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小城市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布局立足于國家發展三大戰略,即“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區,打破地區發展的限制,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實現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大城市充分發揮增長極的作用,帶動周邊地區發展經濟,然而像鐵嶺市這樣的中小城市該如何去找準自身定位,厘清存在的問題和矛盾,發揮自身特點,把握住這次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是中小城市未來發展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與大城市相比較,一方面中小城市沒有聚集要素的能力,人口逐漸向大中城市集中,在資源、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不占有絕對優勢;另一方面,中小城市在發展過程中累積了不少問題和缺陷,如何解決“成長的煩惱”也是中小城市發展的阻礙。在資源上沒有絕對優勢,政策上沒有傾斜,中小城市應當從查擺自身問題出發,充分了解自身的發展問題、特點,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向。實施供給側改革、構建新型政商關系、大力實施民生工程,使中小城市經濟發展走上復蘇之路。
關鍵詞:中小城市;產業結構;供給側改革;政商關系
一、中小城市發展進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鐵嶺市作為一個欠發達的三線城市,受制于經濟先天不足的影響,在國家經濟進入新常態,全面深化改革,經濟換檔提速的重要時期,既要及時看到自身的問題和矛盾,同時也要善于發展自身發展的優勢和特點。中小城市經濟發展普遍存在著規劃不統一,發展無特點,創新環境差等問題。在中小城市經濟發展結構中,貢獻最大的應屬民營企業,貢獻了70%以上的GDP以及近80%的就業崗位。針對鐵嶺市內的37家企業進行調研,同時對部分重點企業進行走訪座談,主要的發展問題和難點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企業缺乏發展自信心
從調查問卷的結果顯示,民營企業對鐵嶺市政府服務的認同度很高,全部37家企業在政府的重視程度這一欄選擇了重視,但在民間投資意愿一欄僅有7家企業選擇了意愿強,占總比例的18.9%,還不到總數的1/5,21家企業選擇了一般,9家企業選擇不強。而有意愿投資的企業以大中型企業為主,更多小微企業缺乏發展的自信心。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近些年國際經濟危機頻頻發生,世界經濟處于復蘇階段,中國是制造業大國,必然會受到波及。我國國內存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一邊是不斷上漲的勞動力成本,一邊是嚴酷的市場競爭條件,加上經濟放緩,訂單減少,難免會讓企業家失去發展的自信,如果不能及時解決,政府方面再熱心,只怕也是徒勞。在經濟不景氣時期,可能存在部分企業家尋找邪門歪道、投機取巧的手段,破壞良好的投資環境。
(二)思想觀念陳舊
一是少數企業家沒有看到未來的發展趨勢,還是用“找人辦事”的定勢思維來看待政商關系,遇到問題就用金錢來疏通渠道,碰了釘子反而怨聲載道,對建立政商關系產生不良影響。二是企業家沒有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市場,沒有能夠跟隨市場發展的腳步來進行技術轉型,很少與政府和同行業溝通交流,悶聲賺錢,技術落后失去市場份額后,只能被淘汰。
(三)融資難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盡管政府幫助市內重點企業和超過100家中小企業爭取融資渠道和技術改良資金,但更多的小微企業存在融資困難的問題。一是銀行屬于企業,很少受當地政府的約束監管,在貸款融資行為上存在逐利行為,銀行在放貸時會對企業進行評估,往往對大企業、國企放貸的時具有優先權,對小微企業貸款時就會加以限制。二是除銀行以外的民間融資體系不完善,民間借貸利率過高。本次問卷調查對37家企業的誠信環境也進行了調研,有21家選擇了誠信只占總數的57%,說明誠信環境有待加強。
二、中小城市未來發展的優勢條件
(一)生產要素優勢明顯
同大城市相比較,中小城市的生產要素成本是一個優勢。就拿土地來說,鐵嶺市不論是商用、工業用、還是住宅用土地的價格都要比鐵嶺周圍城市便宜,新老城區交相輝映,使城市化發展有更大的拓展空間,在建設用地的規劃上更有發展潛力。在沈陽市十三五規劃中,地鐵2號線北延長線上將通往鐵嶺新城區,通車之時,在鐵嶺市可以用不到半小時的時間就能到達沈陽市中心的任意主要地點,時間和空間距離拉近后,鐵嶺市的要素優勢、成本優勢將被進一步放大。
(二)經濟靈活度較高
盡管鐵嶺市受到新常態經濟波動的影響,但是因為鐵嶺市是中小城市,產業集群的規模不如沈陽、大連等大中城市,這恰恰促使鐵嶺市產業轉型升級的效果更好,企業能夠有更自由的市場競爭環境,落后產能和過剩產能將在市場的激烈競爭環境下自由選擇,存活下來的做大做強,競爭失敗的企業家也不糾結,可以迅速轉行做其他產業,避免了進退兩難的局面。
(三)城市發展環境良好
鐵嶺市環境良好,尤其是鐵嶺凡河新城區,AAAA級景區的蓮花湖濕地公園坐落于城區中心,環境優美、空氣清新、安靜優雅,令人心曠神怡,缺少了大都市的喧鬧,多一份中小城市的寧靜。這樣良好的城市環境,非常適合發展高端服務業,如金融、軟件、生物科技、高等院校、健康產業等附加值較高的服務業。
三、中小城市發展的對策思考
(一)調整產業結構,推動供給側改革
