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循環經濟管理工具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前言
循環經濟是指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以低投人、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增長模式,是l種最有效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經濟發展模式,其核心是清潔生產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廢棄物回收循環利用。推進區域循環經濟發展的實質是運用循環經濟等先進理論指導,促進區域的發展、使區域循環經濟與區域發展結合起來。在推進區域循環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可運用目前在管理領域行之有效的一些管理工具,如15014001環境管理體系、清潔生產審核、合同能源管理、綠色招商、綠色辦公、綠色采購、創建綠色社區、優美鄉鎮和綠色學校等。本文就這些管理工具在區域循環經濟發展中的應用進行闡述和分析。
2管理工具在區域循環經濟發展中的應用
區域推進循環經濟需要覆蓋第一產業(即工業)、第二產業(即農業)和第三產業(即服務業),以及區域管理的主要部門和區域內的社會人群。根據這些管理工具的內容和作用,可以描繪管理工具在區域循環經濟發展中的相互作用關系。
3管理工具在推進區域循環經濟發展中的應用
3.1應用內容
目前,上海市的許多區、縣正在積極推進循環經濟的建設工作,本文以上海市浦東新區川沙功能區為例,分析上述11種管理工具在區域循環經濟中的應用,以及功能區管委會推進管理工具的具體實施工作內容。根據循環經濟理論在功能區內可以分為企業內、功能區公共區域和功能區與區域外界3個層次,這11種管理工具在不同層次內分別發揮著作用。
3.2區域管理部門使用管理工具方法分析
3.2.1在推進企業內部循環經濟中使用
功能區管委會應當鼓勵企業建立、實施和保持15014001環境管理體系、實施清潔生產和合同能源管理,通過采取改進產品設計、采取無毒無害的原材料、使用清潔能源或可再生能源、運用先進的物耗低的生產工藝和設備等措施,從源頭削減污染物排放。功能區內的工業園區人駐企業中部分企業存在使用有毒、有害原料進行生產及在生產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質的情況,也存在著部分企業污染物超標排放的情況,這些屬于清潔生產促進法要求實施審核的重點企業范圍,對于這些企業要求其自覺實施清潔生產審核。功能區管委會定期公布實施重點清潔生產審核的名單,推行強制清潔生產審核,幫助這些企業進行“節能減排”,為改善區域環境質量起到重大的推進作用。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政府推動企業開展清潔生產主要依靠引導和激勵,而不是單純靠執法監督,政府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政府與企業的關系要作相應調整,政府與企業不是單純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更大程度上體現了伙伴關系,政府要運用所掌握的公共資源努力為企業提供各種服務,幫助和鼓勵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取得環境、經濟協調發展。功能區管委會應當在區域內主要酒店/賓館開展綠色飯店創建活動。運用環保、健康、安全理念,提倡綠色餐飲,保護生態和合理使用資源的飯店,向社會提供有益于公眾身體健康、有益于環境保護的綠色餐飲。在區域內的大型超市或賣場,積極推進開展綠色商店創建活動。在超市或賣場的經營過程中要體現綠色營銷理念,積極推銷綠色產品,采用綠色包裝,重視綠色設計,改變傳統的銷售渠道,建立綠色銷售渠道,對綠色產品標出環保特性及對環境有益的方面,以廣告、促銷等方式宣傳,對消費者進行教育和引導,有利于消費者做出對環境友好的購買行為,采用節能、節水、節材和有利于保護環境的產品,減少使用或者不使用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產品。
3.2.2在推進功能區公共區域循環經濟中使用
功能區的管理部門應當率先建立環境管理體系,引進先進的管理模式,規范和加強其行政行為,提高管理部門執法能力和環境管理水平,依法管理,提高辦事效能和服務質量,促進區域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通過政府帶頭實施環境管理體系,對功能區內的相關方加大宣傳力度和施加影響,使企業和社會組織深化對15014001環境管理體系的認識,動員和幫助更多的企業和組織建立15014001環境管理體系,轉變環境管理單純靠強制性的政府行為,引導企業自覺參與保護環境,實現污染預防和清潔生產,從而促進區域的循環經濟的發展川。功能區域政府部門應積極開展綠色機關創建活動,實行綠色辦公和綠色采購,建立政府機構能耗統計體系,明確能耗、水耗定額,重點抓好政府建筑物和采暖、空調、照明系統節能改造以及公務車節能,推行政府機構節能采購,優先采購節能(節水)產品和節約辦公用品,降低費用支出。