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戰略管理創新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電子信息技術已經滲入到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各個環節。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互聯網+”。“互聯網+”表面含義是互聯網加上傳統行業,實際內涵是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行業創新發展。“互聯網+”時代的企業應積極探索戰略管理創新,把握時機,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企業戰略管理;創新探討
1“互聯網+”時代經濟的特點
一是在線經濟。“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企業和客戶的交流打破傳統的面對面實地模式,通過互聯網將實地模式虛擬化,這種交流形成了一種互聯網經濟,也就是在線經濟。在線經濟中,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實現經濟互動,降低實地運營成本,提高資本運營效率。[1]二是數據經濟。“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加快了經濟的發展。經濟的飛速發展帶來了大數據的飛速發展。“互聯網+”帶來了大數據、云計算,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數據資源。“互聯網+”時代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呈現數據化特點。[2]三是定制經濟。一對一的服務是“互聯網+”時代經濟發展的特色。由于互聯網交易的公開透明性,企業更加注重服務品質和特色,為客戶提供越來越多的高質量高享受的產品和服務,從而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2“互聯網+”時代下,企業管理創新的戰略意義
2.1互聯網經濟沖撞企業傳統管理
互聯網時代,市場經濟傳統的生產和銷售模式受到沖撞。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會選擇網上購物,網上選擇多、品種全、物流快,省時省力省錢。2017年天貓雙十一成交總額達1682億,巨額的數字顯示著互聯網經濟獨特的優勢。消費者購物選擇范疇進一步擴大,企業原有的市場份額在多重選擇中逐漸減少,企業傳統管理的弊端越來越明顯。在這種形勢下,企業必須牢牢把握機會,打破傳統管理模式,進行戰略管理創新,搶占市場份額,提高市場競爭力。
2.2企業轉型升級跨界發展的需要
“互聯網+”時代下,蘊藏著無限的商機和可能。各行各業紛紛搶抓機遇,進行管理創新,加快轉型升級,實現跨界發展和合作。著名乳業生產家蒙牛公司在2013年底推出了國內首家可追溯牛奶二維碼,消費者通過掃描二維碼就能查詢到牧場信息;2014年9月,蒙牛公司又采用云技術,為消費者提供了動態不間斷的牧場頻道。這是“互聯網+”時代下,企業進行戰略管理創新的典型案例,打開跨界發展的渠道,增強了企業的科技競爭實力。
2.3實現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最終目的
企業是以盈利為最終目的。企業進行管理創新的目標是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流動資金回收快,資源使用利用率高,生產效率提高等等都是資源得到有效配置的體現。但最終還是要反饋到企業經濟效益提高的最終生產目的上。企業管理創新,一方面可以提高企業短時間經濟效益,比如銷售渠道的創新等;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企業長遠時間的經濟效益,比如人才戰略、技術戰略等。企業管理創新,不論是短時間取得成效,還是長時間有效果,都是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取得了經濟效益。
3“互聯網+”時代下,企業戰略管理創新的問題
3.1理念落后,傳統觀念束縛發展
傳統理念是“互聯網+”時代下,企業戰略管理創新的瓶頸。企業沒有走出去,運用科技的力量和互聯網的思維去接受新的理念,閉門造車、固步自封。改革開放之前,中國一直在自己的圈子里,沒有大的進步和發展。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今天,中國走向世界,世界走進中國,中國取得了翻天覆地驚人的新變化。新時代下,任何以自我為中心、不改變理念的企業都會被時代所淘汰。落后的傳統理念以及傳統管理模式,都將束縛企業的發展。
3.2模式落后,傳統流程日漸淘汰
