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課堂教學是培養工匠精神的主要陣地,是職業培訓的重要載體。將工匠精神融入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精神的基礎性工作。筆者認為,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工匠的精神是有意義的。工藝是高技能人才的核心素質。本文從精心制作教材、注重實踐教學、小班教學和改變傳統的學習評價模式四個方面,探討了如何在課程教學中培養工匠精神。
關鍵詞:工匠精神;思政課;探討
引言
我國作為一個制造業的大國,在目前新的發展形勢之下,我國的制造技術在不斷的上升。目前我們為了進一步提升制造業的生產質量,就需要加強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學體系研究,不斷培養高素質的技能性人才,為我國的產業轉型輸入更多的技術性人才。
1.在高職思政課教學中有效融入工匠精神的意義
目前,在我國的結構轉型升級過程之中,高等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變得越來越重要。高等思想政治教育經過多年的發展,有了更多的思想體會,學生的綜合素養提升與目前的社會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目前,在我國產業升級的影響之下,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需要更多的人才,因此我們必須要在高等院校的教學之中,融入工匠精神,不斷提升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因此,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課教育首先就要明確職業素養的重要性,將職業素養作為是一個核心的指標來進行考核。其次,工匠精神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一個重要的方面,將工匠精神有效融入高等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斷推動我國產業結構的轉型,將學生的綜合素養培育納入到專業的方案之中,適應目前社會的不同行業需求。工匠精神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不僅只是作為高等職業院校技術精湛的一個代名詞,而且還體現了精妙絕倫的卓越追求精神。我們在發展的過程之中,建筑的構造很多都體現了工匠的精神,經過歷史的沉淀,這些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逐漸形成了今天的精神。因此,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不止要具備手藝嫻熟的技術性人才,更重要的是讓這些學生能夠具備較強的操作技能,在專業的知識之上追求自己的職業理想,加強自身職業素養的建設。所以說,高等職業院校思想政治課中的工匠精神,更多的是在思想道德基礎上,融入了職業的素養,實現學生的精神和各方面協調統一。
2.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課的探討
2.1詳細的教學材料
現代企業需要強大的技術技能和工匠精神。一方面,員工負責控制生產調度、生產過程監控和產品質量。另一方面,員工可以與專業設計師合作開發和工藝設計產品或項目。他們有更多的動手技能和更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按照生產單位的要求進行實際工作,現有的教育教材已經過時,不能滿足人才培養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在職業學校教育教學規律的前提下,創編出版新教材,“傳承工匠精神,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指導思想是以創新的人才素質觀為核心,以新技術和產業發展方向為主要內容。新教材應反映新工藝、新工藝、新產品,制定出大量的生產方案,并結合學校實驗室和培訓室的實際情況,精心挑選出幾項任務。
2.2注重實踐教學
在實踐教學中,要注重學生職業能力和專業素質的培養,因為它是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手段。為了培養學生的精神,教師必須要求學生在課前認真準備,包括在課程資源平臺上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吸收,認真觀看相關視頻,精細化具體操作,鼓勵網上討論。在實驗室里,老師嚴格檢查實驗前的準備工作,表揚細心的學生。在實驗開始的時候,每個學生都必須認真地做實驗的每一步,不允許任何粗心大意的工作。教師必須對在實驗過程中提出改進措施的認真學生和學生予以肯定和贊揚,并以此作為學習的榜樣。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在實習前學習指導任務,觀看企業加工過程中的過程錄像,并要求他們熟悉操作的每一步和每一件事。在訓練室里,教師首先要建立學生容易達到的目標,讓學生感受到訓練的樂趣,相信自己能做產品。然后,要求學生完成困難的產品。教師應嚴格要求學生做好每一步、每一工序、每一中間產品和成品,并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對成品進行檢查。精心準備、深思熟慮、睿智、專心致志、富有創新精神的學生,才能贏得快樂和尊重,讓學生更深刻地了解工匠的重要性。
2.3小班教學
在大班教學中,教師不能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也不能嚴格檢查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一些粗劣的工作和數據欺詐可能會蒙混過關。教學效果不理想。事實表明,傳統的課堂教學不利于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尤其是強調動手操作的高等職業課程。在這種情況下,要培養CRAftsman的精神是不可能的。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應進行小班教學.在小班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每個學生,嚴格檢查每個學生的技能掌握情況,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的困難。小班教學能夠及時進行師生互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
2.4傳統學習評價模式的轉變
