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財務管理創新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低碳經濟下的企業財務管理目標
企業財務的管理目標是低碳經濟下的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為企業有效開展財務活動提供方向,同時也是衡量企業財務管理質量的標準。對于傳統的財務管理來說,其目的是實現企業效益的最大化。在企業產值利潤、企業生產規模擴大、企業價值等方面都是以經濟利益為目的。由于過于追求經濟效益,不注重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忽略了生態效益,使得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嚴重脫節。在傳統的經濟理念中,企業的核心任務是肩負起經濟職責,而環境保護職責是國家和社會的責任,與企業沒有太大關系。但是對于社會發展來說,環境污染與碳排放與企業息息相關,企業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是較大的,因此為了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統一,那么企業必須承擔起生態環境保護職責。以低碳經濟為企業的發展理念,將生態環境保護融入到企業的管理之中,降低二氧化碳等含碳氣體的排放,積極調整企業的產業結構,降低高污染、高碳排放資源的使用,大力采用低污染的清潔能源,從而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對于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因此對于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來說,不僅僅要注重對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經濟效益的評估,同時還要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生態效益的評估,從而衡量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是否符合低碳經濟的要求。綜合考慮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內部價值和生態價值,進一步明確企業的碳風險與碳責任,全面提升企業的價值。
二、低碳經濟條件下企業財務評價指標體系
基于低碳經濟條件下企業財務管理思想要求企業實現核心資源的優化配置,以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宏觀角度合理分配企業資源。實現核心業務產權級次進一步精簡壓縮,大幅度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效率。按照經營要求進一步壓縮管理鏈條,實現組織機構扁平化管理。全面推進企業核心業務的地碳排放管理,加強對于企業運作的系統支持,從而進一步降低企業的生產能耗,在滿足企業的經濟效益的同時提升社會生態效益。同時企業財務評價指標體系應當具有前瞻性,能夠對于低碳經濟條件下企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同時也能夠企業的發展需要,隨著企業的經營策略、經營理念、相關政策制度、環保要求等內外部環境的變化而進行調整。綜合考慮以上內容,積極引入碳排放和低碳業績指標,從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發展能力和低碳能力等方面去衡量企業的低碳排放發展指標。
(一)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指企業通過付出一定的金錢、技術、人資管理等資源之后,所收到的回報。從經濟學角度分析企業的盈利能力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企業總是想投入最少的資源來獲得最多的經濟回報,也就是說產出與投入之比越大越好。參照企業傳統的應力標準,結合低碳經濟下企業財務管理要求,采用總資產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碳資產凈利潤率指標去衡量企業的低碳盈利能力。總資產報酬率是指企業獲得全部經濟效益;凈資產收益率是指企業通過投入資源而獲得的總的經濟效益;碳資產凈利潤率是指企業通過投入碳資產而獲得的凈利潤。
(二)償債能力
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在限定時間內償還相應的財務的能力,按照企業碳債務產生的原因可以進一步明確碳負債的含義。對于企業來說,其碳負債包括企業在限定時間內償還因為碳排放問題而帶來的罰款、企業用于低碳排放技術引進和設備購置的銀行貸款、按照環保法律法規企業應該繳納的碳排放稅、碳排放風險給企業造成的未知的債務等。而企業在限定時間內對于這些已經存在的或者潛在的碳債務進行償還的能力,這就是償債能力。在財務會計中,多從短期、中期、長期碳償債方面去評估企業的碳償債能力,明確企業在不同的時期能否按時足量償還碳債務。在具體的實踐中,多選取利息保障倍數、資產負債率、資產碳負債率等指標去衡量企業的碳償債能力。在這些指標中資產碳負債率是最為重要的,其體現著企業的全部資產能否保證企業償還相應的碳債務,能否降低碳債務給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造成的風險。
(三)營運能力
只有具備較強的營運能力,企業才能夠健康快速發展。在財務管理中多采用應收賬款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等指標去衡量企業的營運能力。為了有效評估企業的碳資產的效率與效益,可以采用碳資產周轉率。碳資產周轉率體現了單位時間內企業碳資產的周轉次數,碳資產周轉率越大,則說明企業碳資產速度越快,周轉效率越高。但是該指標同樣存在較大的缺陷,不能夠有效評估出資產較低的企業的碳資產營運能力。對于很多企業來說,在前期的低碳財務管理不是很健全,是隨著企業的發展、政府環保政策的調整以及市場因素的波動而逐漸發展的。在此過程中企業的低碳資金投入是不斷增加的,因此單純的碳資產周轉率是不能夠完全真實反映出企業的碳資產營運能力,而是應該結合企業低碳投入的絕對次數進行綜合分析。
(四)發展能力