積極開展綠色社區創建工作,激發社區居民的積極性,推動社區居民改變傳統生活方式,實施綠色消費,節約資源,做好廢舊物資回收和垃圾分類,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從每個家庭做起,主動參與,積極監督,依靠廣大居民自覺行動,提高資源利用率,努力改善城市社區環境質量,為全社會實現循環經濟作出貢獻。功能區政府應將創建優美鄉鎮作為農村環保工作的有力抓手,根據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思想,以生態經濟學原理為指導,合理安排農業生產機構和布局,促進農業向無害化方向發展,基本實現農業規?;?、設施化生產,基本形成服務完善、產業集聚、生態優良、效益顯著的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體系。在功能區域管理學校范圍內,搞好綠色學校創建的普及工作,鼓勵盡量多的學校參與到綠色學校的創建工作中來。綠色學校的創建應從學校的整體規劃出發,學校上下應對關于可持續發展的教育達成共識。組建綠色學校創建的領導機構和工作班子,制定切實可行的創建計劃,結合學校發展規劃,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融人到學校規劃中去。
3.2.3在推進功能區與區域外界循環經濟中使用
功能區管委會在對進人工業園區內的企業實行綠色招商,在招商引資時就強調1個“綠色”的概念,充分考慮到廢物最少的原則,并且從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的角度,提出相應的規章制度和約束條件,進行有序的招商,在源頭控制對環境帶來的損害。在引進企業時應遵循以下基本的原則。區域應以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為切人點和突破口,示范和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和全程質量控制,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積極開展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和有機食品的種植,并將這3種產品在市場上予以推廣,從而加快綠色農業循環經濟體系的構建。
4管理工具在功能區域循環經濟實施項目中的體現
在川沙功能區域循環經濟規劃的基礎上,根據分步實施、滾動推進的原則,擬定川沙功能區域循環經濟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提出2008一2010年3年期間循環經濟建設的主要任務、實施時段、責任單位以及投資匡算。循環經濟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提出了30項重點項目,其中直接與管理工具應用相關的項目有18。
5結語
循環經濟是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全方位動員組織,要求政府主導,市場驅動,社會參與。企業和廣大市民是發展循環經濟的主體,政府要積極引導,從根本上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政府是循環經濟的推動者。充分發揮政府的行政推動和主導作用,嚴格執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通過政策引導調動企業、公眾的循環意識,同時在相關法律制度的基礎上,通過制定各種經濟激勵措施,給予資金和政策支持,讓企業在政府的引導、監督、協調下,樹立循環經濟理念,在企業內部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企業是循環經濟實踐的主體。企業是產品的供應者,也是絕大多是污染物的直接產生者。發展循環經濟必須要能使企業有利可圖,這樣企業才能積極主動,循環經濟實踐才能持續。公眾是循環經濟的參與者。發展循環經濟需要每一位社會成員的參與,必須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充分發揮公眾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公眾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參與循環經濟:一是直接參與循環經濟工作中的決策、管理、監督等;另一種是通過合理、科學的生活方式或消費方式一綠色消費參與循環經濟。區域推進循環經濟從政府自身角度可以積極建立15014001環境管理體系,在政府內部開展綠色采購活動和綠色機關活動;在工業方面推進循環經濟過程中可以運用15014001環境管理體系、清潔生產審核、合同能源管理機制和綠色招商的管理工具;在服務業可以運用創建綠色飯店和綠色超市的工具;在社會領域內可以運用開展優美鄉鎮活動、綠色社區和綠色學校的創建活動為工具;在農業方面可以開拓建立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基地。這些管理工具作為功能區推進循環經濟的重要抓手,能夠更有效的保障循環經濟創建工作的有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