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跟不上“互聯網+”時代下的企業戰略管理。以市場營銷為例,打廣告、出門跑業務是傳統營銷模式;而現在,廣告、傳單、業務員等傳統的營銷渠道逐漸淘汰,企業在互聯網上找市場。傳統的營銷模式只停留在營銷的表層,企業和客戶之間的信息會出現不對等的情況,企業也無法準確定位客戶掌握客戶信息。“互聯網+”時代下,自身網站的建設、第三方交易平臺的助推等等,都是新型的營銷模式。企業在新模式下可以通過數據統計計算等準確把握客戶的精準信息,客戶也可以通過互聯網查詢企業及產品的實時信息。新時代下,傳統流程已經不適合經濟的發展,企業必須摒棄傳統模式,跟上時代腳步,實現戰略管理創新。
3.3科技缺乏,人才管控集權化
傳統的人才管理方法已經不適用于“互聯網+”時代下的企業戰略管理。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方法對人員的管理僅僅局限于管控和監督,不信任、監控、考核占據重大比重。在這種管理方法下,大多數員工具備壓力,不會發自內心的為企業做事,還有的員工把精力放在對付考核和管理上,只領工資鉆空子等。以人為本、人文關懷、重視人才和技術是“互聯網+”時代下人才管理的新方法。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是企業在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重要因素之一。
4“互聯網+”時代下,企業戰略管理創新的策略
4.1理念創新,堅持開放共贏
管理創新的根本是理念創新。傳統的管理理念偏向于規模生產、走低成本路線。互聯網時代下,資源是共享開放的狀態,企業和企業、企業和用戶之間的聯系更為緊密。企業應摒棄傳統理念,堅持走出去、引進來。“互聯網+”時代下,敢于進行理念創新,積極與同行業和市場進行資源共享。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理念,充分利用“互聯網+”帶來的一切機遇,改進自身傳統認知,接納合作共贏的經營方式,融入互聯網經濟中。
4.2外宣創新,挖掘隱形客戶
企業好的產品需要通過外宣的渠道進行推廣宣傳。好的外宣是一種無形的力量,達到銷售成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網絡經濟的今天,企業必須進行外宣渠道、方式方法等的創新,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力量,來挖掘企業潛在的隱形客戶。企業可以通過網紅營銷、網絡大V營銷、免費推廣等管理戰略,加大對企業產品的宣傳和推廣力度,提高企業的形象和知名度,吸引企業產品的跟隨者和忠誠者。
4.3銷售創新,采用新型營銷模式
“互聯網+”時代下,企業有很多新型的戰略模式:企業產品的差異化組合、饑餓營銷模式、品牌營銷模式、體驗服務模式、技術核心模式等等。以蘋果公司為例,在2007年的時候,把手機換成了因特爾芯片,把握了技術核心競爭力,提供了蘋果4、5、6、7等幾代新產品;在每次新產品之前,都采用饑餓銷售模式,搶占市場;對銷售出的產品,都有線下服務機構,提供體驗和服務。[3]蘋果公司的成功并不是偶然性,而是企業戰略管理創新的成果。“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企業在銷售管理戰略上應積極進行創新,探索新型的營銷模式,實現銷售的持續增長。
4.4科技創新,注重科技和人才力量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企業應該注重人才和科技的培養。聘用綜合性人才,改變人力資源管理方法;注重人才培養,定期開展人才的培訓,為企業發展提供持續動力;加大科研和技術資金的投入,鼓勵科技創新,支持技術入股;以人為本,加強人文關懷,給予員工物質和精神方面的雙重鼓勵;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形成企業是我家,人人為企業的良好氛圍,轉管控監督為主動投入。
4.5與時俱進,充分發揮大數據的作用
互聯網的時代歸根結底是大數據的時代,各種數據飛速積累。信息是企業進行科學決策的重要依據。企業在進行戰略管理創新時,應充分發揮大數據的作用,利用模型數據庫等大數據分析計算方法,分析和把握企業整體的環境信息、商品預期利潤、市場客戶需求等,為企業戰略決策和調整提供科學依據。企業的戰略管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大數據的指引下,不斷修正、改進原來的戰略,適應企業經濟的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互聯網+”時代下,企業應充分進行理念創新,發揮大數據的作用,進行外宣、銷售、科技等管理戰略創新,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閻兵.“互聯網+”視角下的中小企業物流管理模式創新研究[J].中國商論,2016(33):80+85.
【2】顏姝敏.互聯網+背景下管理會計推動企業管理創新及價值創造探究[J].當代會計,2016(11):5-6.
作者:李瑋娜 單位:青海民族大學工商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