格拉德威爾說,經過一萬小時的努力可以是平凡而非凡的,馬克•吐溫也說過,如果你專注于一項事業,你會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驚訝,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做事的習慣上,使學生工匠的勇氣逐漸形成。目前,高職院校學生課程評價以知識能力和輕盈能力為主,削弱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評價方法主要是終止評價,忽視過程評價。這種評價方法不能反映現代職業教育的特點,不能滿足社會對技術人才的培養要求,有必要進行改革。教學團隊可以錄制實際制作的視頻,并制作微縮講座。在此基礎上,學校和企業共同構建了一個視頻資源庫平臺,對學生進行評價,包括家庭作業、自我測試、考試、學習統計、學習評價、答疑和教學筆記等。在圖書館平臺上,學生的考勤、備課、討論、復習、作業、知識、情感等都可以清晰地表現出來。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平臺的不同階段的表現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為這個過程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學生將更多地關注自己的日常行為、學習態度、學習習慣,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素質,并通過評價有效地促進學生的主動性和健康發展。
3.進一步優化高等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內容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開放性和便利性,許多大學生可以通過手機快速地找到各種公開或內部、真實或虛假的信息,使他們再也不能輕易地接受傳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盲目灌輸。如果教師講授的內容不夠有說服力或對新事物不敏感,學生就會對教師的教學內容產生懷疑,從而影響教師的權威。他們更愿意自己學習。然而,由于對接受新事物缺乏敏感性,以及工作和生活等各種壓力,教育工作者在有限的精力下接受移動互聯網的速度緩慢,無法及時適應教育環境中的變化。在信息劣勢的情況下,往往存在技術意識薄弱、技術水平差等缺陷。移動互聯網的開放使大學生更容易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傳統、思想、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這不可避免地影響著大學生已經不成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尤其是西方國家在別有用心的文化殖民過程中所造成的信息污染,將進一步影響大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此外,在移動互聯網商業化的過程中,在追求利潤的商業氛圍中,各種充斥著暴力、色情、迷信、炒作、重讀頭條、心理暗示等的網絡虛擬游戲,都會因價值觀鏈的存在而停止出現和更新,如何才能不影響大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從技術角度看,移動互聯網是移動通信設備和互聯網的結合。它有更大的信息傳播自由和更多的來源。它可能來自移動電話用戶,也可能來自傳統互聯網。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來自信息供應商。從技術上講,與傳統的IP地址終端互聯網相比,規范移動互聯網信息將更加困難。目前,什么時候監管技術還不成熟,國家、社會對移動互聯網這一新型網絡媒體監管不力。而且,在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現實社會與網絡社會的聯系更加緊密、交流更多、問題更多、網絡管理更加網絡化,網絡安全的不可控制性及其開放性將不可避免地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環境的復雜性。利用移動互聯網,教師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網絡查看和收集與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多媒體資源,如聲音、視頻、視頻等,使思想政治教育從平面到三維。因此,大多數教育內容都具有文體取向高、概括性強、針對性差等特點,導致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新的觀念和感染力。學生們不感興趣。針對這種情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的聲音、視頻、視頻等多媒體資源,針對大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從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學科等方面入手。
結束語
課程是高職學生獲得專業能力和專業素質的關鍵,工匠精神是高職人才的核心素質。課程教學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僅僅做好以上四個方面的工作是不夠的,也要求專業課程教師確定并注重探索和實踐,這就要求社會各界人士的幫助和共同努力。讓我們共同努力,建立一個夢想,實現建立偉大國家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潘京萍.工匠精神融入高職思政課教學的價值與路徑探討[J].現代職業教育,2019,(15):220-221.
[2]廖芳,陳妮.工匠精神融入高職思政課教學的價值與路徑探討[J].廣西教育(高等教育),2018,(3):45-46,69.
[3]孫磊,陳紹敏,郭偉.工匠精神的培育:大學物理融入課程思政改革探索.——以"力學"章節教學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9,20(10):76-79.
[4]施思.工匠精神視域下勞模文化融入高職思政課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8,(28):24-26.
[5]劉青.融入"思政元素"的高職專業課程教學分析與研究.——以《傳感器應用技術》課程為例[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9(3):60-62.
[6]宋金亞.機械專業課程中思政教育的融入路徑探索.——以"機械結構分析與應用"課程為例[J].科教文匯,2019,(32):66-68..
[7]梁思懿.“課程思政”融入高職影視制作流程式教學探索——以“校園愛國快閃”項目為例[J].新聞前哨,2020,(5):82-83.
作者:易曉春 單位: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