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建筑電氣強電施工工程管理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章從分析電氣強電施工中存在的缺陷入手,并對有關技術對策進行了一番闡述,且提出了提升強電工程管理的相關措施,望可以為確保強電安裝工程的質量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詞:施工管理;強電;建筑
1電氣強電施工中現存的不足
1.1強電施工時間、空間與其它施工方進度難以協調
在建筑工程構建階段中,無論是空間還是時間資源均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建筑工程囊括多個施工方,如裝飾、強電系統、土建等,需要對資源共享。并且在工程進展中,各個施工方會對時間、空間資源展開激烈爭奪,一般在互相爭斗過程中,土建是屬主導,而強電則是弱勢方,極易遭受到擠壓,從而加大了管理難度。
1.2強電系統整體隊伍素養低
現階段,在強電系統施工團隊中,部分施工單位并沒有專業的施工隊伍,施工技術層面上難以得到有效的保障。而在日常的施工進程中,末端設施安裝以及配管配線此類型工作均是屬于密集型勞動,通常情況下作業人群均是一些農民工。因農民工素養不高等問題,會造成施工過程中難以避免質量問題,進而為后期工程的正常運行埋下了安全隱患。
1.3強電監理專業水平不高
在強電系統施工進程中,需對監理工作給予高度的注重。在現實中,眾多監理工程師均是源于強電監理的兼任,他們對于強電系統中所出現的一些前沿技術、新硬件設施必然熟悉度不夠,從而難以將監理工作落實到位。而長期下去,這些因素也就造成了強電工程的施工難度大、問題多現象。
2電氣強電施工相關技術對策
2.1預埋預留鋼管暗配
當環境處于惡劣中,如濕潮、塵土飛揚中,在對線管進行有效應用時,必須要重視電線管理接管口是否密封,以及要對電線保護管的整體序列進行確保,管口外表距離應當控制在50mm。除此之外,倘若要對地下電線管道展開運用,則應當盡最大限度不去觸碰其它設備,而如果按照施工需求難以避免,則也需做好相關預防工作,在對盒與連接管進行焊接時,需要確定管口與管道是否對應,保證沒有出現任何差錯。
2.2重視電負荷規范與變電系統設計的配合
強電施工在某種程度上而言,會對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產生影響。因此,對于建筑設計企業來說:①在對建筑給予設計之時,必須從思想上認知到強電施工的重要存在意義,在圖紙設計上要對電室變換給予清晰的注明,從而讓施工單位在施工中做到循規蹈矩,也進一步讓施工單位可以正常運行;②施工企業在安裝電氣進程中,必須要根據有關規范操作,在不影響施工需求基礎上,以居民實際用電狀況為主要方向,做到滿足居民基本需求;③注意對施工工藝的創新。只有這樣,才可以為建筑電氣工程整體施工質量奠定良好的基礎。
3.1加大強電系統與強電工程、機電設施間的配合力度
1)針對于機電硬件設施的購買、招標等相關事宜,均應當由具體強電工程師先對強電技術條款進行該相對應的提出,接著讓供貨方、投標方對該條款節能方面的清晰,進一步確定是否能滿足需求。而在對設備進行檢驗以及合同簽字的過程中,務必要對該項目展開細致的檢測與核實,降低遺漏現象的發生率。2)強電電氣控制箱的訂購、安裝、制作等一系列相關工作,必須是要在確保強電電纜可順利應接的情況下進行的,并還需要給電氣控制箱留有富足的安裝空間。3)土建、強電承包方、裝飾,這些施工方在展開設施的安裝過程中,必須要對其他已經結束的工程給予高度的重視,確保不影響其他已完結工程。倘若有發生意外損壞,則責任方必須要對經濟損失給予承擔。
3.2增強工程監理的管理度
1)監理方務必要有專業的強電監理工程師對項目的監理工作進行負責、承擔。此外,建設方要注意對工程師的學歷、資歷、職稱等方面進行核實,檢測其專業知識,對于不符合標準的人員一律給予否決。2)監理工程師在工作之前應當向建設方對其監理職位職責進行提交。3)監理方要按時對監理工作進度向甲方匯報。4)監理對于工程的重要環節,必須要在實施前向甲方告知,詳細記錄檢測過程且及時對建設方報告,亦或是告訴建設方參加核查檢驗工作。
3.3對系統網架構造進行優化
優化系統網架構造,對電源設備及無功功率補償進行合理布置,從各個角度對電網系統的穩定性和抗干擾水平進行增強。科學植入計算機心信息技術,對系統自動化水準加以提升。例如可使用裝配協調控制裝置來對系統散化電氣設備管理效率進行提升。而電力系統的正常供應是要按照在供電區域的具體情況基礎上而來對供電負荷進行合理制定。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電氣技術人員必須要具備電氣安裝施工技能與方法的掌握。而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要認知到電氣工程的重要價值,根據相關設計嚴謹實施,對施工現場全方位的監管,確保施工質量,從而確保人們的生命安全。
參考文獻:
[1]劉雪峰,伊龍.建筑電氣工程施工管理論述[J].科技經濟導刊,2016(4):207.
[2]納千惠.建筑電氣工程的施工質量管理策略探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5(19):114.
作者:梁志鵬 單位:成都理工大學核技術與自動化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