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工匠精神培養下的物質文化建設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工匠精神是職業院校的核心校園文化之一,涵蓋敬業、專注、精益求精等精神追求。高職校園在物質文化建設中應積極發揚工匠精神,讓校園文化建設真正起到“環境育人”的作用。
關鍵詞:工匠精神;新疆;高職院校;物質文化建設
一、高職院校物質文化研究概述
高職院校物質文化研究是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物質文化是校園文化的直觀體現。筆者通過整理高職院校物質文化研究的相關文獻,主要提取了以下觀點。胡娟在《基于“工匠精神”培養的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策略研究——以武漢城市職業學院為例》中提到:以校園文化建設為依托,高職院校可以內外兼修,重塑大國工匠,從內可以重視校園精神文化建設,規范校園制度文化建設[1]。管學理在《高職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徑研究》中提到:共建校企文化,建立以產品為導向的價值觀及“工匠精神”培育平臺[2]。李雪蓮在《高職院校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融合研究調查報告——以昆明地區高職院校為例》中提到:高職校企文化融合視域下的校園文化建設,是培育工匠精神,加強高職校企合作縱深發展的必然選擇[3]。
二、新疆高職院校物質文化中工匠精神的體現
(一)數據分析筆者對4185名高職學生和104名高職院校教師的調研問卷結果進行了統計。在“學校的建筑、公共家具設計是否體現了豐富的工匠精神元素”方面,測試結果如下:“是,很豐富”36%;“部分體現”37%;“很少”16%;“沒有”11%。在“學校的雕塑、器物圖案是否體現了豐富的工匠精神元素”方面,測試結果如下:“是,很豐富”39%;“部分體現”36%;“很少”16%;“沒有”9%。在“學校的各類標識(如導向牌、提示牌、院徽)是否體現了豐富的工匠精神元素”方面,測試結果如下:“是,很豐富”37%;“部分體現”34%;“很少”16%;“沒有”13%。在“學校的道路、樓宇、場地命名是否體現了豐富的工匠精神元素”方面,測試結果如下:“是,很豐富”37%;“部分體現”41%;“很少”14%;“沒有”8%。在“學校的宣傳欄、板報、墻畫是否體現了豐富的工匠精神元素”方面,測試結果如下:“是,很豐富”41%;“部分體現”39%;“很少”11%;“沒有”9%。在“學校的教室、課堂布置是否體現了豐富的工匠精神元素”方面,測試結果如下:“是,很豐富”32%;“部分體現”43%;“很少”13%;“沒有”12%。
(二)數據總結通過對以上數據的分析,筆者認為:基于工匠精神培養的新疆高職院校物質文化建設仍需進一步提升,新疆高職院校校園物質文化建設中如何體現工匠精神尚未形成系統化的指導思想和適用于推廣的校園物質文化建設方案。
三、基于工匠精神培養的新疆高職院校物質文化建設途徑
新疆高職院校校園物質文化的建設離不開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為新疆高職院校校園物質文化建設提供了指導,校園物質文化建設又反過來為工匠精神的體現提供了重要載體。在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中體現工匠精神,可以提升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和自豪感。因此,相關部門應探索基于工匠精神培養的新疆高職院校物質文化建設途徑。
(一)借鑒優秀案例,體現地域特色在新疆高職院校物質文化建設中,工匠精神的體現嚴重不足,缺乏可以借鑒的較為完善的體現工匠精神的校園物質文化建設案例。因此,研究者要通過研究國內外優秀職業院校物質文化建設案例,為新疆高職院校校園物質文化建設提供寶貴經驗。與此同時,新疆高職院校物質文化建設應加入軍墾文化、胡楊精神等當地優秀的特色文化。
(二)以藝術符號為載體,體現工匠精神高職院校應歸類、分析、提煉工匠精神文化元素,在校園物質文化建設中通過抽象化的藝術符號展示出來。高職院校在關注景觀的構成元素、空間、比例、尺度、色彩和風格的同時,應將工匠精神以藝術符號的方式融入學校的建筑、道路、樓宇、雕塑、導視系統等景觀元素中,重點刻畫校園景觀中承載的工匠文化,提升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底蘊,賦予景觀靈魂和特點。
(三)校企合作,企業文化進校園高職院校的辦學是跟著企業走的。企業是高職院校學生的輸出地,企業的需求影響著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與培養方向。企業文化是工匠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文化融入校園物質文化建設,有助于更好地將企業的理念、精髓傳遞給學生,培養學生對企業文化的理解力與執行力,為學生頂崗實習和就業做好前期鋪墊,使學生在進入企業時能以最快的速度適應企業,勝任工作崗位。
四、基于工匠精神培養的新疆高職院校物質文化研究初步結論
工匠精神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相關部門應加強對新疆高職院校物質文化建設及工匠精神培養的研究,將研究所得結論上升為可以推廣的基于工匠精神培養的新疆高職院校物質文化建設方案,以為其他高職院校提供借鑒和參考。
參考文獻:
[1]胡娟.基于“工匠精神”培養的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策略研究:以武漢城市職業學院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19(3):24-25.
[2]管學理.高職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徑研究[J].新疆職業教育研究,2017(1):60-61.
[3]李雪蓮.高職院校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融合研究調查報告:以昆明地區高職院校為例[J].勞動保障世界,2016(8X):60-62.
作者:黃曉夏 付玉東 單位:巴音郭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