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小企業管理創新實施解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伴隨我們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與開始,中小企業創新問題是值得社會各界所思考的問題。但是由于人才不足、資金匱乏等問題,中小企業想通過技術創新來占有市場并不現實。而且,中小企業作為我國經濟主體,其管理創新工作十分重要,是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各種原因,中小企業發展情況并不理想,受到局限。為了促進企業快速發展,文章以中小企業管理創新實施、戰略柔性與成長績效關系為研究對象,希望對企業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中小企業;管理創新實施;戰略柔性;成長績效
隨著經濟發展進步,對企業進行管理創新,可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能夠促進其順利運行。在實際工作中,應明確管理創新實施、戰略柔性和成長績效之間關系。通過對管理工作的創新,提高經濟效益,促進企業健康成長。本文就中小企業管理創新實施、戰略柔性與成長績效關系進行分析。
1相關概念論述
1.1管理創新實施。首先,管理創新(ManagementInnovation)。管理創新這一概念,最早來源于Stata的一篇文章,文章中是這樣描述的:管理創新的關鍵在于組織學習。文章認為日本企業能夠在短時間內發展的關鍵因素,就是因為其管理模式的創新[1]。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在1912年首次提出了“創新”的概念。創新,就是以獨特的方式,將不同思想聯系在一起,形成一種特別的能力。這種能力,可以促進組織創造力提升,同時可以找到解決問題新的方法與途徑。管理創新,則是在一定的時間空間下,通過有計劃,有目的手段,完成對信息資源、能量的配置,并實現新的模式。企業管理創新,最重要的是在組織高管層面有完善的計劃與實施步驟以及對可能出現的障礙與阻力有清醒認識。幫助企業主及主要負責人塑造此一方面的領導能力,使創新與變革成為可能。經過學者的研究,發現創新管理主要有三個不同內容:創新形式、創新內容、創新過程。企業創新管理工作的過程,可以圍繞此進行創新改革,以此促進企業健康發展。其次,管理創新實施。管理創新實施,這一概念,主要來源于創新管理過程。通過對創新過程的研究,發現其在實施的過程中,不僅包含活動內容,同時還有對應的階段任務,如創新采納、創新實施。創新采納,是根據企業自身發展情況,決定引進創新內容并實施的過程。決策,是系統性較強的工作。通過對企業經驗的分析,發現存在問題,根據實際數據,得出實際績效與理想績效之間的差異。當存在問題較大時,就會出現不滿情緒,進而出現改革的想法。這種情況主要體現在企業經濟效益差,組織管理不當的問題上。決策的主體是企業主要負責人,通過會議或者座談的方式完成決策。管理創新實施階段,是指在創新實踐的過程中,得到企業認可,可以在實際工作中落實并應用,形成新的應用習慣。管理創新實施的主體與采納過程的主體不同[2]。管理創新實施,以企業員工為主,企業職工是實施管理內容的主要人員,通過對員工行為的規范,可以推動管理創新的實施與落實,能夠促進企業發展。管理創新實施主要體現在三個階段:啟動、推進、鞏固。在實際工作中,應注意管理創新落實,以此推動企業發展進步。1.2戰略柔性。戰略柔性,指在原有戰略的基礎上,通過能力的提高調整原有戰略中存在不足。這實際上是在戰略內容中更多地考慮環境變化并加入可能的措施,這與我們所講的柔性戰略(FlexibleStrategy)的概念是一致的[3]。所謂柔性戰略,是指企業為更有效地實現企業目標,在動態的環境下,主動適應變化、利用變化和制造變化以提高自身競爭能力而制定的一組可選擇的行動規則及相應方案。對于企業發展而言,戰略柔性十分重要,是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措施。因此在企業發展中,應重視這一戰略的應用,以此促進企業長遠發展。1.3成長績效。績效是組織中個人或者群體在固定的時間內的完成,可描述的工作行為和可衡量的工作結果,以及組織結合個人在過去工作中的素質和能力,指導其改進完善,從而預計該人在未來特定時間內所能取得的工作成效的總和[4]。績效是指組織、團隊或個人,在一定的資源、條件和環境下,完成任務的出色程度,是對目標實現程度及達成效率的衡量與反饋。成長績效,涉及企業各個方面的內容,目前各個領域學者對此并沒有明確的定義。有的學者認為成長績效,應該考慮企業財務、運營能力這兩個方面內容,也就是通過對企業財務能力與運行能力的分析,確定企業成長績效。有的學者則是認為企業成長過程中涉及內容較多,如投資回報率、市場營業額、人員規模等,可以通過多個方面衡量企業成長績效。由于不同認知理想,對成長績效的理解也就不同。
2中小企業管理創新實施、戰略柔性與成長績效關系
2.1管理創新實施對成長績效的影響。20世紀80年代,管理創新得到研究領域的廣泛重視。但是由于研究不全面,導致管理創新與成長績效之間并沒有確定明確的關系[5]。管理創新實施的過程,會對企業績效產生實際影響,實施強度會影響績效發展情況。理性學者認為企業進行管理創新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企業運行中存在的矛盾,彌補傳統企業管理中存在問題,以此提升企業資源利用率,提高整體經濟效益。在制度視角,則有不同的認識與看法,學者認為管理創新,是對企業外部環境的一個創新與完善,為了促進企業更好發展。通過管理創新,可以滿足企業發展需求,使其得到政府和市場的支持,為后續發展提供理論依據。根據相關調查研究,發現,管理創新對企業成長績效發展具有促進意義,可以拓展企業規模,能夠提升企業經濟效益。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仍存在不同的觀點:線性觀點、非線性觀點、無影響觀點。不同企業管理創新實施目的不同,落實情況,會影響企業后續工作開展,對企業績效也會產生不確定影響。當企業管理創新決策開始實施時,其制定相關政策、要求也會投入到實際工作中。但是由于創新管理工作不到位,導致工作工作人員對新技術、新方法掌握情況不理想,影響工作效率[6]。當管理創新開展效果不佳時,工作人員的工作情緒也會因此受到影響,會造成期望值下降的問題,直接影響后續工作開展。