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職服裝設計專業的現代化課堂教學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現代信息技術將更多的信息和靈感帶到了服裝設計的教學中,也逐漸成為中職院校服裝設計專業教學的重要手段。從當前服裝設計專業的教學現狀出發,對現代化課堂背景下的信息化教學方式和多媒體課件靈活應用于服裝設計的教學效果進行了闡述,以期對中職服裝設計專業的現代化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中職;服裝設計;現狀;信息化教學方式;教學效果
現代信息技術為教育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也為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的變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與此同時,科技的進步和服裝行業的發展對中職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提出了更高標準的要求,不僅要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還要培養學生服裝設計和服裝制作的能力,要培養學生熟練使用計算機進行操作和設計的能力,這是服裝工藝現代化課堂教學的必然要求。因此,將現代信息技術融入服裝專業教學中,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課堂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對服裝設計專業教師與時俱進,靈活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進教學質量,深化服裝專業的教學改革,并最終提高學生服裝專業的實踐綜合能力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一、服裝設計專業的現狀
傳統的服裝設計主要是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式和演示法教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例如,在服裝結構制圖授課中,教師利用粉筆和直尺在黑板上畫,學生在本上跟著學,這樣的教學方法在費時的同時教學效果也不好。同時,制圖的過程中有很多線條和標注,學生在模仿的過程中往往容易看不清楚而產生誤差。再者,服裝制圖是二維的,而成衣卻是三維的,要將黑板上的二維靜止制圖向三維立體成衣進行轉變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學生只是單純地模仿制圖,并不了解制圖的真正目的和意義。再舉一個例子,演示法的教學過程是教師進行現場演示,學生圍在教師身邊觀摩,然后再自己動手練習。學生由于人數多,站的位置和觀察的角度不同,所見所得自然也就不同。這樣的教學方式導致很多學生在真正操作時不知從何下手,相同的內容即使反復演示也不會取得較好的效果。由此可見,傳統的服裝設計專業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手段單一死板,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教師費力不討好,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方面存在著很多缺陷和弊端,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服裝專業教學質量的提升。將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手段運用于服裝專業教學中既解決了這些難題,又推動了服裝設計專業的教學改革。
二、現代化課堂背景下的教學方式信息化
信息技術具有數字化、媒體化、智能化、網絡化等特征,將現代信息技術運用于服裝設計教學中,在實現課堂教學媒體化、智能化、個性化和互動化的同時,初步形成了教學方式信息化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將抽象的內容直觀化和具體化
在服裝結構制圖的教學中,一些制圖要領比較抽象和難于理解,但由于借助了現代信息技術,原本抽象的理論知識在AutoCAD的動態演示下變得直觀形象,更易于學生接受和理解。而服裝材料課的教學中,在服裝材料性能與特點的介紹上,由于缺乏實物的演示,學生往往會認為服裝材料課就是講理論,在枯燥的課堂氛圍下學生學習熱情不高,自然就不會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材料課的教學中應多收集真實的服裝材料,同時利用色織物設計軟件在電腦中將服裝材料設計出來,并將模擬的效果圖用電腦展示給學生。這樣,真實的服裝材料和模擬的效果圖可以幫助學生快速判斷并掌握服裝材料的性能與特點。此外,學生通過色織物設計軟件親自動手進行實驗設計,在親身感受服裝材料的開發過程中加深記憶和理解。
(二)圖形由靜態向動態轉化
傳統結構制圖課的教學是教師利用粉筆、直尺、曲線板等工具在黑板上畫來演示制圖,這種手工制圖教學處于靜態狀態的過程,因而這種教學方法經常存在著進度慢、精確度差、課與課之間銜接不暢等問題。然而借助于AutoCAD軟件,可以將制圖過程動態化,用電腦制圖代替手工制圖,將教學內容以動態幻燈片的形式通過電腦演示給學生,學生在幻燈片的演示下易于掌握各個線條和標注的位置,能夠順利完成制圖并提高制圖質量。例如,在排料方法的教學中,通過幻燈片的動態演示,學生能夠快速掌握排料的基本方法和有關技巧,在節省服裝面料的同時也節約了教學開支。
(三)操作過程簡單化、工藝流程形象化
在結構制圖課服裝排料方法的教學中,教師如果在黑板上講解排料的方法和變化原理將會非常麻煩,實驗起來也會非常困難,抽象化的教學內容也會讓學生感覺枯燥乏味。這種情況下,教師借助AutoCAD軟件的圖形編輯功能,能夠快速實現圖形的移動、復制、旋轉等。借助AutoCAD軟件進行“服裝排料實驗”,可以在幾分鐘內完成排料圖的繪制并能動態地測量排料的結果。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夠以直觀形象的方式將排料實驗演示給學生,還能將工藝流程形象化。這樣的演示操作過程既簡單又方便,學生易于理解的同時教師也能夠及時掌握課堂效果。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服裝排料實驗發現排料的奧秘并獲得所需的技術資料。
(四)內容由單一向豐富化轉變
教材為教學指明了方向,但任何一本教材也不能將知識全面系統地加以介紹,而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彌補和解決教材在這方面存在的缺憾。服裝設計專業是感性與靈性的結合體,它要求學習者在具備一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并具有靈性。學生對服裝設計的靈性是在感知學習和相關技術的實踐操作中培養和形成的。然而當前服裝專業教材內容單一的現象很難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也很難提升學生的創造性和創新能力。現代信息技術提供的信息可以解決教材內容單一化的問題,并將教材內容不斷豐富化。