發展能力體現著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發展潛能,決定著企業未來能夠發展到什么樣的程度。尤其是對于廣大企業來說,其需要在市場上贏得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就必須不斷實現銷售增長。企業的發展能力受到企業利益所有者的影響,這些人的利益體現決定著企業的未來發展趨勢;企業的總資產表明了企業的規模大小,決定著企業的發展潛能,只有在雄厚的總資產的基礎之上企業才能夠不斷推動銷售收入的增長。碳資產表明了企業低碳環保資金的投入,碳資產增長是企業為了適應新形勢下企業的發展而做出的戰略決定。企業通過不斷增加碳資產投入,可以不斷優化自己的產業結構,履行自己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提升企業的品牌影響力。
(五)低碳能力
隨著全球經濟環境的進一步惡化,世界各國對于低碳經濟的呼求度越來越高。基于低碳模式下的經濟發展,要求全社會盡可能少排放或者不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從而有效包會臭氧層,降低溫室效應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低碳能力是企業在投入相同的資本和獲得相同的經濟利益回報時,消耗的能源和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多少。在企業的低碳能力評估中,多采用單位收入能耗和單位利潤碳排放進行衡量,從而進一步評測出環境要素和企業的利潤要素之間的關系。同時在實際的企業低碳能力評估中,我們也采用碳資產投入占企業總投入的比重來衡量企業的低碳能力。
三、低碳經濟條件下企業財務管理創新實踐
(一)低碳經濟下企業財務管理機制創新
傳統的企業財務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實現企業經濟效益、企業價值最大化,通過整合企業現有的資源,充分發揮出企業資本的作用,采取多種手段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利益。在這種以經濟利益至上的管理理念的引導下,傳統企業財務管理不注重生態環境、社會、企業三者之間的關系,降低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潛力。因此在低碳經濟下企業財務管理必須一實現經濟效益、生態環境保護兩者的統一,注重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將自然資源的有序開發使用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聯系起來,推動企業向低碳模式轉變。但是當前企業價值評估只體現企業資本運作的價值增值規律,過于強調企業的經濟效益,忽視了生態環境的保護。因此為了推動低碳經濟的發展,企業必須重新定位新形勢下財務管理的目標和發展方向,將生態保護、經濟發展和社會協調結合起來。既注重企業財務管理的實現,同時又要考慮環境價值,從而實現企業的最大經濟價值。
(二)變革財務評價方法
轉變傳統的財務評價方法,將單純的經濟指標評價體系轉變為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協同發展的新型財務關系體系,從而有效促進企業的低碳財務管理發展。與傳統的經濟評價模式相比,低碳經濟模式不再單純地依賴企業現有的資源配置與評估方式,而是更多地傾向于人力資源資本、生態資本等多種資源的優化配置。此情況下,企業不僅僅是消費資源,提供產品呢與服務,同時也是作為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參與到生態經濟環境中來。
(三)低碳經濟下企業投資決策創新
對于傳統的企業決策來說,是將企業的資金投入與利益回報作為企業的項目可行性的評估要素,也就是說僅僅從經濟利益的角度去分析項目的實施是否具有意義。不注重對于環境成本等外部因素的考慮,也沒有將這些因素作為項目決策的依據。但是對于當前的低碳經濟時代,環境保護成本、碳排放成本等外部成本因素已經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如果在決策中不注重對于這些因素的評估,那么就可能對項目的盈利造成巨大影響。因此在當前的社會經濟發展中,企業在進行項目考核評估中,不僅僅要注重對于項目的資金投入與支出費用,同時也要考慮到環境保護、碳排放等外部因素帶來的經濟成本以及設施運營費用。只有綜合考慮這些因素,才能夠為投資者準確分析項目的盈利性提供支持。為了有效降低低碳政策變化對于企業造成的投資風險,企業應該將環保成本、低碳排放成本等納入到財務管理中。
(四)低碳經濟下企業融資創新
過去的數十年里我國經濟發展一直處于高污染、高排放、低效能的狀態,企業對于低碳成本普遍缺乏足夠的意識。而想要扭轉這些企業的發展模式,推動低碳、環保的經濟模式發展,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企業為了實現低碳發展,就必須淘汰掉落后的生產設備以及技術,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以及技術,從而促使企業不斷適應低碳經濟的發展要求,促進企業較好較快地發展。盡管我國政府不遺余力地推廣低碳經濟模式,但是實際上達到的效果與預期目標效果相差較遠,其中很重用的因素就是企業的融資問題。我國企業想真正落實低碳經濟模式,那么就必須有效解決融資問題。因此企業應該不斷創新的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式,盡可能降低資金使用周期,從而有效推動企業融資發展。
(五)低碳經濟下企業財務核算與財務報表列報創新
企業財務核算與財務報表列報創新是低碳經濟下企業財務管理的要求,也是提升財務管理質量與管理效率的重要措施。在財務管理中,應加強財務原始憑據的管理,強化會計審計工作管理,夯實會計基礎工作,加強環境成本管理,有效評估財務成本對于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深刻貫徹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積極綠色財務管理的應用范圍,不斷優化主要業務的集成、整合和優化等工作,將企業生產活動對環境產生的影響作為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
四、結語
低碳經濟下企業財務管理在我國仍處于探索階段,相關的理論研究以及實踐論證仍然不夠完善,未能夠形成科學規范化的財務管理執行標準,使得企業尚不能有效開展低碳財務管理。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應該不斷健全我國低碳經濟財務管理體系,優化財務資源配置,改變企業傳統的粗放型財務管理模式,實現企業財務治理結構的精細化與綠色化,進一步推動企業的長效發展。
作者:雷金玉 單位:廣西平樂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