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臨床藥學服務在高血壓患者用藥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究臨床藥學服務對高血壓患者用藥合理性及依從性的影響。方法將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進入我院實行常規護理的58例高血壓患者劃分為對照組,將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進入我院實行臨床藥學服務的58例高血壓患者劃分為觀察組,對比2組患者用藥不合理事件發生率、用藥依從性及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①對比統計結果發現,對照組與觀察組用藥不合理事件發生率分別為24.14%及3.45%二者相比差異明顯,2組數據具備統計學研究意義(P<0.05)。②對照組與觀察組用藥依從率分別為82.76%及94.83%,二者相比差異明顯,2組數據具備統計學研究意義(P<0.05)。結論高血壓患者實行臨床藥學服務的效果良好,能明顯降低用藥不合理事件發生率大大增強用藥依從性,減少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因此,值得在臨床護理領域中使用及推廣。
【關鍵詞】臨床藥學服務;高血壓患者;用藥合理性;依從性;影響
高血壓作為臨床最為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具有發病率高、病程綿長及無法徹底根治等鮮明特點,是誘發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對于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極其嚴重的影響[1-2]。目前臨床治療高血壓疾病呈現出就診率低及患病率的局面,其疾病控制情況相對較差,與患者自身缺乏用藥知識、自我保健意識不佳及用藥依從性過差間存在著密切聯系,而如何于疾病治療期間予以正確的用藥指導,是醫務人員所面臨的主要挑戰[3-4]。鑒于此,本文將我院收治的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重點探究臨床藥學服務對高血壓患者用藥合理性及依從性的影響,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進入我院實行常規護理的58例高血壓患者劃分為對照組,將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進入我院實行臨床藥學服務的58例高血壓患者劃分為觀察組。其中,對照組58例患者中男女比例為37∶21,平均年齡為(61.34±3.47)歲,平均病史為(5.61±2.12)年;觀察組58例患者中男女比例為37∶21,平均年齡為(61.31±3.48)歲,平均病史為(5.63±2.09)年。結合以上具體資料發現,所有納入對比的患者各項基本信息均不存在明顯差異性,如性別及年齡等,P>0.05,說明所有患者具備納入對比的研究價值。同時,本次研究要求所有患者及其親屬提前閱讀簽署實驗同意書,了解實驗基本流程及具體內容,并且該實驗得到本地倫理協會審核同意。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行常規護理,即:藥物治療期間向患者提供飲食指導及健康教育等常規護理干預服務,及時處理好護理期間出現的問題,確保護理工作順利、有序執行。觀察組患者實行臨床藥學服務,包括:①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了解患者基本情況及具體病程,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介紹相關藥物知識,例如:藥物用法及口服劑量,詳細講解藥物治療期間各種注意事項及藥物可能引發的不良反應,指導患者妥善應對各種不良用藥反應。②護理人員結合患者具體情況制定兼顧針對性及個體化的藥物治療方案,提前協助患者開展全面身體檢查,結合檢查結果評估患者個體病情的發展程度,采取具有個性化的治療手段,最大程度上發揮藥物作用控制血壓指標促使其始終處于平穩波動狀態。③護理人員盡可能于臨床治療期間強化對于患者藥物使用情況的監督管理力度,便于及時了解患者血壓控制效果,一旦出現突發性情況則及時上報主治醫師,立足于具體治療情況適當調整用藥方案,提倡患者全面闡述藥物使用后不良反應的發生狀況。④即便主治醫師基本全面掌握藥物使用原則及使用方法,但是無法深入了解藥理作用及藥學特點,客觀上要求相關護理人員靈活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突出專業藥物咨詢平臺的作用,幫助患者由正規渠道了解最為全面的藥物治療信息及數據。
1.3判定標準:
分別統計2組患者是否出現注射液輸注順序不合理、給藥時間及間隔不合理、特殊劑型藥物使用不合理及注射液滴注速度不合理等用藥不合理事件[5-6]。同時,對比2組患者用藥依從性,遵循醫囑堅持用藥為依從、偶爾出現漏服藥物情況為部分依從、無法遵循醫囑堅持用藥為不依從。此外,觀察2組患者是否出現呼吸抑制、惡心嘔吐、咳嗆及心律失常等用藥不良反應。1.4統計學分析:本次實驗選擇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收集及數據處理,將(%)視為計數資料的表現形式且選擇χ2為檢驗標準進行研究,將(x-±s)視為計量資料的表現形式且選擇t為檢驗標準進行研究,P<0.05則意味著2組研究數據出現明顯差異性,具備統計研究的最終價值。
2結果
2.1兩組患者用藥不合理事件發生率對比:
對比統計結果發現,對照組與觀察組用藥不合理事件發生率分別為24.14%及3.45%,二者相比差異明顯,2組數據具備統計學研究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用藥依從性對比:
