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建筑工程管理中融合BIM的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逐步加快,使得建筑工程項目隨之增多。在建筑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為確保施工質量,減少并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發(fā)生,保證工程如期完工,必須做好工程管理工作。質量、安全和進度是建筑工程管理的三大核心要素,可在相關管理工作的開展中,對先進的BIM技術進行融合,以此來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基于此點,本文從質量管理、安全管理和進度管理三個方面,對建筑工程管理中融合bim展開探索。
關鍵詞:建筑;工程管理;BIM技術
1建筑工程質量管理中融合
BIM在建筑工程中,質量是重中之重,一旦質量出現(xiàn)問題,將會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造成影響,嚴重時,會導致建筑使用壽命縮短。為此應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對質量管理予以高度重視,并通過融合BIM技術,提高質量管理效率和水平。
1.1BIM在事前質量管理中的融合
可以借助BIM技術構建三維模型,使建筑工程中容易出現(xiàn)質量問題的分部分項工程直觀地呈現(xiàn)出來,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為工程質量提供保障。同時,依托BIM三維模型,能夠進行碰撞檢測,從而找到施工中存在的碰撞點,利用碰撞檢測,可以發(fā)現(xiàn)各種問題,從而為后續(xù)的質量管理奠定基礎。例如,在某建筑工程中,通過BIM進行碰撞檢測后,找到12處嚴重的碰撞點,這樣可在工程施工前,進行優(yōu)化調整,避免影響質量的問題發(fā)生。在事前質量管理中,BIM技術的應用,能發(fā)現(xiàn)很多問題,比如,構件的配筋是否缺失、凈高及尺寸是否合理、預留洞口的位置是否準確等等,由此能避免返工,有助于質量風險的降低。
1.2BIM在事中質量管理中的融合
事中質量管理是較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在該環(huán)節(jié)中BIM技術的應用體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1)模擬節(jié)點構造。利用BIM的三維可視化功能,可對建筑工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直觀呈現(xiàn),從而清晰地表現(xiàn)出某個節(jié)點,比如一根鋼筋,由此能夠使施工人員對鋼筋的位置進行準確確定,為施工質量提供保障。(2)對預留洞口進行精準定位。通過對BIM中的相關軟件進行應用,可對管線進行排布,軟件本身自帶的定位功能,可對墻體預留洞口進行自動定位,由此可使預留洞口的位置更加準確。(3)質量問題分析。質量管理人員可以利用相關的設備,將施工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記錄下來,并利用無線網(wǎng)絡將數(shù)據(jù)信息傳至云端,這樣BIM模型便可對數(shù)據(jù)進行調用。通過查看現(xiàn)場傳送的照片,能夠縮短信息反饋時間,由此可以摸索出有效的現(xiàn)場質量管理和控制方法,從而進一步提高施工質量。例如,現(xiàn)場管理人員可以使用智能手機,對鋼筋、混凝土等材料的進場使用情況進行拍攝,并對質量驗收及檢測報告進行掃描,記錄下進場前后的實際情況,一旦工程質量出現(xiàn)問題,便可對質量進行追溯。同時,還能按照混凝土的到場時間,對其工作性能進行分析,為質量控制創(chuàng)造條件。
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融合
BIM對于建筑工程而言,安全是頭等大事,與質量、進度等要素密切相關,由此使得安全管理成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點工作之一,為提高安全管理的整體水平,可對BIM技術進行合理運用。
2.1借助虛擬施工開展安全管理
虛擬化是BIM較為突出的一大特點,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可以借助4D虛擬施工,對作業(yè)全過程進行預演,從而達到優(yōu)化施工方案,提高作業(yè)安全性的目的。(1)對安全問題進行預測。通過BIM技術可以構建一個虛擬的施工場景,利用人機交互的特點,可對安全事故的成因及其可能引發(fā)的后果進行模擬。如,在高空墜物傷人事故中,可對物體的下落路線進行模擬,從而獲得物體碰撞后的結果;又如,可對引起塔吊倒塌的各種原因及后果進行模擬;再如,可對腳手架發(fā)生安全事故的全過程進行預測。按照相關的模擬結果,施工單位可預先制定有效的措施,對事故進行預防和控制。(2)對安全事故進行分析。通過對發(fā)生的安全事故進行分析和總結,可以找出事故的成因,由此除了能夠針對此類事故制定預防和處理措施之外,還能對施工人員起到安全教育的目的。在對安全事故進行分析時,可以借助BIM的4D虛擬化技術,對事故發(fā)生的全過程進行還原和重現(xiàn),據(jù)此判斷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針對這一原因,編制合理可行的防范對策,從而避免類似的安全事故在后續(xù)的施工中再次出現(xiàn)。
