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論會計基礎工作完善的措施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會計核算不到位。另外依據相關政策財務人員對于報銷人員使用的虛假發票不承擔責任,因此還存在會計人員不注重對原始發票的真偽的識別;學校資金清查不及時,主要體現沒有定期或不定期的盤點庫存現金,銀行日記賬對賬工作不及時,各類代管往來款項清理不及時;收費票據使用不合理,填寫的要素不完整,財務人員缺乏相應的稅法知識,對收費的性質不清楚,對所收到的款項,特別是非常規性的收款不知道該使用哪類票據。賬務查詢系統、學生交費系統、職工收入查詢系統等校園網絡建設應加強,存在賬務查詢系統沒有或者是數據更新不及時,部門負責人不能及時了解本部門資金的使用情況。學生交費系統僅在財務部門使用,不能與教務處、成教處、各系、室實現網絡連接,實現數據共享。職工收入查詢系統不健全,特別是對監考費、閱卷費等一系列零星發放的款項查詢不到,會計憑證或附件傳送不及時等一系列的問題。
2.監督不全面。高職院校的會計監督包括外部監督和內部監督。會計監督的外部主要來源于教育部門、財政部門、審計部門和社會中介機構。教育部門、財政部門、審計部門對高校的會計工作缺乏全面的檢查、監督和有效的指導。會計師事務所作為社會中介機構,因不規范的執業環境和不正當的業務競爭對高校的審計避重就輕,浮于表面,不能實現有效的社會監督。由于外部監督的缺失從而使學校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會計核算基礎不規范,還可能導致各類經濟貪污、腐敗行為的發生。會計監督的內部主要包括單位內部的會計、審計人員。而單位內部的會計、審計人員的編制在單位內部,很難獨立行使會計監督職能,對經濟業務的監督只是體現在審查票據要素完整、大小寫金額一致、領導審批手續及原始附件齊全,對經濟業務的真實性的審計無從談起。
3.制度不健全或執行不力。高職院校的內部財務管理制度應包括學院的財務制度、內部會計管理體系、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度、財務收支審批制度、各類報銷的開支范圍和標準、內部牽制制度、創收的內部分配制度。各高職院校都存在著內部會計管理制度制定不齊全,有的會計管理制度是很多年以前制定的,已不能適應現有的經濟業務和管理需要等一系列問題。
1.學校領導重視學校的財務工作,按照會計業務需求合理配制財務工作人員,建立會計人員激勵機制。2013年1月1日施實新的《高等學校財務制度》中明確規定高等學校應當設置總會計師崗位,總會計師為學校副校級行政領導成員,協助校(院)長管理學校財務工作,承擔相應的領導和管理責任。各院校應嚴格執行財務制度的規定設置總會計師崗位,處于學院決策層,讓學院領導能了解財務、熟悉財務、重視財務工作,切實負擔起領導責任。另一方面按照會計業務需求合理配制財務工作人員。很多高職院校臨近退休年齡的財務人員較多,急需新進財務人員,為財務工作儲備后續力量。但是在引進財務人員時存在下面的問題,對財務人員學歷要求高,至少要求本科學歷,相當一部份學院要求碩士學歷,很大一部份高學歷財務專業畢業學生并不愿意從事高校財務工作,選擇高校工作的更愿意從事教學工作。事實上高校的財務工作并不很復雜,并不需要具備很高的專業理論知識,更需要職業道德良好,熱愛會計工作,踏實努力、盡心盡責的會計工作人員。學院還應建立會計人員激勵機制,會計人員所承擔的工作量、責任與報酬明顯不成比例,從一定程度上挫傷財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應多給會計工作人員一些關心和理解。學校任何一個部門的創收收入都離不開財務人員的辛勤工作,所以學校的創收除了分配給組織部門、承辦部門外,財務部門也應得到按一定比例的創收分成款,用于部門人員的培訓支出、改善辦公條件及工作業績好的會計人員的獎勵等。
2.健全財務部門組織結構,明確各崗位責任制。隨著高職院校的快速發展,會計工作不斷出現新的問題、提出新的要求、要應對新的業務,一個健全的財務組織結構是會計基礎工作的保障。各院??梢砸罁I務性質和業務量的大小設置二級科室,確定各科室的職能及科內各崗位的分工,具體明確細化各崗位的工作職責,在確定崗位分工時要特別注意不相容崗位相分離的原則?,F擬定一份科室職責與崗位結合的分工表供參考。
