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東北工業遺址文化為主題的城市景觀設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東北地區工業遺址資源豐富,城市建設需要保護和利用工業遺址。本文對東北工業遺址文化和城市公共藝術景觀建設現狀進行調研,對以工業遺址文化為主題的城市公共藝術景觀設計現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在人與環境和諧、突出重點以及實用性經濟性的基礎上,提出對東北工業遺址文化為主題的公共藝術景觀設計的策略,為東北乃至全國工業遺址城市保護和利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工業遺址文化;城市景觀設計;隱性價值
東北地區的老工業基地有著十分豐富的工業資源,有著十分悠久的工業歷史。東北地區很多大型的工業遺址,這些工業遺址曾為國家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隨著經濟轉型以及城市發展,東北工業遺址城市建設中可借助公共藝術景觀設計來塑造城市形象,形成歷史記憶,將工業遺址建設成為公共景觀,能夠讓工業遺址的保護以及城市的完善建設完美結合,通過塑造“場所精神”使人們在城市公共環境中受到公共藝術帶來的影響和熏陶,從而體現環境對人的隱性教育價值。
1工業遺址文化城市公共藝術景觀建設的意義
和普通的城市公共藝術景觀相比,以工業遺址文化為主題建設城市公共景觀通常是在廢棄的工業生產地基上,這是一種將歷史與文化內涵賦予其中的景觀建設。將工業遺址文化作為城市公共藝術景觀建設的主題,通過工業遺址空間中公共藝術與其背景環境共同營造特定場所,給人們從物質到精神均留存城市文化意象,形成歷史記憶,通過記憶可以使城市文化和城市居民找到脈絡和歸屬,能夠對東北地區的工業歷史與生產文明進行保護與傳承。同時還起到了延續城市工業生產文明的作用。在原始工業遺址上建設工程景觀,對場地中的工業設備和設計進行改進或保留,為城市居民提供可以游玩、休憩和觀察的公共藝術景觀,使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與延續了工業文明。
2工業遺址文化城市公共藝術景觀建設現狀
(1)對于老工業遺址的價值,尤其是歷史價值,缺乏一定的認識。許多具有歷史價值和文化的老建筑面臨著保護不當和被拆除的危險。(2)對于老工業遺址的更新改造方法不當,在我國城市更新中,多數還是采取“暴力拆遷,一切重來”的方法。(3)在進行舊工業建筑改造時沒有堅持忠實于舊建筑和場地的原則。從而使舊建筑和歷史場所的生命痕跡喪失殆盡,對于建筑和場地進行隨意或過分的整改和裝飾,切斷了其在改造前后的內在聯系。(4)對于工業遺址沒有做到正確的認識并充分挖掘其潛在價值,從而沒有最大限度的利用老工業遺址,沒有對舊工業建筑進行改造性再利用以使其重獲新生。(5)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的環境問題。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也隨之加快,在發展過程中我們以高消費,環境高代價換取經濟繁榮,從而導致了種種生態問題。
3東北工業遺址文化為主題的城市公共藝術景觀設計方法
3.1人景和諧、塑造文化精神
景觀設計的最終是為人而服務的,將工業遺址文化作為中心的城市景觀設計,在其周圍環境中要充分使用環境美學的理念進行規劃,如建筑物的形式、結構、色彩以及采光等。在整個景觀中的綠地和道路鋪裝設置也需要與周圍的環境相適應。在對工業遺址文化為主體的城市藝術景觀進行設計時,必須要在遵從人景和諧、環境優美、放松舒適以及體現場所精神文化的理念,將工業遺址真正的融入到城市文化中。
3.2突出重點,協調整體;尊重場地,合理配置
東北有很多大型且有代表性的工業遺址,在對工業遺產進行改造時,需要對其主要核心進行突出,要緊緊圍繞工業遺址進行景觀設計。實際設計中,要主次分明,不可局面規劃,而要在整體感官上進行協調。在設計景觀時還可以就地取材,用舊工業元素進行景觀的裝飾。同時,對于老工業遺址合理的更新改造也符合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和改造性再利用的理念。
3.3保持經濟性、實用性與永久性
公共景觀最終還是要為人服務的,在設計實際設計過程中要用最少的投入實現最好的設計。很多工業遺址中的工業建筑都可以進行稍微的修繕,就可以建設成為當地城市工業歷史發展的展覽館或其他用途的建筑空間,這樣就提升了公共景觀的經濟性和實用性。
4結語
通過對工業遺址文化作為主體的公共景觀進行設計,能夠盡可能的保護當地的工業歷史文化,將各個歷史時期中城市遺留的文化精神進行傳承與發展。在新時代中,東北地區的經濟正在不斷的發展,而正是處于這個時期,才需要將歷史遺留的工業文化和精神進行保護,形成歷史脈絡和記憶,以此豐富城市的文化內涵。
參考文獻
[1]廖九陽,耿雪.東北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在轉型中留下輝煌的記憶[J].中國政協,2016(14):38~39.
[2]楊震宇.工業遺址改造中的景觀設計研究[D].北京林業大學,2015.
作者:郭子文 荊福全 單位:沈陽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