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傳播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關鍵詞:傳播路徑;資源開發;服務模式;公共文化服務;檔案
文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完善是豐富社會文化生活、傳承與推廣傳統文化成果并創建新時期優秀文化的基礎,事關公眾精神生活品質的提高與社會的全面進步。檔案館藏以多種形式記載和收藏各個領域的重要信息資源,其中蘊藏的人文內涵通過文字檔案、實物以及影像的主題展示等形式可以再現特定歷史場景、還原重要事件與活動歷程。因此,檔案天然具有滿足文化服務需求的功能,對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檔案文化對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性
1.檔案文化是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源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以多樣化的產品與服務內容滿足公眾的精神生活與文化消費需求,人們通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供的多種途徑獲取其所需的信息和資源。檔案在人類文化傳承和發展至今的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以文字、實物等形式提供信息服務,使優秀的人類文明成果、不同民族與地域的精神財富得以傳承。因此,即便在現代文化產品和服務形式多元化的背景下,在人類文化面向未來的發展和延續進程中,檔案資源中詳實的史料、豐富的文化內涵依然是其它文化服務產品與內容的重要來源與創新依據。所以,檔案文化對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來說是滿足其文化傳承與創新需要的源泉。
2.能夠直接滿足公眾不同層次的文化生活需求作為人類文明成果繼承與發展的關鍵信息載體,檔案管理工作歷來受到各方面的重視。因此,現存檔案資源的性質、內容與形式十分多樣,覆蓋了人類社會幾乎所有領域的重要歷史事件、重大政治、經濟與文化活動,乃至具有代表性的特定歷史背景下的個人、家庭等,能夠鮮活的再現某個時空的特定瞬間,呈現某項文明成果的創造過程。所以,檔案中所蘊藏的公共文化服務資源不僅內容全面,而且可以滿足公眾不同層次的文化生活需求,既可以作為文化學習、科研和教育的資源,也能滿足一般公眾的文化消遣需要,充實不同文化水平與趣味的人們的生活。因此,對于面向全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掘檔案資源的文化服務價值并創新產品和服務形式,能夠利用檔案管理系統的優質資源引領公眾的文化生活,使其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并共同參與創建新時期的特色文化。
二、公共文化服務中檔案文化傳播的局限性
要想實現檔案資源的公共文化服務價值,需要將其以特定的文化產品或服務的形式呈現給社會公眾,讓各種文化生活需求的人通過多種渠道接觸和吸收檔案文化的精華。但目前由于以下三方面原因,使檔案文化在傳播途徑構建方面有著明顯的局限性,不利于其優質公共文化教育資源的利用和優秀文化的傳承與創造。
1.服務形式單一目前,公共檔案館大多沿襲傳統的管理模式,側重于提供信息的查詢、借閱等服務。由于信息化程度與管理理念滯后等原因,使文獻資料的檢索、信息加工以及傳遞方式不適應現代公眾的信息獲取習慣,所以單一且相對落后的服務形式制約了檔案文化的有效傳播。首先,在信息時代人們極度依賴互聯網實時獲取所需信息,因此對檔案館的服務形式有更高層次的要求,簡單的提供資料已經無法滿足其要求。此外,檔案館近年來為了完善其公共文化服務功能,嘗試開放大部分空間與館藏資源,吸引公眾前來參與文化活動。但能夠提供的卻依然是傳統的服務內容,因此對公眾的吸引力和實際的文化教育、傳播的效果并不理想。
2.對檔案資源文化服務價值的挖掘不夠根據公共教育、文化建設等方面的需要,在檔案中可挖掘出多方面、不同層次的有價值的資源,作為引領精神文明發展與構建社會道德規范的最佳素材。但在目前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并沒有利用好檔案資源的文化服務價值,使其優秀的文化成果不能順利傳播,既是對公共文化服務資源的浪費,也不利于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3.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其它文化服務形式缺少互動相比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其它文化服務形式,人們對檔案文化的認知有著明顯的不同,如影視、圖書等文化載體具有公認的休閑、娛樂功能,其形式非常易于被各階層的公眾接受。而檔案在文化傳播領域歷來被視為非常嚴謹和專業,普通民眾認為自身的文化生活和檔案相去甚遠。因此,由于人們對檔案文化的刻板認知,使其傳播渠道受到限制。但縱觀公共文化傳播領域的其它文化服務形式和內容都與檔案資源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影視劇與專題片、電視節目等的創作素材、城市文化形象塑造與旅游文化推廣等都需要以詳實的檔案為創作依據,依托全面的檔案材料提供策劃靈感。因此,缺少與其它文化服務形式的互動,是制約檔案文化傳播的重要因素。
