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針對性護理在肺癌放化療患者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研究針對性護理干預在肺癌放化療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92例肺癌放化療患者,按入院順序分組,各46例。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在此基礎上接受基于臨床路徑為框架的針對性護理干預。比較兩組住院天數、住院費用和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住院天數[(1036±241)d]短于對照組[(1503±306)d],住院費用[(133±032)萬元]高于對照組[(152±041)萬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胃腸道反應、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發生率等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基于臨床路徑為框架的針對性護理干預應用于肺癌放化療患者,可縮短住院時間,降低住院費用,減少不良反應發生,加快康復進程。
【關鍵詞】肺癌;放化療;臨床路徑;針對性護理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92例肺癌放化療患者,按入院順序分組,各46例。對照組女22例,男24例,年齡38~76歲,平均(6459±522)歲,肺癌類型:肺腺癌21例,肺鱗癌25例。觀察組女23例,男23例,年齡39~75歲,平均(6363±547)歲,肺癌類型:肺腺癌20例,肺鱗癌26例。兩組一般資料(年齡、肺癌類型、性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
1.2選取標準
納入標準:確診為肺癌;患者或家屬知情本研究且簽訂同意書。排除標準:存在全身性重大疾病者;伴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者;伴有智力障礙、精神類疾病者。
1.3護理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包括心理疏導、用藥指導、叮囑相關事宜、飲食指導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基于臨床路徑為框架的針對性護理,組建臨床路徑的針對性護理小組,根據肺癌放化療特點,結合臨床實踐經驗,制定臨床路徑初表,經試點修訂后,確定臨床路徑表,具體包括放化療前準備、放化療方案、放化療階段、放化療結束后、出院前等階段。①放化療前準備。監測生命體征、注意發熱、咳痰、咳嗽、胸痛等癥狀,及時更換體位,遵醫囑給予吸氧,并為患者補液。指導患者做好放化療前各項相關檢查,指導其正確服用平喘、止痛、脫水等藥物,叮囑其臥床休息,根據放化療需求指導飲食。放化療1d前,檢查服藥情況、告知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及應對措施,做好各項準備工作。②放化療方案。由主治醫生與護理人員根據實際情況討論并制定放化療方案,護理人員為患者及家屬講解放化療方案、方法、必要性及相關注意事項,并介紹主治醫生情況,針對其心理狀態進行心理疏導,增加治療信心。③放化療階段。指導患者穿舒適、寬松的棉質內衣,保持放射部位皮膚干燥、干凈,保證照射野標記清晰,講述不良反應具體表現及處理措施,嚴密監測各項血常規指標,并注意觀察其病情變化,一旦出現異常,及時告知醫生。④放療結束后。關注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困難、發熱、咳嗽等癥狀,一旦出現這些癥狀,及時遵醫囑對癥處理。告知其保持口腔清潔,多飲水。⑤出院前。告知多進食高蛋白、低脂食物,適當鍛煉,指導正確用藥方式,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注意保暖防寒,定期復查。
1.4觀察指標
①住院天數和住院費用。②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反應、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
1.5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10軟件處理數據,定量資料以均數加減標準差(珋x±s)表示,行t檢驗,定性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住院天數和住院費用
觀察組住院天數[(1036±241)d]短于對照組[(1503±306)d],住院費用[(133±032)萬元]高于對照組[(152±041)萬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132、2478,P<005)。
2.2不良反應
觀察組胃腸道反應、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發生率等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放化療是肺癌患者術后常用的治療手段,可有效滅殺腫瘤細胞,但損傷正常組織細胞,導致機體免疫功能紊亂,不良反應較多,增加患者痛苦,降低其放化療依從性,影響治療效果及康復進程[2]。因此,為確保放化療順利進行,保證治療效果,臨床需采取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進行干預。臨床路徑核心是根據標準流程規范醫療過程、細化診療護理,保證醫療過程有序、高效完成,同時最大限度利用醫療資源,保障醫療效果。針對性護理具有科學性、針對性,可將護理方案個體化,提高護理質量。本研究給予肺癌放化療患者基于臨床路徑為框架的針對性護理,將兩者貫徹融合,既保持護理過程有序、規范,又保證護理效果。根據肺癌放化療特點,結合臨床實踐經驗,制定臨床路徑表,可保證護理方案的適用性和可行性[3]。準備工作是放化療順利進行的重要前提,本研究通過監測生命體征、及時更換體位、遵醫囑給予吸氧、補液等措施,能有效保證患者身體狀態,為放化療奠定基礎。通過講解放化療方案、方法、必要性及其注意事項,提高患者配合度、治療依從性[4]。放化療階段是護理的核心部分,穿著舒適,皮膚干凈、干燥,照射野標記清晰為放化療的基本要求,護理人員嚴密監測各項指標、病情變化,謹防不良反應發生,一旦發生,及時遵醫囑處理[5]。通過指導用藥、飲食、鍛煉等措施,可促進康復。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住院天數短于對照組,住院費用少于對照組,胃腸道反應、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基于臨床路徑為框架的針對性護理干預可縮短住院時間,降低住院費用,減少不良反應發生,加快康復進程。綜上,將基于臨床路徑為框架的針對性護理干預應用于肺癌放化療患者,可縮短住院時間,降低住院費用和不良反應發生率,加快康復進程。
參考文獻
[1]張亞茹,孫玉梅,李燕琴,等.同步放化療肺癌患者不同時期生活質量的變化[J].實用腫瘤雜志,2014,29(6):560-563.
[2]范理宏,鄭樂樂,陳善豪,等.基于臨床路徑的多學科協作肺癌診療模式探討[J].中國醫院管理,2015,35(1):31-33.
[3]劉延微,胡海濤,謝悅,等.肺癌化療患者臨床路徑實施效果分析[J].中國腫瘤,2016,25(3):187-189.
[4]劉雅靜,明幫春.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在非小細胞肺癌放化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全科醫學,2017,15(9):1605-1608.
[5]鄒紅英,陳顯微,張剛果.針對性護理用于肺癌患者放化療的效果[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6,23(8):976-979.
作者:王長玲 單位: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感染管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