充分發揮鐵嶺市交通便利的優勢條件,以“一帶一路”建設、城市群發展為契機,吸引域外資金到鐵嶺發展。結合自身特點,改變發展方式,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1.提高生產水平,發展現代農業傳統農業發展方式已經同當前經濟形勢不相適應,農戶必須改變人均土地少、生產結構單一、成本居高不下、受氣候因素影響大的現狀,充分發揮專業合作社、供銷社等組織的作用,通過入股、合作、聯合經營等方式,形成統一生產、統一標準、統一規程的現代農業合作模式,把農戶的風險和成本降到最低,提高工作效率,拓展銷售市場,把鐵嶺農產品推向更廣闊的區域中去。提高農民專業素質,在外地聘請專家來鐵嶺培訓,培養農業生產的精英和專業農民,提高鐵嶺農產品質量。發揮鐵嶺市各個縣(市)區的特點來發展農業,突出“一縣一品”在農業發展中的地位,重點打造鐵嶺大米、鐵嶺榛子、鐵嶺花生、苗木花卉、中草藥材、蠶絲鹿茸等鐵嶺特色品牌,以工業模式來發展農業,強化農產品深加工,提高鐵嶺農業核心競爭力。2.淘汰落后產能,加快工業轉型升級中國工業的未來發展趨勢是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大數據、智能產業、健康產業等領銜,目前中小城市的工業多為大城市產業轉移的項目,必須經過市場的激烈競爭,形成倒逼機制,最后留下來的企業才有核心競爭力,才能夠做大做強。鐵嶺市也要實現從要素驅動的發展模式轉變為創新驅動,實現從低端制造業向高端制造業的轉變。實施《中國制造2025鐵嶺行動綱要》,重點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發展潛力大的創新型企業,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和人才培養策略,確保鐵嶺市能夠與高端制造業領域不落后。盤活現有工業存量,淘汰落后產能,推動企業技術革新,實現產業升級,對于被淘汰企業做好保障工作,讓工人和管理者能夠接受到良好的再培訓,投身到新的工作中去。3.依托環境資源,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大城市工業化水平高,大量外來人口涌入,也帶來了空氣質量不佳、城市垃圾較多、交通擁堵、噪音較大等問題。相比較之下,中小城市可以依托綠色、環保、幽靜等良好生態環境作為資源來吸引游客,適合大力發展旅游、教育、金融、軟件、養生等高端服務業。僅鐵嶺市就擁有三個AAAA級旅游區,其中調兵山蒸汽機博物館受到廣泛好評,國際影星成龍的最新電影《鐵道飛虎》有大量場景就在這里拍攝,為鐵嶺市提高了知名度。鐵嶺清河旅游度假區,鐵嶺市蓮花湖濕地公園每年都能吸引大量游客駐足停留觀賞,這些年來鐵嶺市也舉辦過多次以美景、花卉、美食、冰雪、燈會為主題的旅游文化節。此外,鐵嶺市消費水平同全省比較并不低,商貿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將商貿、物流、旅游、互聯網等產業聯合發展,可以獲得更高效益。以東北物流城、鐵嶺保稅物流區、鐵嶺郵農豐等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為契機,立足鐵嶺、輻射東北、走向東北亞及“一帶一路”地區,是鐵嶺市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
(二)建立新型政商關系,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1.找準定位、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經過30多年來的發展,政商關系已經從最初的管理與服從關系,變為現在的“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從地方政府角度一定要認清自身的定位,要摒棄官本位的思想來搞好新型政商關系,要做好市場上的管理員、調解員、服務員,把為企業和百姓服務放在首要位置上去,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政府官員要想與企業和百姓心貼心、面對面的交流,就要放下架子,放下對權力、榮耀、利益的追求,全心全意地建設新型政商關系,建設良好的投資環境和服務氛圍。從企業角度也得解放思想,必須轉變舊思維,要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產品研發、企業管理上去,提高產品質量、科技含量、售后服務水平、品牌價值,形成企業長久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從而做大做強,支持地方經濟發展。2.正確引導、主動服務、及時溝通在政商關系的發展方向上,要引導正確發展方向,以更高的行為準則來要求領導干部。“清”是做好領導干部的基礎,是心系群眾,奮發有為的前提,只有清廉才能夠以平常的心態處理好政商關系,不帶有一絲偏袒,不帶有一點傾向。在當前中國全面反腐的局勢下,很多領導干部怕與企業交往,存在畏懼心理,在工作上光“清”不“親”。在調研過程中有企業家反應,有些部門的領導干部比十八大之前更難接觸了,這種行為就大錯特錯了,應懷著一顆赤誠之心,為企業發展主動服務、靠前服務,不帶有一點私欲和個人情緒,把企業的事當成自己親人的事來辦,為企業分憂解難,拿出真心誠意來,用這份熱情融化掉政府與企業家之間的隔閡。此外,還要加強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溝通機制,在與企業家座談的過程中,發現有很多企業家跟政府的溝通不到位,專項資金不知道怎么申請,政策利好不知道怎么跟蹤,市場脈搏也抓不住,只是悶頭做著沒有技術含量、利潤低廉的工作。應該依托互聯網建立更廣闊、更有效的交流平臺,一方面把政策的利好及時傳達給大家,另一方面加強同行業之間的技術交流。在有資金、有技術、有實力的大企業帶動下,形成地方行業協會,打造統一品牌、統一標準、統一售后服務的發展聯盟,形成合力,走出鐵嶺,做大做強。
參考文獻:
[1]費廣勝.經濟區域化背景下地方政府橫向關系研究[M].中國經濟出版社,2013.
[2]萬江.中央經濟政策的地方執行研究:以招商引資為例[M].法律出版社,2012.
[3]吳敬璉,等.宏觀經濟與地方產業發展[M].中國經濟出版社,2011.
[4]國務院.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N].鐵嶺日報,2016-04-28.
作者:王德寧 單位:中共鐵嶺市委黨校科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