三、創新檔案文化服務與產品,構建多樣化傳播途徑
1.優化館藏結構與形式檔案管理的最終目的是保存與傳播優秀的人類文明成果,服務于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需求。而從現代公眾文化服務的視角構建檔案文化的傳播途徑,應基于對公眾文化生活需求獲取習慣的分析,優化館藏資源的結構與形式,使其保存傳統功能的同時契合現代的信息傳播模式和公眾的現實需求。所以應利用信息技術對館藏資源進行整合和加工,一方面使信息資源的載體、形式更有利于運用現代技術傳播。另一方面結合地方文化宣傳、推廣需要,利用館藏資源制作專題影音資料、編研文獻或者策劃展示活動,為公眾呈現更加具象和有影響力的文化產品與服務。
2.與其它部門和組織機構合作創新文化產品與服務檔案管理機構要想在公共文化服務中拓展檔案文化的傳播途徑,應與其它相關部門和組織機構進行多方面的合作。在地方特色文化創建、文化主題活動以及影視等文化節目創編展演中,利用文化資源優勢共同推出內涵豐富、有傳播價值和對新時期文化建設有益的產品與服務。首先,可以配合政府部門的公共文化教育或城市傳統文化推廣等活動,利用館藏史料策劃文化主題展示,為相關部門提供信息服務以及共同挖掘有價值的資源等。其次,可以與科研、教育領域合作開發檔案資源的文化服務價值,結合地方歷史文化發展特點、人文景觀與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等,為公共文化建設提供宣傳和教育資源。從而借助影視傳媒、公共教育以及地方文博機構等傳播渠道,拓展檔案文化的傳播途徑。
3.深入挖掘檔案資源的文化服務價值并構建網絡平臺檔案資源中具有文化傳播、教育以及推動現代文化建設價值的內涵十分豐富,應從多個視角進行深入挖掘,使之在豐富社會文化生活、提升公眾文化素養以及創建精神文明的活動中發揮關鍵作用。首先,應利用大數據等技術對館藏資源以及有價值的信息進行挖掘,針對宣傳、教育以及文化創建的需要,提煉其中的精華并善加利用。其次,構建檔案管理系統的網絡服務平臺,用于面向公眾傳播檔案文化,提供在線信息咨詢、檢索服務,或者由檔案館等部門的專業人士開展特色文化專題講座,檔案資源的征集與主題展示信息等,實現和公眾的互動,使其成為檔案文化建設的參與者和服務的受益者。
4.利用網絡新媒體傳播檔案文化現代公眾能夠利用客戶端軟件獲取感興趣的生活、娛樂等方面的最新資訊,通過社交平臺關注不同類型的公眾號,享受各種信息服務等。因此,構建檔案文化的傳播途徑也應探索利用網絡新媒體的傳播渠道,由檔案館自身或與文博部門等聯合建立公眾號等自媒體平臺,向公眾推送其感興趣的資訊,達到傳承優秀文化、服務于公共文化建設的目的。
四、結束語
檔案完整、系統的記載和保存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社會背景下人們參與政治、經濟以及文化活動的史料,不僅能夠作為學術研究素材、各個領域管理決策的依據,還是傳播與繼承人類文明成果的重要載體。因此,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應構建順暢的檔案文化傳播途徑,使其成為引領社會文化生活、創造更輝煌文化成果的關鍵。
參考文獻:
[1]金明輝.綜合檔案館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作用及對策研究[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9
[2]李孝敏.發揮檔案文化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中的作用[J].辦公室業務,2016
[3]周紅梅,關悅,劉斌斌,田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下的檔案館服務研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
[4]滕春娥.基于公共文化服務的檔案館文化空間建設研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7
[5]吳雪飛.基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公共檔案館發展探析[J].中國科技縱橫,2017
[6]朱元.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下的檔案文化傳播路徑[J].傳媒觀察,2018
[7]張秉文.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之路徑探討[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17
作者:陳銘 單位:臨沂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