因此企業實施管理創新時,應結合實際情況,合理設計,以此提高企業成長績效。2.2管理創新實施與戰略柔性關系。戰略柔性,是實現管理創新的前提,也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因素。隨著我國經濟市場發展,戰略柔性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內容。戰略柔性的本質,就是對企業資源進行調整與優化,以此適應市場對企業發展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資源是企業戰略柔性開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施前提。當企業擁有非常多的資源時,獲得外部資源也就會更多,其戰略柔性就會越強。從資源角度來講,管理創新本身就是一種資源,是一種新的方法、流程、實踐方案。管理創新的目的,是提高工作人員工作質量,提升企業經濟效益。企業運行中,進行管理創新實施,可以使企業掌握先進的管理觀念與理論技術,以此推動企業戰略柔性發展。從制度理論來講,管理創新的是實施,企業管理制度也會得到完成,其經營模式會得到創新,會因此獲得更多的社會資源[7]。當企業資源增加后,戰略柔性能力也會提升。管理創新的過程中,需要與不同的工作人員進行溝通互動,了解新管理模式的應用效果。在溝通的過程中,可以活躍一些有效的信息與資源。這樣一來,企業應對外界環境變化時,會更加靈活。企業實施管理創新強度不同,帶來的效果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根據市場的變化,制定管理創新方案,并在實際工作中落實。在落實的過程中,涉及技術、方法等內容,需要經過專業的培訓或者教育,才能夠保證工作效果。在培訓過程中,資源得到積累,對于戰略柔性而言,獲得發展的基礎,能夠有效提高企業應變能力。企業在管理創新的過程中,需要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工作,使其掌握先進的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以便更好地面對工作。在此過程中,工作人員的價值得到實現,同時企業資源得到利用。為了發揮管理創新實施的積極作用,應把握度,避免出現過度創新的現象,影響企業經濟發展與戰略柔性發展。通過適當的管理創新,為企業發展提供資源保障,以此提升企業經濟效益。2.3戰略柔性與成長績效。有的學者認為,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影響因素,不是企業擁有的資源,則是企業應用資源的能力。我國經濟市場處于轉型的重要階段,在多變的市場環境下,企業應加強生產工作,通過多種不同措施,提高企業競爭力與經濟實力。戰略柔性可以提高企業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能夠消除一些不利因素[8]。此外,戰略柔性的應用,可以豐富信息資源,使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可以靈活應用各種不同社會資源,解決實際問題,借此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降低外界因素的影響。戰略柔性,在企業資源與績效之間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戰略柔性,可以豐富企業資源,能夠提升企業成長效益。對于企業發展而言,應重視管理創新實施、戰略柔性、成長績效之間關系,發揮三者的優勢,以此推動企業健康發展,促進企業管理質量提升。2.4戰略柔性的作用戰略柔性,以資源為主,調節企業運行問題,提高企業適應市場發展能力。通過對資源的利用,可以緩解外部環境對企業發展的沖擊,能夠避免很多問題出現。在實際工作中,應重視戰略柔性的作用,利用此提高企業適應能力,為中小企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通過戰略柔性的應用,整合企業資源信息,推動管理創新實施,提升成長績效。
3結語
總而言之,在中小企業發展中,應重視管理工作創新與實施,利用此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通過戰略柔性開展,推動企業績效提升,為后續發展奠定基礎。加強對管理創新實施、戰略柔性和成長績效的研究,通過三者之間作用,推動企業健康發展,促進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于景存.以ARE企業管理全景仿真實驗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J].現代經濟信息,2019(12).
[2]吳玲霞,單蘭倩,王玉芬.基于創新驅動的江蘇省醫藥產業轉型升級影響因素分析[J].經營與管理,2019(07).
[3]上海市臨床檢驗中心首獲上海市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獎[J].檢驗醫學,2019,34(05).
[4]劉丙偉.基于“互聯網+”背景分析企業戰略管理的創新路徑[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9(05).
[5]邢路,黃娟.青島專業校車文化、汽車站服務品牌示范全國——交運集團三項成果獲評“全國交通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J].人民公交,2019(05).
[6]施文杰,陳祝峰,姜福濤.實施“四項”保障構建“三化”管控有效推進管理創新成果推廣[J].農電管理,2019(05).
[7]中國建材集團獲第二十五屆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J].中國建材,2019(05).
[8]龍振華.航利集團知識管理課題獲國家級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二等獎[J].航空維修與工程,2019(04).
作者:王麗姝 單位:昆明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