2.2安全識別與防護
通過對建筑工程的安全事故進行分析后發(fā)現(xiàn),臨邊洞口是安全事故的高發(fā)區(qū)域,在建筑施工中,為防止臨邊洞口區(qū)域發(fā)生安全事故,一般會設置防護欄,并滿鋪安全網(wǎng)。在對需要進行保護的臨邊洞口進行識別時,可以借助BIM的虛擬施工功能或是PDS系統(tǒng),對有防護需求的部位加以確定,從而為安全管理人員開展防護工作提供依據(jù)。由于建筑工程具有規(guī)模大的特點,所以需要進行保護的臨邊洞口數(shù)量較多。對此,可在施工開始前,由工程技術人員,利用BIM技術構建相關模型,據(jù)此對作業(yè)人員進行三維安全交底,在一些容易發(fā)生安全事故的臨邊洞口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借助BIM模型,對各個區(qū)域內的臨邊洞口情況進行直觀展示,給防護方案的編制提供依據(jù),由此能夠達到安全警示的目的,可使作業(yè)人員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
3建筑工程進度管理中融合BIM
3.1運用BIM預測工程進度
在運用BIM技術對建筑工程進度進行預測的過程中,需要先構建三維模型,并按照相關的信息,對BIM模型進行優(yōu)化,借此來增強模型本身的準確性。按照預先編制好的施工方案,對施工流程進行模擬,看方案是否與進度控制要求相符,如果存在不符的情況,則可對方案進行調整,并進行重新模擬,直至方案符合進度控制要求為止。同時,在運用BIM對工程進度進行預測的過程中,可按照施工組織設計對施工過程進行三維模擬,看施工組織設計是否與進度控制要求相符,若是存在不符的情況,則可進行及時調整,并根據(jù)進度控制方法,對工期進行準確預測。
3.2利用BIM技術管理工程進度
(1)進度實時控制。可利用BIM對建筑工程的施工進度進行實時管理,將實際的施工情況,與進度計劃進行對比,從而找出影響進度的因素,通過施工優(yōu)化的方法,解決工期延誤的問題。借助BIM平臺對施工過程進行分解,將整個工程劃分為若干個任務,并將各個任務與BIM模型進行對接,這樣便可對單個任務的實際狀況進行查看,包括任務的開始時間、預計完成時間等,從而為管理人員進行進度管理提供依據(jù)。(2)進度動態(tài)模擬。所謂的動態(tài)模擬具體是指以工程總進度計劃為依據(jù),利用BIM對分部分項工程的進度計劃進行三維模擬,這樣能夠使管理人員從動態(tài)模擬的效果圖中,直觀、清晰地看到施工進度的進展情況,并且還能掌握各個階段的進度與工序之間的關系。對工程進度進行具體控制的過程中,可按照施工組織設計及專項施工方案,為BIM模型中的構件添加時間屬性,從而使方案與模型產(chǎn)生關聯(lián),再通過三維動態(tài)演示,現(xiàn)場管理人員便可據(jù)此對各個工序的進展情況進行檢查和對照。(3)工程量管控。在建筑工程中,工程量與施工進度之間存在極為密切的關聯(lián),因此,可利用BIM模型,對工程量進行動態(tài)管理和控制,通過對工程量的實時監(jiān)控,能夠確保進度目標的順利實現(xiàn)。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可對各階段的工程量情況進行查詢,將工程量的實際完成情況與進度計劃進行對比,從而找出進度延誤的原因,采取合理可行的方法和措施進行優(yōu)化調整,從而使工程量的完成情況與進度計劃相符。
4結論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項較為復雜且系統(tǒng)的工作,此項工作的水平高低直接關系到工程效益。鑒于此,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對BIM技術進行融合應用,通過BIM的虛擬化、可視化等功能,提高質量管理、安全管理和進度管理效率和水平,從而確保建筑工程能夠按質、按量、按時完成。
參考文獻
[1]王中琴.建筑工程管理應用BIM技術的效率提高方法分析[J].信息記錄材料,2018(12):145-148.
[2]張喆.關于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核心應用思路構架[J].居舍,2018(11):124-126.
[3]錢煒興.BIM技術在建筑設計、項目施工及管理中的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8(7):86-88.
[4]王雯.基于BIM技術的新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應用研究[D].新疆大學,2018.
作者:劉苗苗 單位:安陽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