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鐵路工程建設項目的風險承擔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鐵路工程耗資大,工期長,以往以政府財政為主的融資方式無法滿足建設要求,因此,國家大力推崇PPP模式開展項目建設。論文介紹PPP模式在我國鐵路建設中的作用與應用,分析PPP模式下鐵路項目的風險因素,提出相應的風險分擔方式,以供參考。
【關鍵詞】鐵路工程;PPP項目;風險承擔
1引言
我國目前正處于城鎮化高速發展時期,鐵路工程項目的建設,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是由于鐵路工程項目具有建設周期長、投入資金大、運營時間久等特點,使得項目在建設運營中有巨大的風險。而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融資模式作為一種機制,可以有效地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到項目中去。但這種模式在項目建設中參與方較多,融資結構較復雜,面臨的風險較多,如何合理地平衡和分配好各參與方的風險,是完善PPP融資模式的關鍵。
2PPP模式在我國鐵路建設中的作用與應用
2.1PPP模式的概念與特點
PPP融資模式包括廣義和狹義2種含義[1]。從廣義來說,PPP是指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共同服務于一個項目的合作伙伴關系。狹義上講,PPP是一種公私合營的合作伙伴關系,一般指政府部門通過政府采購的方式跟中標的私營企業成立一家特殊目的公司簽訂特許協議,由這個特殊目的公司負責整個項目的籌資、建設以及運營。
2.2PPP方式在鐵路建設項目中的可行性與必要性
目前,我國鐵路項目建設處在快速發展之中,如果僅僅單獨依靠政府公共部門的財政收入來完成鐵路工程項目的一系列建設與運營,這樣無疑會對政府的財政形成巨大的壓力。要解決當前鐵路工程項目的投融資問題,緩解政府財政壓力,PPP是一種可選擇的模式。但與此同時,在對很多國內外項目的研究中發現,這種PPP融資模式風險較高。因此,充分吸取國內外項目的融資經驗,探索PPP融資模式實施過程中合理的風險分擔方式,對吸引社會資本,促進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十分重要。
3PPP模式下鐵路項目風險因素
3.1PPP模式下鐵路項目風險概述
風險一詞具有2種含義,其廣義的含義表現為風險的不確定性,即風險既可以帶來收益,也可以帶來損失,又或是無獲利也無損失。而狹義的風險通常為會給一個建設項目帶來損失的風險,本文在此所探討的則為狹義的風險。
3.2PPP模式下鐵路項目風險因素識別
3.2.1政治風險
政治風險是指由于國內外一系列政策使得鐵路項目建設無法順利進行的一系列風險。主要有制度風險和法律風險2種。法律變更風險通常指政府在對工程項目融資、建設、運營等方面的立法是否合理、全面等。制度風險是指由于一系列制度的制定不夠完善,可操作性不強等原因給項目的投融資、建設運營帶來損失的風險。
3.2.2金融風險
金融風險一般包括通貨膨脹風險和利率變化風險[2]。在PPP項目融資中,面對金融市場可能出現的一系列狀況,如匯率波動、利率上漲、通貨膨脹、國際貿易政策的趨向等有可能會引發項目的金融風險進行一個合理的預判,提早發現這些風險以便于改變項目發展方向,避免對項目造成損失。
3.2.3不可抗力風險
不可抗力風險主要指由于猛烈的臺風、兇猛的洪水、強烈的地震、嚴重的雪災等無法預見同時人力也無法抗拒的力量引起的風險。這些不可抗力風險不僅會對工程項目的現場施工造成巨大的影響,還會可能會導致交通路線的阻斷,原材料供應不上,甚至會對已完工的工程部分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
3.2.4完工風險
完工風險一般指鐵路工程項目在建設過程中由于各方面原因導致項目無法按預定工期完成的風險。比如,在項目開工之前的的征地拆遷無法按時完成的風險,設計圖紙沒有及時提供,建設過程中的設計變更以及原材料等無法及時供應的風險,對鐵路工程項目的建設容易造成比較大的影響。
3.3PPP融資模式下鐵路建設項目風險分擔主體
3.3.1政府部門
政府公共部門一般作為鐵路項目的發起人,同時也是項目的規劃師。它們會作為項目公司的股東直接進入到項目中來。同時,政府公共部門作為鐵路工程項目中比較大的受益方,可以通過PPP融資模式引進社會資本,減少鐵路建設項目對政府財政預算的壓力。政府還能將一部分風險通過合同轉移出去,使自身承擔的風險減少。同時,鐵路建設項目完工投入使用之后也會拉動地方經濟的增長。
3.3.2私營企業
私營企業也可以是鐵路建設項目的發起人,它通過項目的投資活動和經營活動,獲取投資利潤和其他利益。在融資結構中,它會擁有新建項目公司的部分股權。同時,也會對項目公司提供一定程度的信用支持。
3.3.3金融機構
由于鐵路建設項目投資巨大,政府和私營企業的投資往往無法支持整個鐵路工程項目的建設運營,因此,還需要從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貸款,獲得足夠的建設資金。這些金融機構主要有商業銀行、信托投資機構、國際金融機構等。
4PPP模式下鐵路建設項目風險分擔方式
4.1政府部門承擔的風險
關于政府公共部門,為了保障工程項目的順利建設和運營,政府公共部門可以利用自身的特殊優勢,為項目爭取一系列政策支持,協助項目公司在建設階段各項行政審批手續的推進,同時作為政府公共部門也能夠更好地做好項目開工之前的征地拆遷工作,為后期的鐵路工程項目建設提供施工場地。
4.2私營企業承擔的風險
關于私營企業所需承擔的風險,由于私營企業在PPP項目的各個參與方中,比政府公共部門或者金融部門更具有豐富的項目管理經驗和更高的技術水平,且私營企業參與PPP也是為了獲得合理的投資收益,因此,私營企業在風險的承受能力上以及承擔風險的意愿也比較強烈[3]。建設風險、運營風險交給私營企業來說更加合理,也更具有優勢。
4.3金融機構承擔的風險
關于金融機構,由于此類鐵路工程項目營運期限長,這種長時間回收期會給項目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大多數金融機構不太愿意承受此類工程項目的風險,因此,項目融資前期分擔風險時要充分預測到項目將來可能會產生的金融風險,比如,通貨膨脹,利率變化等因素會導致項目貸款資金無法按預先期望收回的情形。如果風險在一個合理的負擔范圍內,會增加金融機構貸款的積極性。
5結語
PPP模式對目前的鐵路建設具有重要借鑒意義,一方面能夠減輕政府公共部門的財務負擔,另一方面可以把債務轉移到未來。如果能進行合理的風險分擔,平衡好各方的風險與收益,對促進鐵路工程的建設將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徐亦鎮,李丹,周旸,等.杭紹臺高鐵PPP建設的經驗借鑒[J].浙江經濟,2018(2):50-51.
【2】印祖華.對我國鐵路建設中PPP融資模式的探討[J].中國商界(上半月),2010(7):90-91.
【3】張林林.探討PPP模式在鐵路建設項目中的應用前景[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6(25):108-109.
作者:莫細喜 劉斌 單位:廣西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