知,讓微課成為課堂翻轉的支點。
三、微課用心制作,網羅可用之“創意”
對于微課的錄制,需要教師下大工夫匠心打造,或是制作PPT切換或配音錄制,或是利用智能手機錄播詳解過程。筆者采用較多的是錄屏軟件錄制的方式,對PPT演示進行屏幕錄制,輔以錄音和字幕。每一個微課都有可能成為學生的新寵,每一個微課都可能引起學生靈機一動的思考及不遺余力的探索。微課的制作并非一勞永逸,因為軟件不斷在推陳出新、更新換代?!皠撘狻痹谖⒄n的設計中顯得尤為重要,筆者特別關注廣告、電視等媒體可借鑒的“創意”,將這些元素用在微課的設計中,能加大教師與學生間的“親和力”,讓溝通無距離。
四、微課學后測評,玩轉探究新高度
作為中職教師,放手讓學生觀看“微課”,在突破了學習難點后,課堂上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向更高目標”前進,教師做簡單講解,學生間互相釋疑,學生的學習狀態是自由的。學習效果是否高效,教師除了要出“拓展方面”的題目進行課堂成果檢閱,還要知道學生對于微課學習的態度和接受情況。因此,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的問卷調查功能讓學生在每一堂課結束后進行評測。問卷調查的反饋,使線上線下的交流讓“微課”的實施無縫對接,使教學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借力微課,實現計算機教學的線上線下互動,打造信息化課堂的智慧平臺。教師運用“用戶思維”,讓學習隨時隨地,不斷推進微課制作創意的推陳出新,讓信息化課堂因微課的加入而驚喜連連,讓計算機教學的探究意識因微課而精彩無限。
參考文獻:
[1]馬濤.“技術-藝術”:微課制作的融合與突破[J].中國新通信,2015(17).
[2]陳鑫.中職學校信息化教學探討[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5).
[3]王爽.中職信息化教學設計探究[J].大眾科技,2015(17).
作者:許碧黎 單位:晉江安海職業中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