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婦科疾病發病因素及預防措施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婦科炎癥癥狀
婦科炎癥主要指女性的生殖器官炎癥,主要包括宮頸炎、盆腔炎、陰道炎和外陰炎。由于女性特殊的生理結構,使得女性長期處在婦科炎癥的威脅當中,女性的生殖器官暴露于外并且由于尿道、肛門緊挨著,使得女性的生殖器官的清潔困難,經常的濕潤得不到干燥,以及在特定的生理期期間的代謝行為等因素為各種細菌的大量繁殖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繼而極易感染婦科炎癥。女性感染婦科炎癥后根據不同的炎癥和感染程度會出現不同特征的癥狀,大致表現為外陰瘙癢、白帶異常、尿頻、尿急、尿痛、性交疼痛、下腹墜脹、經期疼痛、月經不調等等。比較輕微的外陰瘙癢大致是由于細菌感染的原因,是陰道炎癥的前期,并沒有造成嚴重的感染,此階段是治療的最佳時期。因此,女性在遭遇此等困擾時應該立即就醫將病情扼殺在萌芽期。白帶異常常常表現為量增多、呈黃綠色、有結塊、血絲或者有異味,而且還常常伴有月經異常,這些很有可能是由于盆腔充血或者卵巢炎癥受損、宮頸炎、子宮糜爛造成的。而若表現為下腹經常墜脹則有可能是由于急性婦科炎癥累及腹膜,造成腹膜發炎、損傷而引起疼痛,盆腔炎、慢性炎癥瘢痕、宮頸炎很有可能是其誘因[1]。
2婦科炎癥的病因
婦科炎癥的發病原因有很多種,有可能是由于物理的機械損傷,也有可能是化學元素的刺激、或者是生物源性的感染以及由于變態反應引起內、外生殖道的抵抗力減弱而引發的繼發感染。
2.1生理性污染
生理性污染一般是由于日常生活中對生活細節的不注意而導致的。女性的身體結構及生理特征構成了女性獨特的、相對較脆弱的生理機能,因此,女性為了保證其自身的甚至器官的健康安全就必須特別的注意,給予特殊的護理。像在生理期期間忽視個人衛生,比如使用不潔凈的衛生用品、長時間不換衛生用品、不用除菌護理液進行護理或者有性生活等等。或在平常的生活中將襪子、外衣、外褲等等與內褲一起混洗,又或者在冬天不勤換洗內衣褲等等,這些原因都很容易導致陰道的感染。感染后如若不及時治療就會使病情繼續發展,最后導致其他婦科炎癥的繼發感染。
2.2物理性損傷
物理性損傷主要是由于內褲太緊對陰道造成壓迫、充血,或者是由于劇烈的戶外運動對其造成偶然性傷害,也可以是因為性生活頻繁或者性生活粗暴造成。而分娩、流產或其他宮腔手術也可能引起陰道或者子宮頸損傷形成炎癥,或者繼發細菌感染。
2.3化學性刺激
化學性刺激引發的婦科炎癥往往是在治療慢性婦科炎癥過程中的再次損害。比如使用較大濃度的酸性或者堿性殺菌治療液沖洗陰道治療生殖道感染,或者是在經期、性行為過后使用護理液對陰道造成刺激,使得陰道粘膜受到腐蝕而發炎感染。
2.4生物源性感染
生物源性感染主要是生殖器官內菌群失調引起的[2],在正常的生理條件下生殖道內含有少量的支原體、念球菌以及其他種類的需氧菌和厭氧菌,它們一起構成了正常的生殖道菌群,并且它們的數量以及分布都是一個協調的平衡生態,它們與生殖道的內環境一起構成了生殖道的自凈作用,用以清潔通過生殖道的代謝物,維持生殖道內的清潔。如果在大量使用抗生素的條件下,體內的內分泌激素發生變化容易造成生殖道內菌群的失調而引發感染。除此之外,生殖道還有可能感染病毒、沙眼衣原體、淋病雙球菌、滴蟲等等,破壞生殖道健康,引發不同程度的婦科炎癥。
3科炎癥的預防措施
3.1預防意識
拒絕婦科炎癥的侵害最首要的措施就是有防范的意識,只有對婦科炎癥的預防引起高度重視,認識到婦科炎癥的危害以及感染的來源,才能在心理上,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遠離婦科炎癥的發病根源,從而杜絕疾病的感染。
3.2醫源性預防
外陰和陰道是婦科檢查以及分娩、流產、結扎等等各種宮腔手術的必經之路,假若在不規范的條件下操作,或者醫務人員技術不過關、不純熟,就會給生殖道帶來不必要的損傷以及病原體的感染,導致婦科炎癥。所以,在選擇就醫或者做檢查時,一定要選擇正規醫院,并且要求醫務人員在做各種檢查或者手術時必須做到無菌操作。在無菌操作室中戴好帽子、口罩、手套,并且對需要用到的手術器械進行嚴格的消毒,防止醫源性感染[3]。
3.3日常生活防范
日常生活的防范是很細微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平時應該注意保持外陰部位的清潔干爽,尤其是在生理期期間,更應該注意,不穿纖維內褲和牛仔褲,保證通風散熱,保持干爽。將內褲與其他外衣褲、襪子以及男性內褲分開來,單獨清洗。避免使用大量抗生素以及長期口服避孕藥,避免不潔性交,避免使用不衛生、消毒不完全、堆積太久的衛生棉,避免使用含有抗生素的護理液等等。在日常生活的活動中也要注意選擇適當的運動,不要經常進行一些危險的、劇烈的運動。在日常的性生活中也要做到節制有度,不要做一些身體無法承受的嘗試,要學會保護自己。陰道是連接內生殖道的通道,它的健康與否常常影響著其他生殖道如子宮、卵巢的健康,陰道的輕微感染如若處理不當、治療不及時很可能累計其他的生殖器官,引起更多的婦科炎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個人衛生,更應重視輕微的病癥,及時處理及時治療,將病源扼殺在最小的肆虐范圍,甚至是消滅病原滋生的機會,從預防著手。