對照組用藥依從率為82.76%,該組依從24例、部分依從21例及不依從13例;觀察組用藥依從率為94.83%,該組依從28例、部分依從27例及不依從3例。對比統計結果發現,對照組與觀察組用藥依從率分別為82.76%及94.83%,二者相比差異明顯,2組數據具備統計學研究意義(P<0.05)。
3討論
高血壓疾病與其他疾病相比,存在發病后伴隨患者終身,并且深受病情演變發展的影響,對于機體內腎臟功能及結構均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害,可能漸漸出現腎小球或腎小管缺血的問題,造成重要臟器病變。目前臨床治療高血壓停留于長期用藥控制治療的階段,一旦藥物應用合理性遠遠不足則直接影響臨床治療效果,甚至波及患者身體及心理健康[7-8]。由此可見,高血壓治療期間采取科學合理的藥物干預措施能明顯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規范其用藥行為。此外,臨床治療期間降壓效果不夠理想的原因相對復雜,與尚未發現或無法糾正繼發性因素間存在著密切聯系,例如:患者自身用藥依從性過差等。同時,患者長期處于不健康的生活狀態中也存在著影響臨床用藥治療效果的可能性,客觀上要求相關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以保證治療用藥安全性及有效性為前提條件,糾正患者原本錯誤的生活習慣。結合本次研究結果發現,納入2組高血壓患者分別實行常規護理及臨床藥學服務,其結果顯示對照組用藥不合理事件、用藥依從性及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與觀察組相比差異明顯,說明臨床藥學服務能規范高血壓患者用藥行為增強其用藥依從性,明顯降低用藥不良反應率[9]。此外,藥物治療期間臨床藥師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及作用,能全面掌握藥物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便于及時發現不合理用藥情況。由此可見,臨床藥劑師協助醫務人員向患者進行疾病相關知識宣教,仔細講解高血壓及治療藥物方面知識大大提升患者的認知程度,樹立患者自我保健意識,明顯增強其自我管理效能,并且保持平和心態主動配合各項治療活動,提前開展全方位檢查了解患者病情的發展情況,結合具體檢查結果制定兼顧個體化及針對性的藥物治療方案,有助于有效抑制患者病情。同時,臨床藥學服務著重強調監督管理藥物使用情況,能及時發現用藥后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便于控制血壓指標始終處于平穩狀態,大大降低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進一步提高總體醫療服務水平[10]。在本次研究過程中,針對高血壓患者加強臨床藥學服務(觀察組),結果顯示觀察組不合理用藥發生率僅為率3.45%,明顯要比采取常規護理的對照組的24.14%更低;同時,觀察組用藥依從率高達94.83%,明顯要比對照組的82.76%高;此外,觀察組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72%,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5.52%;各項研究結果數據充分表明,臨床藥學服務方案的實施具備可行性及有效性;這與相關學者的研究成果較為相似。綜上所述:在臨床中,針對高血壓患者實行臨床藥學服務的效果良好,能明顯降低用藥不合理事件發生率大大增強用藥依從性,減少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因此,值得在臨床護理領域中使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1]劉紅波,孫景榮.降壓藥在老年高血壓病患者中的臨床藥學探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0):30+67.
[2]周煒.降壓藥在老年高血壓病患者中的臨床藥學研究[J].名醫,2019(5):255.
[3]胡品福.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藥學服務的應用與影響分析[J].實用醫技雜志,2019,26(4):504-505.
[4]于梅.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高血壓的藥學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30):98.
[5]何艷華.吲達帕胺聯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藥學特點評價[J].北方藥學,2019,16(4):180-181.
[6]朱揚峰.高血壓患者社區藥學服務的實施與意義研究[J].心理月刊,2019,14(5):193.
[7]杜志先.臨床藥學服務對高血壓患者用藥合理性及依從性的影響[J].臨床醫學,2018,38(8):112-113.
[8]張帆,宋滄桑,付強,等.臨床藥學服務對社區高血壓、冠心病慢病患者的影響[J].中國藥師,2017,20(8):1396-1399.
[9]王月珍,唐思辰.臨床藥學服務在指導患者合理用藥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16):82-83.
[10]馬健平,李燕.臨床藥學在慢病高血壓個體化治療中的效果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6,14(23):280-281.
作者:祖嵩洋 單位:沈陽市紅十字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