3.按照《會計法》、《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高等學校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健全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各高職院校要健全內部財務管理制度,明確單位法人對會計工作的領導職責及會計機構負責人的職責權限。制定學院的財務制度,應具體包括預決算管理、會計事項授權批準、內部牽制制度、會計人員崗位責任、會計工作崗位輪換、會計電算化管理、國庫集中支付管理、現金管理、票據管理、會計檔案管理等方面的內容。還應依據各學院實際情況制定部門經費及專項經費的開支范圍和標準,部門創收的內部分配管理辦法,差旅費報銷的范圍和標準等方面的規章制度。財務管理制度是實現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的保障,各部門需嚴格執行,在執行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不斷完善內部規章制度。
4.加強學校財務網絡化建設,實現資源共享,與學院其他相關部門協作一致。一套完善的財務網絡體系應滿足以下的需求:學校部門負責人能及時查詢到與財務賬務同步的部門經費使用及結余情況,教職工績效工資收入及個人扣款的明細查詢,相關職能部門能及時查詢財務繳費系統中學生學費及代管費、重修費、等級考試、技能培訓等方面的繳費信息,財務部門能在學生資助系統中收集到學生的銀行卡號以便及時準確地發放學生助學金、獎學金,價格補助等方面的學生資助款。要實現以上這些功能需要加強學院網絡一體化建設,在保證財務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實現財務數據共享。并加強與學校人事、教務、學生、招生等行政部門及各教學系的協作。
5.加強財務隊伍的自身建設,做好財務工作的宣傳,發揮良好的會計監督與服務職能。作為財務工作者,首先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F目前財務人員專業技術職稱普遍偏低,具有會計師職稱的不多,高級會計師職稱更少。因為全國會計職稱考試的難度較大,很多財務人員都選擇放棄,這也是財務人員報酬偏低的一個原因。應對財務人員進行積極向上的引導,建立良好的學習氛圍,加強自身的不斷學習,積極參加全國會計專業職稱考試,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來解決實際工作出現的各類問題。同時應加強財務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掌握并能熟練操作計算機,隨著國庫集中支付、部門預算、網銀代扣業務、納稅申報、校園一卡通等業務的開展要求會計人員要不斷地了解和掌握新的業務技能。通過會計人員每年一度的繼續教育,參加財務的專題講座、與兄弟院校的交流、內部的業務探討與學習,專業技能比賽等方式切實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拓寬財務人員視野。嚴格執行內部輪崗制度,使財務工作做到良性循環。在處理具體會計業務時,按財務規章制度嚴格審核原始票據,正確地掌握和運用會計科目做出相應的賬務處理。在執行過程中要以身作則,以財會人員應有的職業道德和嚴謹的工作作風去感染他人。同時要從實際出發,在遵守財務規章制度原則的前提下,靈活運用相關政策法規,使會計工作不斷前進和創新。財務部門還應通過部門網站、學院辦公系統等宣傳平臺讓教職員工、學生了解會計法規,學院的財務制度,報銷的相關規定、報銷流程、財務部門的工作動態等。加強財務人員的服務意識,做好部門之間、教職工之間、師生之間的溝通工作,充分發揮會計監督與服務的功能。
6.加強對各高職院校財務檢查,強化內部審計監督。財政部門、審計部門應加強對高校會計基礎工作的指導和檢查,還應通過各高職院校定期或不定期相互抽查的方式對會計基礎工作進行檢查,及時發現會計核算和經濟業務處理過程中的不合規、不真實的情況,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糾正。有利于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維護財經紀律,保障學院資產的安全,有效的預防經濟貪污與腐敗的行為發生。高職院校審計部門是內部經濟監督的核心,避免形同虛設。要加強內部審計的作用,對會計核算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限期進行整改,還應給予相應的處罰,力求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對屬于違法違紀問題,則必須作出嚴肅處理。會計基礎工作的完善有利于提高會計工作信息質量,規范會計工作,提高會計工作效率,強化會計工作管理,直接決定學校財務管理水平。完善的會計基礎工作為高職院校的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支撐和服務。
本文作者:王霞 單位:四川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