(五)操作技能訓練虛擬化
在傳統服裝工藝課程的課堂教學中,往往是學生圍在教師身邊觀看教師使用工業縫紉機來演示教學過程,在觀看后運用觀察到的內容來進行獨立的操作。但是,這樣的教學方法存在著很多問題和弊端。首先,學生往往只能觀看到一次教師的演示;其次,學生在觀看時由于位置和角度不同,在領會上往往也有所不同;最后,一些操作技巧并不是通過觀察在實踐操作過程中就能靈活運用的。因此,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下,教師可以利用Flash軟件將服裝工藝的流程制作成模擬動畫,學生一邊觀察一邊動手操作,在反復比較的基礎上逐漸掌握制作要領。
三、現代化課堂下服裝設計專業的教學效果
將現代信息技術運用到服裝設計專業教學中實現了教學內容的信息化,提升了教學過程組織與管理的有效性,并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現代化課堂下服裝設計專業的教學效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加快教學進程,實現課與課的銜接
電腦制圖的高效性,能夠讓教師的教學過程簡單易懂,在節省時間的同時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擴充了每一堂課的教學容量,并大大加快了教學進度。同時,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學能夠有效實現課與課之間的銜接。傳統的服裝結構制圖教學中常常存在下課了制圖沒畫完,下節課為保持制圖的完整性需將以前的內容重新畫一遍的現象。運用AutoCAD軟件教學可以將制圖存儲在計算機中,即調即用,節省時間的同時實現制圖課的順暢銜接。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代化課堂背景下開展服裝設計教學,能夠激發學生服裝專業知識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也提升了學生運用計算機的能力。對于信息技術和服裝專業知識相整合的課程服裝CAD,學生不僅產生了強烈的學習欲望和學習主動性,還有很多學生將服裝CAD作為自己將來擇業和發展的首要方向。
(三)培養學生的自主化學習能力
學生在掌握了一定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可以利用軟件進行服裝設計、服裝排料和服裝制圖等,并圍繞著問題開展自主化的探究式學習。首先,學習內容和學習時間開放了,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和進度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時間,而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上的學習。其次,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問題或困惑時,可以隨時通過網絡與教師交流并得到有效的指導。在現代化課堂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有了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時間,也提升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四)拓展和提升專業技能
傳統的服裝專業受教學條件的限制,很難開展大量的服裝設計訓練,現代信息技術的融入解決了傳統教學中的這種問題。學生在準實際的工作環境下開展大量的模擬訓練,不斷提升了服裝設計、服裝排版、服裝縫制等方面的能力。同時,在多媒體與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的輔助下,學生的思維得到了開拓和擴展,也提升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提升學生信息技術的綜合運用能力
學生對電腦和網絡感興趣的原因往往是在電腦上可以玩游戲、聊天或聽音樂等。而很多學生對于在網上學習專業知識則是沒有學習熱情或缺乏學習興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將學生對網絡或電腦的興趣遷移到專業知識的學習上。例如,在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后可以允許學生聽一會兒音樂,這樣學生就會將聽音樂的直接興趣遷移到學習專業知識的間接興趣上來。久而久之,學生就逐漸形成對專業知識的直接興趣,從而也就實現了興趣的遷移,并最終提升了學生的信息技術綜合運用能力。
(六)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獲得更多的成功體驗
興趣與成功是互為因果和互相影響的,興趣是成功的原因,而成功也是興趣產生的原因。學生由于某些或某次成功,激發了學習興趣,在興趣的推動下又取得了進一步的成功,從而增強了興趣并形成良性循環。因此,教師要想讓學生對專業產生學習興趣就應該盡可能在實踐操作中為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感。綜上所述,將現代信息技術運用到服裝設計專業課堂教學中,改變了傳統服裝專業教學信息量小、教學方法落后、精準度差和直觀性差等問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遠程教學實現了教育資源共享,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教學環境,建立了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和教師指導為輔的教學模式,從而優化了教學過程并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中等職業院校服裝設計專業在開展教學時應結合現代職業教育的特點,努力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服裝設計專業的融合,以此提高中職服裝設計專業的課堂教學效率和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譚為.中職服裝專業教學運用信息技術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的探討[J].科學中國人,2015(2).
[2]李術輝.中職學校服裝設計專業教學改革探討[J].好家長,2015(15).
[3]陳瑾瑜.如何提高中職服裝設計專業教學的實效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5).
作者:徐云旺 單位:南京中華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